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联合主办的“2024分布式光储创新峰会”上,苏州中鑫新能源有限公司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林阳介绍了园区模式下的分布式光储投资项目经验。林阳指出,园区内的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投资,与普通的单一载体的工商业有很大区别。主要在于很多园区的供电结构比较复杂,例如常规按照150kW/m2进行标准厂房规划用电需求规划,但因招商的企业用电需求不一致,用能需求满负荷达产的进度也不确认,后续入住企业更换还存在变化的问题,另外还有园区内的一些企业用电量大,单独向供电公司申请用电的情况,因此对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的接入带来了非常大的不便,导致项目难以落地。同时还需要电力物业管理平台对每个企业进行转供电的电费分摊,都为光伏储能项目的投资方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因此前期站在全生命周期范围内的规划设计,智慧能源管理的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一定程度降低随着园区企业未来更换带来的用电需求变化的风险。
林阳指出,我们对于能源管理平台在园区的层面上的需求,跟一些合作伙伴共同合作的的投资经验,是需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细化工作的:一是一定要做好综合能源的基础管理,比如储能、光伏、配电、空压机、空调、照明等基础设施,必须做好底层的能源管理功能;二是底层能源管理的基础功能做好了,有这个基础设施,剩下来就能看如何优化,能够优化的前提就是根据不同场景下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策略,根据确认好的策略通过能管管理平台进行实现,例如根据最大新能源消纳的需求策略,如何控制风、光、储或者冷、热、电这些能源设施,根据需求策略定出的曲线,利用控制手段响应拟定的目标曲线,并形成在一个尽可能小的区间内浮动的的用能曲线;三是具备了曲线的响应能力,就可以考虑如何对能源设施进行运营,在未来电力现货市场中,通过控制能源基础设施,在现货市场中的能量市场或者容量市场尽可能的实现增值收益,降低用能成本,这就是能源运营的发展趋势。
如果要面对接下来的电力现货市场下的能源运营,就需要做好三个预测和一个基础设施,三个预测主要就是发电量预测,用户负荷的预测,以及未来价格的预测,基础设施就是对于综合能源内柔性负荷的控制能力。基于精细化、更高效的、更准确的控制能力,再配合上述做出来的越来越准确的预测,二者有效的结合,就可以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接下来在同行里面就会有更强的竞争力。
中鑫新能源是苏州工业园区首家以新能源业务为主的国有控股企业,目前,中鑫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落地规模达到1个GW,用户侧储能项目落地近200MW,在园区不仅做了首个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项目项目(俗称“隔墙售电”项目),在园区范围内还拥有诸多能源站、能源托管、售电、照明、空压和空调节能技改等综合能源新的分布式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