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篇
1.中国分布式光伏扶持政策总汇(最新)
2014年4月17日,光伏电站投资与金融峰会上,针对于业内最为关注的分布式电站政策调整问题,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表示不会提高分布式光伏补贴。四毛二还是四毛二,而分布式发电补贴以及8GW分布式目标能否完成的问题再度成为业界“头条”。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国家层面的补贴外,地方政府对于光伏发电还另有补贴。当你发现有某个地方政府的政策补贴竟然比国家补贴还高,会不会是一个惊喜呢?不管目前进程多么缓慢,分布式大戏帷幕终究要拉开,相关的扶持政策无疑是大戏开场前的最佳前声。
更多详情
2.能源局《关于明确电力业务许可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派出机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集团公司,各有关电力企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简政放权、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发挥电力业务许可证在规范电力市场秩序等方面的作用,能源局就电力业务许可证颁发管理有关事项发布通知。
更多详情
3.湖北省出台《关于促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办),各县(市、区)发展改革局、能源局(办),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3]329号)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3]433号),加快推进我省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现就有关要求发布通知。
更多详情
4.中国宣布对欧多晶硅课征反倾销、反补贴税(附表)
在欧盟决定对中国太阳能组件玻璃课征双反税率后,中国政府立刻展开报复行动。中国商务部于4月30日宣布对欧盟输入之太阳能级多晶硅课征反倾销与反补贴税率,其中反补贴税率均为1.2%,而反倾销税率则分为二级,分别为14.3%与42%。
更多详情
市场篇
1.光伏产业逐渐迈出低谷“多云转晴”
近几年,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2012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大力拓展国内市场空间,优化出口结构,让我国光伏产业逐渐迈出低谷,从“多云”转向“晴天”。2013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479万千瓦,同比增长3.4倍。今年,在国内光伏市场进一步启动的带动下,我国光伏产业景气状况有望继续回升。
更多详情
2.新能源行业42亿美元债务即将到期 违约风险发酵
一年以后,面对中国新能源行业42亿美元即将到期的债务,不免令人想起行业大佬施正荣走进无锡尚德债权人会场的悄然无声,那是2013年5月22日的下午,529位债权人在嘈嚷声中质疑超过百亿元人民币的债务要如何偿还。全球最大光伏企业无锡尚德的破产,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新能源行业进入了最为艰难的谷底,事实上,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更多详情
3.光伏产品入欧价格承诺后觅“新机”
经过艰难的谈判,欧盟对华光伏“双反”调查以“价格承诺”方案告一段落。虽然与征收反倾销税相比,价格承诺属于相对灵活的贸易措施,但由于对中国出口产品设定了最低限价,在高端市场不具竞争力的大陆企业丧失了较大市场份额。但在经历了欧美“双反”风暴之后,中国的光伏产业愈发重视品质和技术的提升。随着企业的不断创新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加之政策的合理引导,中国光伏产业的竞争力将得到提升,并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更多详情
4.多晶硅产业迎来利好
商务部近日公布了对欧盟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终裁决定。公告称,自5月1日起,我国将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实施期限为两年。至此,持续近两年的多晶硅“双反”案终于尘埃落定,同时也让部分企业看到了走出困境的希望。
更多详情
5.各地清洁能源扶持政策频繁加码 企业订单望放量
五一小长假刚过,上海市印发了《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针对风电、光伏明确国家补贴基础之上的度电补贴政策,继江苏、浙江、山东等之后,对清洁能源再抛政策“橄榄枝”。
在部分地方以终端补贴方式刺激市场之外,西部一些资源大省则加快项目进度,例如备受关注的甘肃酒泉、新疆哈密等大型风电基地今年以来相继开工。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景气度向好,此番政策再度加码,预计今年风电光伏板块将展现其“稳增长”效力。
更多详情
企业篇
1.光伏企业交2013成绩单几家欢喜几家愁
4月中旬,光伏几大上市企业相继交出2013年全年业绩“成绩单”,从各企业发布的2013全年财报来看,光伏行业一改近几年的“俱损”状态,在实施各自战略后,今年的“成绩单”出现明显分化。其中,阿特斯、晶科两家企业双双扭亏为盈,全年收益均在3000万美元以上,其余各家光伏企业尚未摆脱亏损困局。
更多详情
2.2013年全球前十五强光伏组件供应商排名(表)
据研究机构IHS《2014年第一季度光伏一体化市场跟踪》(Q1PVIntegratedMarketTracker)显示,2013年,全球领先太阳能组件供应商主导地位巩固,中国企业更是风光耀眼,领先群雄。
据IHS透露,这份报告的调查范围涉及全球150家光伏组件制造商。去年,全球前十大太阳能组件供应商中,有七家企业的总部或大型制造运营中心位于中国。2013年,英利绿色能源以3.25吉瓦的光伏组件出货量荣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天合光能、阿特斯太阳能、日本夏普以及晶科能源。
更多详情
3.华为:“创新性”光伏逆变器畅想曲
华为进入太阳能光伏界做了三件事情:一是对光伏逆变器产品进行创新设计与改造,二是力推组串式以替代集中式,三是新的客户主张,瞬间震动了原有光伏逆变器“传统三观”。华为光伏逆变器团队带着全新设计的逆变器产品,温情脉脉的客户角度思考主张,揭开了光伏逆变器市场的一角,2013年,华为光伏逆变器合同出货1GW,进入中国排名前十。
更多详情
4.谁设的局:超日宁破产不追债
被小债权人提请破产重整的*ST超日,于4月28日晚间披露了2013年业绩,年报中称,由于流动性危机尚未化解,公司经营乏力,2013年度亏损14.52亿元。但值得推敲的是,年报披露的第二大供应商正是提请超日太阳破产重整的上海毅华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而2013年度第二、三大供应商,其法人姓名皆为陶吉仁。
一边在公司陷入流动性危机后继续供货,一边提请破产“背后捅刀”,毅华公司与超日太阳间相爱相杀的关系下究竟有何奥妙?
更多详情
5.顺风光电有望获国开行1000亿授信
神秘人物郑建明在2012年下半年潜入光伏行业、手持香港上市公司顺风光电第一大股东的权杖后,每一次的举动都备受瞩目。
去年年中,郑建明出马,击败了英利绿色能源及其他竞争对手,以30亿元的价码,神速拿下濒临破产的无锡尚德,使其劫后余生。而近期,顺风光电又有可能获得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给予的1000亿元授信支持。目前,顺风光电和国开行都未发出授信的正式消息。
更多详情
6.英利:光伏制造业的互联网玩法
英利在业内做了很多出格的事情。他是国内最早赞助世界杯的企业,他在光伏行业最早掀起价格战,他的老板永远穿着工装,他的厂房悬挂着各式激动人心的大字标语。英利让人看不懂,很多人不知道这家光伏企业下一步到底要做什么。这就是英利的独特之处:不论章法,只论输赢。
更多详情
评论篇
1.中国光伏企业暂时走对了光伏电站的“棋”
2012年至2013年,沸沸扬扬的“双反”之争令中国光伏甚是狼狈,所幸,国内兴起的地面电站投建热潮,接过了海外市场的“棒”,为其打通了另一条“退而求其次”的销售路径。
数据胜于雄辩,2013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量约为16GW,出口额约100亿美元,同比下降27%。其中,对欧出口份额由2012年的近65%下降至2013年的30%。而与此同时,中国2013年新增光伏装机11.3GW,排名世界第一。
更多详情
2.劣质的惩罚:光伏装备业洗牌逻辑
在经历了2012年的欧美“双反”风波后,中国光伏行业开始逐渐复苏,特别是在去年多方利好政策的刺激下,中国国内光伏装机年增11.3吉瓦(百万千瓦),为此前历史总装机量的1.5倍。也可以说,中国的光伏产业从“分分合合”的剧烈变动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诸侯割据发展时期。不过,稳定发展不一定意味着没有变化,一场由内而外的震荡正在形成变局。
由此衍生的后果将是:劣质光伏电站丛生、电站投资失败,继而全面影响光伏装备企业的产品销售和声誉,最后光伏装备企业再次洗牌。
更多详情
3.投资“屋顶光伏”是项好生意吗?
随着国内部分省市的光伏补贴陆续出台,光伏的利好呼之欲出。但国家今年最为推崇的分布式发电项目即屋顶争夺战是否能够开打,眼下仍迷雾重重。
分布式项目所涉及的利益群体太多了,包括投资者、诸多用电方、工程总包等等,其复杂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不少银行不太容易放贷,有的项目由于投资回报周期长达8年,而银行通常又去做1~2年的短期贷款,所以分布式项目的投资者很难与银行形成固定合作。目前,几乎没有商业银行能对分布式光伏项目授信,仅有国开行这样的政策性银行,才会畅通一些。
更多详情
4.光伏风电“边需边弃”是为何?“边建边弃”又为何?
虽然被寄予厚望,但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国内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晒太阳”、“吹冷风”的现象不断。
新能源是未来发展方向,但目前以光伏、风电为主的新能源推广仍需政府通过补贴等方式予以支持。当前存在的“弃风”、“弃光”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风力和光伏的发电成本仍然高出传统的火电、水电很多,使得电能输送中介电网企业和用户对其关注度不够,进而导致输送通道不畅和本地需求不旺。
更多详情
5.2014年光伏市场发展分析
2014年至今,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市场还未大规模启动,很多业内人士表达了对于分布式光伏发展前景的忧虑;其实国家层面政策出台以后,各地方形成具体操作流程和办法需要时间,近期各地政府密集出台的政策就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更多详情
人物篇
1.首富进化论:李河君登顶“500富人榜”的背后深意
日前,“2014《新财富》500富人榜”新鲜出炉。光伏业的汉能控股集团李河君以870亿元的身家首次登顶首富,堪称近年富人榜上最大的“黑马”。
与很多发家致富的企业家不同的是,李河君一直试图避免重蹈他人覆辙陷入光伏麻烦,汉能的方式是从一开始就做得更大,打通全产业链,从上游光伏电池和组件的生产线装备,到中游电池、组件生产,再到下游光伏电站发电。在他看来,通吃的做法能够内部消化掉产能。
更多详情
2.朱共山为多晶硅正名:“两高”并非产业本质
朱共山坦言,在多晶硅产业高速发展的那几年,确实存在部分中小企业急功近利和盲目投资的行为,导致我国多晶硅产业长期以来受所谓的“高能耗、高排放”所困扰。但时至今日,随着自主技术的突破进步,国外技术垄断已被打破,一批具有先进技术水平、规模化的新、扩建项目陆续投产,我国多晶硅产业面貌已焕然一新,能耗已得到较大的下降,副产物也得到充分循环利用。“‘两高’并非多晶硅产业本质。”
更多详情
3.马斯克:国网不会成为我们的顾虑 光伏充电站可以独立
实际上,在此次马斯克马不停蹄的中国日程表上,并没有传说中的合作者国家电网的名字。“这次我们没有安排此项行程。”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为了阻止我们继续追问,他干脆说:“国家电网不会成为我们的顾虑。”目前,特斯拉在北京、上海建设的基于光伏系统的超级充电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国家电网,但要在更大范围内建设充电网络,特斯拉需要获得政府、国家电网乃至其它合作伙伴的支持。
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