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中,BC技术影响力日益扩大,已超乎业内预期,如今,行业对于BC技术路线的争议焦点,已从“是否值得发展”转变为“何时能够占据主导地位”,而在这场技术迭代中,曾靠单晶路线一举奠定光伏龙头地位的隆基,是否能再度上演一个“逆袭”故事?是实力还是豪赌?自隆基正式确定BC技术路线以来,质疑

首页 > 光伏组件 > 其他 > 企业 > 正文

隆基能否再现单晶“神话”?

2024-12-12 14:29 来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作者: 桑桑

过去一年中,BC技术影响力日益扩大,已超乎业内预期,如今,行业对于BC技术路线的争议焦点,已从“是否值得发展”转变为“何时能够占据主导地位”,而在这场技术迭代中,曾靠单晶路线一举奠定光伏龙头地位的隆基,是否能再度上演一个“逆袭”故事?

是实力还是豪赌?

自隆基正式确定BC技术路线以来,质疑之声便不绝于耳,“选择滞后”与“路线错误”的论调此起彼伏,外界对其的疑虑也随之加剧:明明隆基也是最早研发TOPCon技术的企业之一,为何将TOPCon“红利”拱手相让,冒着失去全球组件出货量王座的风险,选择了当时生产工艺复杂度高、设备要求高、生产良率相对较低的BC?

若深入探究隆基的发展历程,了解其对“第一性原理”、“不领先不扩产”及“宽研窄投”等原则的坚守,便能领悟隆基此举的深意。隆基始终站在未来的视角,以长远的眼光规划当下的产业布局,不为一时的得失所动,不为“一城一池”的得失所困。


回顾往昔,隆基在光伏领域的起步便与众不同。2006年,当众多同行纷纷投身于低成本、工艺精简的多晶路线时,隆基却独树一帜,选择了当时转换效率更高但材料成本亦更高的单晶路线。这一抉择,正是基于对“第一原理”等深层规律的精准把握——单晶技术才是未来大幅降低度电成本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的故事众所周知,在隆基等企业攻坚下,金刚线切割、PERC等一系列新工艺和新技术陆续普及和应用,单晶逐步取代多晶,不仅改变了全球光伏行业的格局,更为后续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无论是PERC、TOPCon、HJT还是当下备受瞩目的BC技术,都离不开最初单晶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普及。

站在技术迭代又一十字路口,隆基再次基于“第一原理”做出判断:TOPCon是过渡性产品,而BC技术将会如同十年前单晶RCZ技术和金刚线切割技术一样,会是一个长周期的平台技术,所有晶硅技术最终都会朝着BC方向发展。隆基高层也在多个场合频频发声,预言未来五至六年,BC电池技术将毫无争议地成为晶硅电池的主流趋势。

从现在的视角来看,不得不承认隆基先见之明。TOPCon产能从2023年的不足100GW激增至当前的500-600GW,市场上TOPCon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愈演愈烈,甚至跌破成本价,全产业链亏损,元气大伤,至今仍徘徊在低谷。不少业界人士指出,至少在这一轮光伏下行周期之中,TOPCon电池并没有给光伏企业的盈利带来很明显的提振,并且技术进步也进入瓶颈期。

相反,BC作为差异化产品,在克服工艺复杂、难度大、成本高的难题后,正以迅猛之势大踏步前进。在日前举办的12th bifi PV Workshop 2024珠海国际峰会上,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等业内权威人士均表示:“到目前为止,80%~90%的企业已经没有争议了,大家都认为BC是接下来晶硅电池的发展方向。”

至于围绕生产工艺流程长、投资成本高,只适合分布式场景等争议,隆基等企业也用实际行动做出回应。

在生产工艺流程方面,过去几年,隆基将原本困难的工艺加以改良,已经出现明显优化,且隆基开发了一种新型材料,能够将原来的BC步骤减少4步,使得BC的工艺流程较现有的TOPCon技术还少2步。

从成本角度来看,尽管目前BC技术的成本仍略高于TOPCon,但隆基凭借持续的技术革新与工艺优化,已使两者成本差距大幅缩小,考虑到BC技术电池环节工序较多,且较其他路线具备更多的降本路线,预计到2026年,其成本有望与TOPCon持平,甚至可能更低。

而在功率上,隆基当前正在生产的HPBC 2.0组件产品,其效率已高出TOPCon组件5%。目前搭载隆基HPBC 2.0首座分布式光伏电站已成功并网,从实际表现来看,其采用630W的HPBC 2.0双玻组件,年发电320万度,售电收入120万元。据测算,相比同容量TOPCon电站,年多发11万度电,增益3.56%,25年多盈利105万元。同面积下,HPBC 2.0组件装机容量增加5%,发电量增益8.56%,年售电多盈利9.46万元,25年多盈利236.55万元。

黑龙伊春.全国首座隆基HPBC2.0分布式光伏电站

对于“仅适用于分布式场景”的偏见,隆基已用其基于HPBC 2.0技术的Hi-MO 9产品的优异表现做出有力回应,该产品精准定位于地面集中式市场,目前在国内和海外的大型地面电站项目中均有BC组件的应用。同时,BC的高功率为其带来了溢价空间,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且进入国内“五大发电集团”的大型地面电站集采招标中。

反击号角吹响

“未来2~3年BC将占据光伏半壁江山”,这不仅是隆基的宣言,也是整个光伏行业对BC技术前景的普遍预期。

从历史经验审视光伏技术的迭代与产业发展,不难发现,每一种电池技术在攀登至“顶流”的过程中,都伴随着设备配套、工艺、稳定性、可靠性等关键环节突破,以及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张和产业生态的全面完善。

无论是曾经的PERC技术,还是当前占据主流的TOPCon技术,无不印证了这一规律。而今,BC技术也不例外,在工艺难题被逐一攻克、转换效率取得显著提升之后,BC的生态圈构建也逐渐被提上日程。

沈文忠指出,当前BC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即全产业链对BC技术的广泛认知和认可,产业界已深刻认识到BC技术的巨大潜力和优势,吸引了包括辅材供应商、新技术开发者以及激光技术等在内的众多配套公司的积极参与,相信未来三五年,BC的“朋友圈”会越来越扩大。

事实上,作为先行者,隆基向来规划长远。早在BC计划量产之初,隆基就着手搭建和完善生态链体系。据钟宝申在隆基绿能全球分布式研发中心启动仪式暨合作伙伴共创大会上透露,时至今日,隆基所有的生态链企业的研发水平、量产水平,都进入到了一个能够去大规模推广的阶段。他指出,结合攻坚HPBC1.0的经验,隆基在HPBC 2.0时代的产业链布局比当年布局单晶时候更加完备,从玻璃到胶膜、背板、关键设备、接线盒、焊带等各个环节,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独木难成林、百川汇江海。隆基也深知,一家公司的能量再强大,也难以做到面面俱到。近期,钟宝申也在多次会议中强调,BC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努力。隆基在过去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知创新与合作的重要性。隆基愿意与更多企业展开合作,共同推进BC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面对光伏行业中技术快速扩散、无序复制扩产的历史教训,隆基与一众BC技术阵营的企业更加希望,BC技术的产业化进程能够遵循商业规则,建立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之上。

从近日隆基与金阳新能源、英发德耀两宗合作中都可以看出,隆基采取的是技术授权及股权合作的模式,加快BC产能的建设。隆基与金阳新能源采取的是各方将共同组建一家合资公司,致力于生产HBC太阳能电池;与英发德耀合作,前期基本上产品都是由隆基来销售,后续也允许合作公司对外进行部分销售,但是需要向隆基支付技术授权费,基于知识产权授权规则开展合作。同时,BC技术阵营的另一重要成员,爱旭已与高景太阳能达成合作,前提也是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

除与相关企业合作,扩充产能,加速BC组件的规模效应外,隆基与爱旭均保持着强劲的扩产势头。预计到2025年年底,隆基的BC产能将达到70GW(其中HPBC二代产能约50GW),并计划到2026年年底将国内所有电池基地全面转型为BC产品生产线。而爱旭也在加速推进扩产计划,珠海、义乌、济南等地的生产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从一系列布局中,可以看出隆基的路线已十分清晰,从2023年敲定BC技术路线,到如今稳扎稳打布局产品、生态圈、产能等,隆基一步一个脚印,始终坚定地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

与当年孤注一掷地推广单晶技术相比,如今的隆基拥有了更为完善的产业链支撑、更多技术精湛的专业人才以及更为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然而,能否再次续写单晶“神话”,仍然有待时间的验证。

( 来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作者: 桑桑 )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