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年底,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德”)登陆纽交所时,创始人施正荣神采奕奕地站在主席台前,与众多高管合影纪念。随着公司的壮大,这位光伏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当年以23亿美元身家成为中国的新首富。但此后数年,尚德逐步滑向亏损泥潭,这家中国光伏企业的标杆企业,正在经历“去施正荣化”。尚德创始人施正荣4日晚间,尚德宣布由原独立董事SusanWang(苏珊 王)接替施正荣担任公司董事长。在失去CEO职务之后,创始人施正荣又失去董事长身份,施正荣对尚德的影响进一步被削弱。这是施正荣第二次辞去尚

首页 > 企业 > 正文

董事长换人 尚德“去施正荣化”

2013-03-06 08:57 来源: 红网-潇湘晨报 

2005年年底,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德”)登陆纽交所时,创始人施正荣神采奕奕地站在主席台前,与众多高管合影纪念。随着公司的壮大,这位光伏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当年以23亿美元身家成为中国的新首富。但此后数年,尚德逐步滑向亏损泥潭,这家中国光伏企业的标杆企业,正在经历“去施正荣化”。

尚德创始人施正荣

4日晚间,尚德宣布由原独立董事SusanWang(苏珊 王)接替施正荣担任公司董事长。在失去CEO职务之后,创始人施正荣又失去董事长身份,施正荣对尚德的影响进一步被削弱。

这是施正荣第二次辞去尚德的主要职务。2012年8月,他辞去了尚德的CEO职务,由原CFO金纬接替。

施正荣于2000年创办尚德,2005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施正荣以23亿美元身家成为中国的新首富,尚德成为中国最大的光伏企业。

自2011年以来,随着欧洲债务危机深化,加上欧美“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以及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等一系列事件,让这家国内光伏企业龙头企业债台高筑。截至去年第三季度尚德的负债总额已达35.82亿美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1.8%。仅在今年3月,尚德到期的债务就高达逾45亿人民币,其中包括5.7亿美元的可转债和将近10亿人民币的银行到期债务。目前,尚德股价一直在1美元上下徘徊,市值也只有1.8亿美元,这与其巅峰时期的90美元股价和百亿美元市值,已是今非昔比。

此前媒体报道,施正荣通过资产转移掏空尚德,大量利润被转移至其个人实际控制的一些公司。在尚德面临破产风险之际,无锡市政府以及银行要求施正荣以个人资产担保来作为注资条件,但遭到施正荣拒绝。此后施正荣逐渐失去了对尚德的控制权。

多名光伏行业业内人士在微博上表示,新董事长上任只是尚德故事的开始,公司有可能启动破产程序。SusanWang表示,担任董事长一职之后,将致力于解决关键的债务问题和资本结构问题,并将继续带领公司成长为行业领先的太阳能产品供应商。

尚德兴衰史

2000年,施正荣创办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2005年,尚德在纽交所上市,施正荣以23亿美元身家成中国新首富,无锡尚德成中国最大的光伏企业。

2012年8月18日,施正荣辞任尚德CEO,由公司原CFO金纬接任。

2012年9月,产能削减25%,裁掉1500名员工。

2012年,尚德陷入困局,股价一度跌破1美元。截至三季度,负债总额已达35.82亿美元,资产负债率已高达

81.8%。

2013年1月14日,员工发表题为《开除CEO金纬》的公开信。

2013年3月,到期的债务逾45亿人民币。

[人物]

理想主义易把战略执行简单化

过去十几年,中国光伏行业迅猛发展,但在2012年却集体遭遇滑铁卢。对尚德而言,除了欧美市场不振带来的影响,糟糕的内部管理和决策也是导致其“光环渐退”的重要原因。

施正荣最初给自己的定位是技术副总裁——那是他最喜欢做的工作。他的办公室里堆了许多技术资料,在解释一些技术概念的时候,他还会下意识地写写画画。他深信,创造引领行业的商业模式、技术和品牌价值,要远比获得高利润更重要。

施正荣身上有种书生般的理想主义——他常常能够捕捉到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是他将这种趋势观察转换为企业的战略执行时,却又容易把现实世界简单化,这

使得那些战略计划执行不力。

2006年,施正荣注意到他的竞争对手正在发展全产业链。他对此的态度是,尚德的商业模式就是不做上游,不做硅片。“任何一个成熟的产业,不可能有一家公司是从头做到尾的。”

但中国光伏企业面对的现实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原材料多晶硅大部分来自进口,到2007年整个光伏产业的成本攀至最高。为应对成本高涨及原材料不定期断货的局面,尚德一口气与供应商MEMC签订了硅片长期供应的订单,又以1.0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日本MSK公司2/3的股权,后来又宣布投资3亿美元进军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果,尚德在这些项目上均蒙受了巨大损失。

[管理]

缺少协调统筹,企业文化摇摆

在其他光伏公司都在赚钱的2010年,尚德已处于亏损状态。在尚德,从订单管理到工厂生产安排,没有任何协调统筹。业务好的时候,所有生产线都开工。订单少的时候,生产线就被停掉,时间一长,多出来的人就被开掉;订单增加的时候,人手开始不够,又会突击招人。

在企业文化上尚德也不断出现混乱的局面,矛盾丛生,内部沟通成本上升。施正荣一开始试图营造出一种温和开放的氛围。所有人都敢对他提出异议,甚至高管会议上也经常吵得一塌糊涂。这让他怀疑民主在企业经营中是否有价值。他开始推崇另一种军队管理文化——凡事他说了算,下属只需要执行就好。

施正荣曾经重用外国人,一群跟随其创业的元老纷纷离开。但这批在2007-2010年被重金请入尚德的外国高管,又有60%先后离开——许多人完全没能派上用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