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大学尖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冈田至崇开发的中间能带方式量子点太阳能电池,72倍聚光时的单元转换效率达到了26.8%。以前这种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最高纪录是在1000倍聚光时达到21.2%。冈田教授开发的电池单元的开路电压为2.05V,短路电流密度为1193.3mA/cm2,填充因子为78.8%。这些是UL台湾实验室使用5mm见方的单元测得的数据。冈田教授此次采用了新构造,可在提高转换效率的同时抑制聚光时的发热。与化合物多接合太阳能电池等相比,中间能带方式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的优点是电流量大,但电流量大会导致发热量增大,因此存在提高聚光倍率时输出功

首页 > 光伏组件 > 太阳能电池 > 技术 > 正文

日本东大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的单元转换效率达到26.8%

2014-06-27 14:00 来源:PV-Tech 

日本东京大学尖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冈田至崇开发的中间能带方式量子点太阳能电池,72倍聚光时的单元转换效率达到了26.8%。以前这种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最高纪录是在1000倍聚光时达到21.2%。

冈田教授开发的电池单元的开路电压为2.05V,短路电流密度为1193.3mA/cm2,填充因子为78.8%。这些是UL台湾实验室使用5mm见方的单元测得的数据。

冈田教授此次采用了新构造,可在提高转换效率的同时抑制聚光时的发热。与化合物多接合太阳能电池等相比,中间能带方式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的优点是电流量大,但电流量大会导致发热量增大,因此存在提高聚光倍率时输出功率会降低的问题。

于是,冈田教授这次在量子点层上形成了InGaP层,用来吸收过去射入量子点周围的GaAs的部分光。由于量子点层与InGaP层是串联的,因此能减小电流量,提高电压。

今后,冈田教授打算提高聚光倍率,以确认发热的影响是否减小。

原标题:日本东大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的单元转换效率达到26.8%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