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署6月20日发布的一则名为“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结果”的公告显示: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审计署对2011年、2012年中央财政本级和转移支付给广东、安徽等18个省份的节能环保类“三款科目”资金(即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三个款级科目资金)进行了审计,涉及5044个项目、621.09亿元资金。本次审计发现,有348个项目单位挤占挪用、虚报冒领“三款科目”资金16.17亿元,占延伸审计资金额的2.6%。其中,8个金太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关于“金太阳”骗补之说

2013-08-06 10:13 来源: 《光伏产业观察》杂志 

国家审计署6月20日发布的一则名为“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结果”的公告显示: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审计署对2011年、2012年中央财政本级和转移支付给广东、安徽等18个省份的节能环保类“三款科目”资金(即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三个款级科目资金)进行了审计,涉及5044个项目、621.09亿元资金。本次审计发现,有348个项目单位挤占挪用、虚报冒领“三款科目”资金16.17亿元,占延伸审计资金额的2.6%。其中,8个金太阳工程项目违规使用资金2.07亿元,占总违规资金的12.8%。由此,曾备受中国光伏业推崇的“金太阳工程”遭到社会各界的诟病。

金太阳项目陷“骗补门”

审计署公告显示,金太阳工程项目在348个违规项目中违规使用资金规模最大。如,安徽省中电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龙子湖工业园区用户侧并网非晶硅光伏发电项目,通过不实申报材料,违规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926万元,金额最大;8个金太阳工程违规项目中,有6个违规使用资金均超过2000万元。而除金太阳工程项目之外的其余340个违规项目中,违规使用资金超过2000万元仅有4个,大多数项目违规使用资金都在1000万元以下。根据审计报告计算,参与此次审计的金太阳工程项目资金共81.49亿元,涉及239.37兆瓦装机规模。而违规的8个金太阳工程项目总规模为64.298兆瓦,占被抽查总装机规模的29%。

几乎是第一时间,公告中8个违规项目之一的建设方广东汉能就“多报建设规模和装机容量,违规获得中央财政金太阳补助资金2637.25万元”一事,发布声明。声明称:广东汉能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被列入金太阳工程2012年第一批目录,并获核准。该公司称,2012年11月,该项目首批补贴资金3850万元拨付至广东省河源市财政局与广东汉能的共管账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受厂区屋顶安装、铺设等条件限制,广东汉能厂区实际完成了5.18兆瓦并已并网发电。审计报告显示,审计指出后,广东汉能已将上述资金全部归还原资金渠道。

随后,安徽中电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其负责人公开表示,2011年,因与龙子湖工业园区的部分企业没有谈好条件,企业不愿意安装非晶硅光伏,导致安装面积达不到补贴标准,与当初申报的12兆瓦相差近一半的缺口。但在2012年,该公司用自己工厂安装的发电项目填补了空缺量。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某专家也向媒体表示了,在金太阳工程中,由于申报时间紧张,企业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往往做得不充分,这就导致了很多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与原上报情况不符。

不过,一些媒体并不买账,“光伏补贴项目沦为骗补盛宴”、“骗补零风险白骗谁不骗”、“金太阳陷骗补门遭下课”一类的报道铺天盖地。“金太阳”--曾经带给光伏业无限希望的标志,如今成了被众人推到了风口浪尖的破船。

“骗补”因规则不完善

2009年,“金太阳示范工程”带着“推动中国光伏发电项目发展”的重任应运而生。对于当时银行不疼,投资不爱的光伏企业来说,“金太阳”的补贴政策无疑就是大家的救命稻草。资料显示,至今共有900多个项目被列入补贴的名单中,对这些项目的补贴超过了200亿元。“金太阳”补贴会达到申报项目总投资50%的资金,而这50%的资金在项目投建前一般就会预支其中的70%,剩余30%在完工后支付。“现金补贴”、“总投资的50%”、“提前预支”,这就是金太阳补贴的魅力。同时,过于宽松的补贴环境让很多企业开始急功近利,为“骗补”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有专家相信,监管不到位和查处惩罚力度不强,是产生骗补现象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不止是光伏产业,在其他补贴产业也不难发现骗补现象。审计署同时发布的公告就显示,包括格力、格兰仕、美的、TCL等8家家电企业,骗取国家节能补贴共计9061.84万元。

这类长期补贴的问题,不仅诱惑企业铤而走险,而且也未必能实现振兴产业的目的。从本质上讲,政府补贴就是对市场的干预。而这种干预的理由,往往是因为产业存在正的外部性,有利于整体的和长远的社会利益,但不能通过现有的市场机制得到应有的体现。比如,光伏产业有利于环保,是未来新能源方向,政府补贴可以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

但是,补贴绝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怎么补贴都行。补贴应该让企业获得正外部性的收益,但这个边界在哪里?又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补贴?补贴多长时间?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否则,就可能反而造成对产业的伤害。比如,在补贴政策之下,很可能造成市场一哄而上的投资冲动,形成产能过剩。正如当下,随着欧美反倾销调查,中国的光伏产业日子就非常难过。

度电补贴新政莫走老路

金太阳工程由于规定补贴在建设端的先天不足,所以始终伴随着骗补贴、产品低劣、工程延期等丑闻,使得拨款的几个部门陷入尴尬处境。而业内期盼已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入网方案有望在8月之前出台,这种被业内成为“度电补贴”的方式或是对目前光伏业骗补行为的一剂“对症下药”的方子。与“前端补贴”制度不同,“度电补贴”是以电价补贴的方式进行,这就意味着,企业如果不发电,将无法获得任何补贴。

国内很多光伏企业已经看到了国内光伏分布式市场的巨大前景,并为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启动做了很多调查与准备,但政策可能仅适用于示范区项目,难免让众多光伏企业感觉到政策缺乏普适性,对国内未来光伏发展心中没底。到目前,全国13个省份均确定了100兆瓦的发展目标。原则上由一个投资主体采取自发自用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投资建设,这将导致很多业主被关在门外,不仅100兆瓦规模化的发展与分布式光伏项目小而散的特性相违背,而且从风格与操作方式上都与之前出现很多问题的""金太阳""极其类似。文件规定7月10日就完成申报、7月20日公布示范区名单、7月30日开工建设,就沿袭了""金太阳""一贯仓促、粗糙的风格。

目前分布式光伏政策虽然简单、易操作,但存在国家将花更多的钱进行补贴、企业存在不当收益、缺乏社会公平等弊病。我国在工商业、大工业、公共事业单位用电的价格不尽相同,且相别较大。工商业用电电价在0.8-1.4元/度,大工业用电电价在0.6-0.8元/度,公共事业单位用电电价在0.5-0.6元/度,政府建筑、学校、医院等公共事业单位、农业用电和居民用电则只有0.3-0.5元/度。当前的补贴模式是在用户用电电价之上简单加上固定额度,存在收益不公平问题,不利于全国大范围启动。而且长达20年的补贴年限,使得项目业主在传统电力涨价预期下而获得不当收益,显然也是不合理的。届时想要保障届时政策的效果,更需要的是监管部门对“防骗补机制”的完善,以及对政策实施监管力度的加强。

或许,正如当初财政部、科技部、能源局推出的“金太阳”撕开了大型光伏电站上网的一道口子一样。如今,国家能源局推出的“分布式示范区”也为分布式光伏争取到了上网的权力。但企业要获得电网的上网许可,仍需要拿出“十八般武艺”,其能否顺利上网抑或重走“金太阳”上网的艰难老路还不得而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