该来的总还会来,曾经中国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退市海润、*ST海润或海润光伏)最终还是走到了退市的地步。
5月27日,*ST海润变更为退市海润,而在更早的5月18日,*ST海润发出的“退市公告”称,由于公司股票被上交所终止上市,据相关规定,股票将于5月27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退市整理期为30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19年7月8日。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中,退市海润不断寻求“保壳”方案,包括重组、出售资产、引入战投等方式,但最终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ST海润的退市可谓是自食苦果,从上市后的野蛮扩张、加速融资、现金流恶化、资金链断裂导致高额负债,叠加管理层混乱、资本市场的“玩花活”,最终将*ST海润推向退市深渊,而海润光伏的发展史,或也给仍在发展中的光伏企业们一些警示。
连亏三年债台高筑
接连三年亏损,接连三年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ST海润退市早已板上钉钉。
早在2016 年、2017 年,由于财务会计报告连续两年被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ST海润股票自 2018 年 5 月 29 日起被实施暂停上市。 4月30日,*ST海润再次发布公告,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ST海润2018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2016年-2018年,*ST海润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3.13亿元、-24.36亿元及-37.37亿元,亏损持续扩大。
2018年2月1日,*ST海润股价跌破1元,收0.97元/股,成为时隔12年中国A股市场再度出现的第一个“仙股”。“千疮百孔”的*ST海润在2018年“披星戴帽”被警示退市的后,便开始了“自救”。
2018年2月,*ST海润开始停牌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即出售子公司合肥海润等相关资产以盘活资产、降低负债、回笼资金等,但被予以厚望的重组计划在3月21日被以失败而告终。
对于重组的失败,*ST海润相关负责人在投资者说明会上表示,此次重大资产重组标的资产的行业类型为光伏发电及制造设备等,标的资产可能包括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合肥海润100%股权,以及国内外相关光伏电站项目资产等,合肥海润是以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为主要产品的生产制造公司,*ST海润近日从合肥海润的有关债权人方面告知的信息了解到,目前已有相关债权人对合肥海润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管辖法院申请进行破产清算。“鉴于拟重组标的目前已经不具备可操作性,公司决定拟终止本次交易和可能构成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重组,*ST海润还出售资产,仅2018年12月,*ST海润就出售其持有的国内外共计7家电站公司。
但一系列的动作并为将*ST海润走出困境。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ST海润总负债约95.2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42.37%。截至2018年12月底,*ST海润累计逾期债务金额为36.43亿元,其中累计银行贷款等债务为4.69亿元,信托保理、融资租赁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债务为31.74亿元;累计诉讼(仲裁)金额合计3.81亿元。
扩张埋雷
作为曾经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海润光伏走到如今的穷途末路,盲目的扩张成为了导火索。
海润光伏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江苏省江阴市,有“光伏教父”之称的杨怀进于2009年加入其中,以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及高性能太阳能组件的研发和生产为基础,拓展全球光伏电站开发、建设与运营业务,于2011年借壳ST申龙在上交所成功上市。
在2010年,光伏行业经历了火爆行情,但2011年,欧洲各国调整政府补贴政策,降低政府补贴,光伏市场出现萎缩,而在此前大幅扩张而增加的产能出现严重过剩,激烈的竞争以及产品价格大幅下滑,2012 年,光伏产业一直徘徊在行业“低谷”,欧美“双反”, 中国光伏行业深陷危机之中。
2012年,在政府的补贴下海润光伏光伏还在盈利,但利润严重缩水,实现营业收入49.66亿元,同比减少 30.3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07.59万元,同比减少99.48%。
而在接下来的2013年,海润光伏的日子并为好过,2013年、2014年接连亏损且亏损额持续扩大,净亏损额分别为2.03亿元和9.48亿元。
而对于两年的亏损,则来源于需要大量资金的电站方面的扩张。“投资光伏电站导致财务费用上升,以及海润光伏2013年财政补贴收入较上年减少所致。 ”海润光伏曾经表示。
接连亏损的海润光伏早就暗自开启扭转业绩的模式。2013年7月5日,海润光伏将在内地开发建设的479MW光伏发电项目,通过股权转让承包项目的方式卖给顺风光电,涉及资金41.99亿元。
“光伏行业不好,就要自己想办法卖产品,自己开发项目突围。”彼时,曾任海润光伏CEO杨怀进的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做电站项目就像房地产开发,有人建房有人买房,这是行业的一个模式。
股东自噬
不过,自认为能够卖掉电站获得发展的海润光伏,还是走到了尽头,则主要因为股东自噬。
在2013年起,海润光伏已经形成了硅棒、硅片、电池片、高端组件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太阳能电池站的投资及运营的业务网络。
2012年5月,海润光伏发布38亿元定增,不过直到2014年6月25日,该预案才获得证监会核准。而全产业链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以及周期较长的行业特征,海润光伏的现金流开始紧张。
在2014年亏损的情况,大股东提前减持套现。2015年1月,借助“高送转”预案公布前的一波大涨,三大股东集体减持超过20亿元;预案公布后,紧接着便是毫无预兆公布了2014年业绩预亏。
据了解,这一反常“高送转”举动引发上交所及证券管理机构的关注,上交所公开谴责杨怀进,并通报批评相应参与者,认为这一举动误导投资者,江苏证监局以涉嫌信息披露违法对该事件立案调查。
而在当年10月,江苏证监局认定杨怀进等人在预亏公告前就获知这一信息,并提前出售所持股票,构成了内幕交易,最终江苏证监局行政处罚了相关参与者。2015年12月23日,杨怀进以个人原因为由离职。
2016年3月21日,海润光伏继续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20亿元,用于收购源源水务100%股权和220MW并网光伏电站建设项目,香港上市公司华君控股旗下的华君电力和保华兴资产,以及海润光伏关联方瑞尔德,成为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者。但这场定增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于2017年3月4日终止。
不过此次定增,对海润光伏生死起着重要作用的人物出现,就是“华君系”掌舵人、被称为辽宁隐秘富豪的孟广宝,在杨怀进离职后,2016年4月,孟广宝出任*ST海润董事长。不过市场上,对于孟广宝究竟是海润光伏的“白衣骑士”还是“死亡推手”的争论至今并为停止。
2017年7月10日,海润光伏发布公告称,独董徐小平提出罢免董事长孟广宝。7月12日,海润光伏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解除孟广宝的董事长和总裁职务。
徐小平在议案中称,公司2016年财务报告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16年内控报告被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控报告。孟广宝作为董事(长)对此负有直接主要责任。
随后,孟广宝宣布辞去在*ST海润担任的一切职务,“华君系”的其他代表之后陆续退出*ST海润董事会。
但2018年8月,辽宁富豪孟广宝携华君系卷入重来,入主海润光伏。海润光伏彼时曾公告称,大股东杨怀进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持有的本公司312383022 股无限售流通股转让给华君实业(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华君事业),占本公司总股本的 6.61%;此次权益变动完成后,华君实业成为海润光伏第一大股东。华君实业系孟广宝实际控制的公司。
不过,此时的海润光伏已是千疮百孔,而最终的结果也如人所料,以海润光伏的退市而告终。
逐步化解债务风险
退市后,海润光伏的指导纲领是什么?是否还会将恢复上市地位放在重点?
在此前的投资者说明会,海润光伏方面人士表示,由于公司历史以及行业的原因,目前公司面临着困难的局面和严峻的形势,但是公司董监高及全体员工始终没有放弃,在相关方面的支持和指导下, 会尽力做好三方面。
上述海润光伏方面人士表示,鉴于目前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仅为 6.61%,且为自然人股东,一段时间以来,该股权结构严重影响并制约了公司的正常发展,公司将继续推进投资人的引入工作,并争取通过多渠道、多途径优化调整股权结构;积极尝试通过多种途径,争取盘活公司过去几年投资开发的存量光伏电站资产,以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同时公司将采取各种措施与债权人沟通协商,努力逐步化解债务风险,以争取恢复持续经营。
“积极做好员工、债权人、投资者的沟通协调工作,并积极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基于公司多年来基本面主营业务发展所积累的品牌、市场及相关专利技术等资源、资产,公司股票如果被实施终止上市,公司将仍不放弃寻找恢复持续经营、争取重新上市获得新生的一切机会,但相关事项目前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上述海润光伏方面人士还提及。
而对于如何解决中小股东权益的问题,记者发采访提纲至海润光伏指定邮箱, 对方并未回复。
截至5月27日,退市海润报收0.78元,下跌10.35%。
原标题:“退市海润”最后的交易日 继续等待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