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昆明以其宜人气候闻名,但2025年1月下旬,一场罕见的强雨雪天气突袭,最高气温骤降至仅4℃,让远道而来越冬的海鸥都措手不及。然而,正是在这场“崩溃级”寒潮中,隆基BC二代技术(Hi-MO 9组件)却上演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抗逆超发”大戏!
近期,一份来自云南昆明某商业建筑屋顶的半年实证报告(2024.11-2025.5)重磅出炉。报告期内,“四季如春”的春城堪称“变脸大师”——晴雨转换频繁,低温、阴雨、甚至雨夹雪天气并不罕见。真实多变的环境,赋予这份报告弥足珍贵的价值。
实证项目概况
实证电站建设在大楼屋顶,总容量为169kWp,特别设立了“实证区”和“示范区”两部分。实证区组件均采用5°固定倾角安装,离地高度为1.5米,模拟低纬度区域地面场景的典型安装方式,采用“自发自用,余电就地消纳”模式,力求贴近实际应用。

在“实证区”,分别安装了20块BC和TOPCon技术的代表组件,用于开展两种技术路线的发电量对比测试。其中,BC路线采用隆基BC二代技术Hi-MO 9组件产品。
厂商 | 技术路线 | 单块组件功率 | 组件效率 | 单块组件面积 | 组件块数 |
隆基 | HPBC 2.0 | 630W | 23.32% | 2.701m2(标准尺寸) | 20 |
厂商A | TOPCon | 630W | 22.54% | 2.795m2 | 20 |
半年实证定乾坤——弱光季整体优势显著
2024年11月至2025年5月,覆盖典型的弱光季节(秋冬春三季)。长达半年的实证数据清晰呈现了两种技术表现。
“寸土寸金”高效利用:同等面积下,隆基BC二代组件单位面积发电量较TOPCon组件高出7.32%,直接转化为更高的单位面积发电收益。
“单瓦战力”稳定输出:在更体现系统发电效率的单千瓦发电能力对比中,隆基BC二代组件较TOPCon组件高出3.71%。这一优势贯穿整个实证期,充分证明BC技术在常规弱光条件下稳定高效的发电能力。
极端寒潮见真章——BC逆境爆发超预期
2025年1月下旬,昆明遭遇多年未遇的持续低温雨雪天气,最高气温仅4℃,这远超“四季如春”的常态,对光伏组件的低温弱光响应能力、抗阴影遮挡及环境适应性提出了极限挑战。令人振奋的是,隆基BC二代组件在此极端天气下非但没有“趴窝”,反而展现出远超半年平均水平的超强爆发力!
聚焦1月中下旬(15日-31日)关键数据:

在整个1月中下旬的寒潮期间,BC组件单千瓦平均超发增益达到5.7%,比半年平均值(3.71%)高出近2个百分点!这绝非偶然,而是BC技术绝对弱光性能优势在极端条件下的集中爆发和有力证明。
从昆明半年实证的稳定领先,到冰雪寒潮中的逆境爆发,隆基BC二代技术(Hi-MO 9组件)用无可争议的数据宣告:它不仅是弱光环境下的高效捕手,更是极端挑战中的可靠卫士。选择BC,意味着选择更安心、更持久、更高收益的光伏未来。当天气变幻莫测时,BC始终是最值得信赖的“阳光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