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一些行业出现结构性问题,一些企业陷入“内卷式”竞争,大打价格战、以次充好,严重扭曲了市场机制,扰乱了公平竞争秩序,必须加以整治。...在“内卷”的重点行业中,光伏产业尤为典型,为争夺市场份额,不少光伏企业不惜以低于成本价投标、销售,甚至牺牲质量以求生存,最终损害行业信誉,走入价格战和严重亏损的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国内储能产业大规模扩产,市场迅速走向过剩,价格战硝烟弥漫,技术溢价空间被急速压缩,即使强行上市,市场估值溢价也将大打折扣。兴储世纪未能完成的资本之路,却为琏升科技提供了绝佳的战略切入点。...琏升科技解释称,光伏市场遭遇阶段性供需错配,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普遍下跌,公司光伏产品毛利率下降,存货跌价准备增加,导致亏损进一步扩大。
尤其在“价格战”下,功率“虚标”、质量减配、生产销售“三无”、以次充好等时有发生,不断冲击着行业的视野。...详情点击毒玻璃、隐裂超标 电站起火.......价格战下质量问题触目惊心每年3·15晚会的聚光灯下,当家电、食品等领域的假冒伪劣轮番上演时,光伏圈看似波澜不惊,但也绝非净土。
现实中的光伏职场,可比电视剧刺激多了,2025年光伏行业深陷“内卷式混战”,价格战、专利战更是堪比宫斗大戏《甄嬛传》。
尤其在“价格战”下,功率“虚标”、质量减配、生产销售“三无”、以次充好等时有发生,不断冲击着行业的视野。...多方聚力,方能共破质量困局然而单纯地将组件质量问题归咎于价格战、价格低也并不合理。有关行业专家指出,过去几年,在组件价格高昂时,从组件、逆变器到支架、箱变、电缆,同样都有偷工减料的情况。
为此,赵为指出“阳光电源不参与价格战,我们的目标一直都是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充分释放光储潜力”。光储平价时代即将到来,需聚焦光储技术十大方向光储平价时代即将到来,市场容量持续扩大。
这个市场份额必须是可持续的,而不是靠价格战形成的短期市场份额,这个太脆弱了。...03战略阳谋,才是更高层次的竞争战略不是阴谋,而是阳谋。尤其在资本市场,我们需要让投资者深刻理解公司,现在在哪里,未来又将走向何处。
一方面,行业全方面洗牌,产能出清不畅、价格战等因素促使全企业举步维艰,另一方面,润阳股份自身也陷入多基地停产、ipo批文失效、天合光能专利诉讼等连环危机。
高效电池产能的高速扩张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价格战持续升级。topcon 电池片价格从年初的每瓦 0.47 元人民币一路下探至十二月末的 0.28 元,跌幅高达 40%。...在成本压力与上下游价格挤压下,电池企业无不在盈亏边缘挣扎,即便是技术领先者,也难以独善其身,行业深陷寒冬之中。所幸,2024 年底,市场价格触底的迹象逐渐显现,为长期承压的企业带来一丝曙光。
彼时,价格战在光伏企业间激烈上演,他们试图凭借低价策略争夺市场份额。但这种做法不仅伤害了自身利益,还致使整个光伏产业链陷入恶性循环。...从国家电投、华能、华电等电力巨头公布的光伏组件采购标段结果得知,隆基bc组件中标价格均在0.8元/wp以上,这充分显示出隆基hi-mo x10凭借其突出的性价比,已赢得国央企的广泛认可,在光伏领域逐步展现较强的竞争力
作为头部企业,天合富家并未随波逐流陷于价格战之中,而是通过一个个高质量服务和注重长期价值的解决方案向行业表明,一味向下卷价格是一条不归之路,只有向上主打价值战,企业才有真正的未来。
背后原因或离不开储能行业惨烈的“价格战”,据第三方机构统计,储能电芯平均价格已从2023年初的0.9元/wh下降至0.3元/wh左右,储能系统均价跌破0.5元/wh。
这张图泾渭分明,以协会11月公布的成本参考价0.69元/瓦为红线,行业龙头和骨干企业全部都在上端,这体现出在光伏产业链价格低迷的情形下,龙头和骨干企业仍能保持报价的客观与理性,不愿再打内卷式的“价格战”
topcon产能从2023年的不足100gw激增至当前的500-600gw,市场上topcon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愈演愈烈,甚至跌破成本价,全产业链亏损,元气大伤,至今仍徘徊在低谷。
,不愿再打内卷式的“价格战”。...衷心给这些不打无底线价格战的企业点赞!
当然,内外组合拳之下,有实力的企业也并未随波逐流陷入价格战之中,而是将技术创新视为破局密匙。...产能过剩、价格踩踏、行业内卷,光伏行业已深陷多方混战一堂的拉锯战中。
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各大厂商通过“价格战”争夺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光伏产业向技术创新发展升级是大势所趋,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影响力也在加大。...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表示,光伏行业的周期性较为明显,当前光伏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历次行业周期底部都有“价格战”“产能过剩”“贸易政策不明朗”等标签,而2011年、2018年还是2023年的行业底部
2024年至今美国、印度两地官宣产能建设情况:出海2.0当下,国内市场深陷价格战“泥潭”,国际市场产业链也在深度重构,我国光伏企业必须从海外“左右夹击”中寻找新的突破口,进行战略升级,努力从被动到主动、
实际上,本次头部组件企业集体涨价,是对长期以来的价格战发起的反击。...2024年开年以来,产业链价格大跳水,硅料价格由7字头降至3字头,受低价中标规则影响,组件中标价格更是一路走低,n型组件中标价格从0.9x降至0.6x,已普遍低于行业成本价,企业陷入“越亏越卖、越卖越亏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精细化管理加速回归增长轨道2024年以来,受光伏行业供需错配的持续影响,光伏各环节产品在行业洗牌的过程中陷入非理性价格战,自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全行业亏损。...据业内人士表示,伴随国内bc产能更迭加速和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化,未来市场高低端产品价格差异或将持续拉大。
同时,多次呼吁自觉规范销售行为,加强行业自律,避免陷入亏损的“价格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同样表示,低价中标将使行业陷入低质量、同质化产能的价格战中,进而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亟需在光伏产品招标中引入新方法。
上述背景下,拥有充足现金流和资金储备的隆基,并未随波逐流于价格战之中,而是将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视为破局的关键。...这意味着,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隆基并未选择传统的“价格战”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而是锚定bc这条差异化路径,通过持续推出“高功率、高价值”的领先技术和产品,力图打破当前光伏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僵局,开辟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
陆川提出,行业自律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企业需自我约束,合理控制扩张速度与定价,避免价格战导致的亏损加剧;二是行业包括协会与主管部门等,进一步推动组织产能布局与价格机制等方面的引导性方案,以加速行业穿越当前严峻周期
回归真正价值光伏,苦价格战久矣。追根寻由,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供需失衡、恶性竞争之外,大量企业涌入及复制粘贴式的产能井喷,致使企业难以形成差异化优势,只能一边挣扎,一边妥协。...隆基再发高功率、高效率新品,无异于向当下深陷尺寸、价格泥潭的光伏市场投掷的一颗深水炸弹。
而在组件环节,价格战在龙头企业之间愈演愈烈,有媒体公布的前十大组件企业上半年出货量226吉瓦,按光伏协会统计的271吉瓦产量,前十大企业市场份额占比超过84%的主导地位。...小企业往往拥有强大的背景支持,均在等待大企业亏不动时减负荷,价格回升后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