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清光伏正在做一个横向产业的布局,从光伏产业制造,未来还将布局储能、氢能、绿色电力的市场,双碳服务、绿证服务以及运维。据史建宇介绍,2022年到2023年,中清光伏累计出货已经达到6个多GW,N型产品出货已经达到3个GW。近两年,中清光伏发展迅猛,规划七大基地,总规划产能83GW电池,39GW组件。
——江苏中清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史建宇
2023年9月19-20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联合主办的“2023年光伏新时代论坛”正式召开,会上,江苏中清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史建宇主题分享《N型TOPCon组件的发展前瞻》。
单晶PERC电池效率接近效率极限。目前产业量产效率达到23.6%,已接近理论效率极限24.5%,提升空间有限。而N型电池效率天花板更高,目前量产效率已达25.3%,实验室效率26.7%,极限效率是28.7%,行业亟需N型电池破局。
从近年发展来看,实验室数据到量产需要5年时间,5年后,TOPCon电池量产数据将达到26.7%,由于资源的日益紧缺,技术竞赛选手众多,可能提前实现。另外,电池效率每年会上涨0.3%到0.5%,从25.3%~26.7%需要3-5年,前期增长速度快,由于资本过度集中,边际收益递减的时间点可能会被人为延后,最终TOPCon电池量产效率将会接近28%。
供需关系对Topcon价格的影响
从供需关系来看,供需关系的不平衡,才是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史建宇指出,供需之战往往是需求端发起的挑战,如政策刺激市场需求、相邻生产环节的发展进度不匹配、Perc供给大于需求、TOPCon需求大于供给。”
关于未来TOPCon和PERC产品的价差问题,有望保持盈利的优势。史建宇介绍,当前TOPCon电池较PERC溢价约5分,价格优势明显;在成本方面,随着TOPCon电池效率不断提升带来的成本摊薄,及产线投资降本和材料降本,成本将逐步与P型打平,保持盈利优势;PERC受供大于求以及上市公司财报诉求的影响,价格可能会持续走低,TOPCon会跟随一定价格空间;但TOPCon不会持续跟进,供给量上不去,继续跟进意义不大;此外,央企对超额回报不是很感兴趣,同时又有项目后评价,买新不买旧。
产业链布局对产品发展的影响
从纵向产业布局和横向产业布局的价值来看,一个产品在成熟期的过程中有压缩阶段、生态阶段两个阶段。
压缩阶段,它在对产品的成本压缩,对各个环节的利润进行均衡。纵向产业链的布局有助于将上游的利润从内部向下游转移。同时由于内部是上下产业链要平衡,所以从内部机制会减弱相邻环节的供需差异。纵向产业链布局助于压缩阶段形成。
生态阶段,当产品形成了一定的形态以后,会发展到生态阶段,会产生不同产品间的生态价值即不同模块间合作产生的额外价值。商品发展阶段末期有一个阶段是定制化和去品牌化,其实光伏产品不太好去做技术定制或产品定制(受招标限制),但是生态价值可以定制,进而引发一定的选择倾向性,因此,横向产业链布局有助于生态的形成,去提供一些生态价值。
而中清光伏正在做一个横向产业的布局,从光伏产业制造,未来还将布局储能、氢能、绿色电力的市场,双碳服务、绿证服务以及运维。据史建宇介绍,2022年到2023年,中清光伏累计出货已经达到6个多GW,N型产品出货已经达到3个GW。近两年中清发展迅猛,规划七大基地,总规划产能83GW电池,39GW组件。
此外,中清光伏还有一些项目在参股经营,还会做绿色电力的运营,史建宇指出,由于现在很多地方的电网建设跟不上进度,大家只先考虑规模的问题,以后真正的注意力会转到发电量上,如何提升智能运维,这是重中之重。
客户成长对市场发展的影响
对于客户成长对市场发展的影响,史建宇指出,客户成长主要包含客户认知对品牌的影响以及电商化对市场的影响。
客户认知对品牌的影响,首先,央企正在逐步形成各自的质量标准自信,只要满足我的标准,谁的产品都可以用;其次,技术研发自信,很多央企在逐步地去自主研究电池技术,比如说国家电投、华能;最后,品牌溢价向产品质量和生态转移,原有的产品溢价不是对品牌的溢价,是对风险的规避,未来溢价空间将逐步向产品质量、材料选择、生态价值进行转移。
电商化对市场的影响,现在很多央企做电商化,把组件和原材料全部都放在电商平台进行采购,第一个是政治发展方向,主要是为了符合数字化发展、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诉求;第二个是央企在对电商化这一块,供应链会有盈利,发挥央企集采特性,价格压低,还有央企内部财务公司商票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点,我们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市场经济,私有制为辅,但光伏制造企业基本上是私有制经济主体,价格一旦出现超限的市场经济走势,国家较难调控。如果央企电商化以中介的身份介入,体制内的规则有可能对市场经济的超限表现发挥干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