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反内卷”异常火爆。光伏“反内卷”,也从“口号”走向“实践”。本周四到五,光伏行业协会也将在山西大同召开上半年回顾和下半年展望的研讨会,从去年底的“行业自律”到如今的“反内卷”,相信大家会有更多心得付诸于实践。作为光伏行业的长期观察者,面对如今的“反内卷”形势和业已启动的基

首页 > 光伏组件 > 其他 > 企业 > 正文

光伏协会又要开会了,“反内卷”征程预计怎么走?

2025-07-21 16:54 来源:Mr蒋静的资本圈 作者: Mr蒋静

近期,“反内卷”异常火爆。

光伏“反内卷”,也从“口号”走向“实践”。

本周四到五,光伏行业协会也将在山西大同召开上半年回顾和下半年展望的研讨会,从去年底的“行业自律”到如今的“反内卷”,相信大家会有更多心得付诸于实践。

作为光伏行业的长期观察者,面对如今的“反内卷”形势和业已启动的基本举措,对这一轮“反内卷”走向,或者说“出清”路径,也进行了思考和判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供大家参考。

01

第一阶段:管控价格,不亏现金

当前,价格是首要管控手段。

价格也是最容易看见的量化数据,更容易被感知。

相较于去年底的“价格自律”,今年6月27日新修订的国家《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10月15日起施行,其中明确禁止低于成本价销售,这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

这也成为当前“反内卷”的一个重要依据。

目前,晶硅产业链最上游的硅料环节已经“先干为敬”,近期硅料价格已经大幅上调25-35%,硅片价格也已应声上涨10-20%。

随着上游材料成本增加,在“禁止低于成本价销售”的要求下,下游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等环节,料将实现不同程度的价格“反弹”。

上游材料成本比较容易估量,但固定资产折旧、运营成本、生产效率、资本成本等彼此差异巨大。

尤其在价格管控过程中,整体供给减少,必然涉及部分产能或工厂闲置、停产、减产或检修,导致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开工率)下降。

具体到企业层面(不是单个工厂),在开工率客观性不足的背景下,目前价格层面的干预,最多只能实现不亏现金流,没法把整体折旧考虑进去实现企业层面利润为正。

话说,现阶段能够“不亏现金”,就很不错了。

02

第二阶段:时间换空间,资产陆续减值

光伏“内卷”的根本原因是“产能过剩”。

“反内卷”的终极目标是消除过剩产能,价格管控只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工具,并不是目的。

这是第一性原理决定的。

目前,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等晶硅环节的全球产能在1400GW左右,而全球终端需求在600GW左右。

近期,各环节的产能利用率(开工率)基本在40-50%左右,其中硅料环节还不足40%,从财务表现来看均处于盈亏平衡点以下。

我们知道,不同环节或不同企业要实现盈亏平衡(毛利率为正),需要达到一定的产能利用率(开工率);如果要实现一定的合理毛利率,支撑净利润为正,则需要更高的产能利用率(开工率)。

一般而言,资本支出越高的环节或企业,经营杠杆更高,就需要更高的产能利用率(开工率)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在第一阶段“不亏现金”的基础上,可以为全行业赢得“喘息机会”,尤其是当前资本收紧的背景下,可以时间换空间,实现产能的陆续优化或出清。

直到有效产能回落到合理区间。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企业会快一些,有的企业会慢一些,有的企业借助技术迭代弯道超车,有的企业是存量产能优化升级,有的企业则可能深陷落后产能而被淘汰出局。

反映到财务报表上,就是固定资产账面值的减值,也为后续利润表上的折旧逐渐减轻负担,并为企业最终走向盈利打下基础。

说实话,固定资产减值可以是主动,也可能是被动,产能闲置时间太长,在会计上就有被动计提减值的可能了。

为此,固定资产这个科目值得重视。

目前,部分光伏龙头的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已经高达50%,不堪重负,尤其是硅料企业普遍较高。这些固定资产的走向,决定了未来光伏出清的路径和快慢。

固定资产甚至在建工程,是时候仔细扒一扒了。

这是第二阶段。

03

第三阶段:产能出清,不再亏利润

到这个时候,可谓“轻舟已过万重山”。

行业整体产能回归合理,价格机制回到合理状态;企业的固定资产“洗澡”完成,产能利用率(开工率)回到一个可接受的合理水平,不再有闲置产能的财务负担。

轻装上阵,企业自然迎来盈利的可能。

这一轮光伏“反内卷”,从时间表来看,希望2025年能够完成第一阶段的目标,也就是“不亏现金流”;2026年能够完成第二阶段的目标,也就是行业整体产能实现出清,有效产能回落到合理区间,企业固定资产“洗澡”完成;2027年进入第三阶段,产能利用率、毛利率可以达到合理水平,并支撑企业实现净利润为正。

当然,这是整体预估情况,各家情况差异较大,不同环节也有差异,关键还是看产能(固定资产)的抗打情况。

比如,硅料环节的资本支出较大,产能出清周期会较长;电池片环节目前面临技术路线之争,背后其实是新旧产能之争;单纯组件环节的资本支出较小,出清周期会很短;而一体化企业的情况就更加复杂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越快走过三个阶段的企业,就越早走出周期;或者让投资者更早预期走完三个阶段的企业,就越早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实际上,2025年以来,一季度已有光伏企业经营现金流转正,二季度又有企业净利润转正,这些都是积极的信号。

不管怎样,就是“剩者为王”。

欢迎对号入座。

以终为始。

如果光伏“反内卷”或者说“出清”,需要三个阶段,那么作为行业也好,还是企业也罢,就可以按照这个步骤来加以规划,或者加以预期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