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整体入冬,曾有人说泥潭中的施正荣一夜白头。而施正荣辞职半年后,无锡尚德迎来的,不是转机,而是更大的难题。对尚德集团的员工来说,如此惨淡地结束一年,还是第一次。1月18日上午,尚德电力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声明:鉴于公司2012年经营未达成既定的业绩目标,因此不能发放2012年度绩效奖金。这是对前段时间尚德员工公开信的回复,也是无锡尚德这家曾经辉煌一时的公司今天的“落寞写照”。尽管有人质疑这封没有公章也没有落款的声明是否权威,但对于一年来,同整个光伏产业一起经历浮沉的人来说,这是可预料的。1月14日,一封名为《尚德员工的共同

首页 > 光伏组件 > 其他 > 人物 > 正文

施正荣、彭小峰:这对“难兄难弟”

2013-01-31 09:49 来源:新商务周刊 

光伏行业整体入冬,曾有人说泥潭中的施正荣一夜白头。而施正荣辞职半年后,无锡尚德迎来的,不是转机,而是更大的难题。

对尚德集团的员工来说,如此惨淡地结束一年,还是第一次。1月18日上午,尚德电力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声明:鉴于公司2012年经营未达成既定的业绩目标,因此不能发放2012年度绩效奖金。这是对前段时间尚德员工公开信的回复,也是无锡尚德这家曾经辉煌一时的公司今天的“落寞写照”。

尽管有人质疑这封没有公章也没有落款的声明是否权威,但对于一年来,同整个光伏产业一起经历浮沉的人来说,这是可预料的。

1月14日,一封名为《尚德员工的共同呼吁:开除CEO金纬》的公开信在各大论坛流传,这封长达近6,000字的公开信将矛头直指尚德公司现任CEO金纬:没有光伏产业和技术的专业背景;执掌尚德不足半年便辞退员工数千人;与当地政府和银行关系降至冰点;涉嫌试图让子公司无锡尚德破产,从而将债务和员工包袱甩给当地政府。

而这封公开信里提到的另一关键人物——原CEO施正荣,则成了金纬“力谋上位”过程中的牺牲品。此时距离施正荣辞职,已有近半年。2012年8月15日,尚德电力发布公告,宣布施正荣博士担任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战略官,不再任CEO一职,由CFO金纬接任CEO。

尚德电力成立于2001年,由施正荣一手创造,这家公司历经荣耀:2005年即挺进光伏行业世界五强;当年年底,成为中国第一个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市场上市的民营公司;2010年,美国建厂;2011年,进入日本市场。像一场喜极而悲的梦。从2011年开始,光伏行业突遇寒冬,而作为昔日泰斗的尚德,也在一夜之间风雨交加:过度扩张、管理混乱、决策失误频出、批评声音四起,内忧外患。

四面受力

在2008年之前,施正荣所带领的尚德电力,发展得都还算顺畅。直到金融危机袭来,对主要依靠外国市场的光伏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市场需求持续萎缩,硅料价格暴跌。

当年第四季度,作为行业老大的尚德单季净亏损6,590万美元,2009年3月,尚德股价下跌至5.34美元,而2007年12月股价最高时曾达85.16美元。这次危机让光伏产业问题初显:连年投资过热,各地方政府都对行业抱有极大热情,市场的泡沫越吹越大。

2011年,光伏行业再次渐入萧条,前一年“大干快上”的结果显现:行业毛利润由30%降至不足10%。下半年,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双反”,美国惩罚性进口关税使得企业利润大幅缩水,施正荣仍选择逆市扩张,增加出口量。对尚德来说,连年的大肆扩张所带来是巨大的财务压力。据《中国企业家》的一篇报道,仅在2011年,尚德就将光伏产能从1.8GW扩大到2.4GW,而增加的0.6GW相当于国内2010年光伏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

根据美国投资机构MaximGroup发布的研究报告,截止到2012年3月31日,尚德的负债总额已达35.75亿美元,仅次于当时已经接近破产的江西赛维。8月,尚德负债率已经高达81.8%。投资者发现,如果不能获得周转资金,尚德将在下一财季因15.74亿美元的短期债务到期而陷入无力偿债的危局。

行业萎缩、产能过剩、债务缠身,不久之后,施正荣遭到了任职CEO期间的最后一记重创,源自环球太阳能基金(GSF)。

2010年5月,GSF获得5.542亿欧元的贷款用于投资欧洲光伏电站,贷款人为国开行,尚德为此提供了担保;同时,GSF资本又向尚德提供了反担保,以其拥有的5.6亿欧元的德国政府债券。GSF是尚德、施正荣以及GSF资本投资的公司,三方分别持股80%、10%和10%。直到2012年,GSF都一直是施正荣的“得意之作”。

2012年7月30日,尚德发布公告称,卷入一场涉及金额高达5.6亿欧元(约45亿元人民币)的欺诈案。外聘顾问在为尚德潜在资产出售做尽职调查时发现,GSF资本用以为尚德提供反担保的5.6亿欧元德国政府券“可能不存在”,这意味着,尚德很可能受到了子公司合作伙伴的欺骗。

一时间猜测声四起,股价连日大跌。十余天后,施正荣辞去CEO一职。

科学家的失误

作为创始人,施正荣伴随了尚德由无到有、从小变大,再由世界第一到数度被传破产。2001年时,施正荣携妻儿回国创业,成为一名学者型的企业家。无锡政府对施正荣项目的看重远远超乎意料。在无人投资的情况下,无锡政府出面为施正荣寻求资金,用类似行政命令的方式,让当地8家国企凑了600万美元入股尚德(也有一说是650万美元),施正荣得以起步。而此后尚德的发展,也一直和当地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2004年底,8家国企又在当地政府示意下套现退出,为尚德进一步发展铺路。

2005年,尚德赴美上市,随即,施正荣以22.44亿美元身价成为当时的中国首富,在当时的外界和无锡政府眼中,这是个不断创造神话的人。

落日的余晖没去之时,众人的眼光落在了施正荣的另一面。

和施正荣接触过的人,尤其是他手下的员工,都会觉得他更像一个科学家,而非一个成熟的企业家,而施正荣本人,也更喜欢别人称他博士。

尚德上市之后,施正荣迎来了他最有钱的日子。他想把尚德打造成自己心中的样子:35岁左右的中年男子,高大、英俊、强壮、有责任感、开放且充满活力。为了这个形象,施正荣在企业营销上投入了巨额:尚德电力总部有全球最大的光电幕墙,全球寻找“完美的理想人才”,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活动上的支出,一年近6,000万元。

在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上,施正荣又接连失误。最著名的一次是2006年,他不顾反对声音,与MEMC签订期限长达十年、总金额60多亿美元的采购合同。之后,暴跌的多晶硅价格让尚德以2.12亿美元的高昂代价终止此项合约。

施正荣曾对记者表示:“困难的时候,找领导多一些”。国内的光伏企业走到今天,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一直难舍难分。对地方政府来说,光伏产业投入大、GDP产出高、并带有环保节能色彩的新兴产业意味政绩,支持之余,为了更好的业绩,也将企业推入快速扩张的道路。

墙倒众人推

施正荣卸任尚德电力CEO之后,继续担任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战略官,与以往相比,他沉默了许多。

接下来的时间,是新任CEO金纬的。初上任时,就有媒体理出金纬在高级财务管理方面的履历:干了一辈子CFO,经历过两次大危机。1999年,遇到东南亚金融危机;在美国迪士尼一家下属公司做CFO时,娱乐业又遭受“9•11事件”重创。

面对自己要处理的第三次危机,金纬的方式是大刀阔斧:大规模裁员和减少产出,从行业老大的位置退下来;精简管理层,降低运营成本。

2012年9月,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美元的尚德收到来自纽交所的退市警告,为了保全上市的尚德电力,金纬提出让背负大量中资银行债务的子公司无锡尚德破产的提议。这种断臂求生的做法让无锡当地政府难以接受,对创始人施正荣来说,也是一个“下策”:让无锡尚德破产虽然能解决债务问题,但他本人在国内的私人公司将会失去银行和地方政府的支持。

早在2012年10月,《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中就曾提到,董事长施正荣和被外资基金扶上位的新任CEO金纬之间,逐渐产生了嫌隙,并逐渐扩大至高层站队。

事实上,不管谁当掌门人,摆在尚德面前的,都是一场庞大难解的困境:今年3月,高达5.7亿美元的可转债即将到期,以尚德目前的财务状况,实在难以偿还;5月前后,欧盟双反将有初裁定论,这又意味着另外一场灾难的可能发生。不仅是尚德电力,国内的整个光伏产业,都面临着恐惧和茫然。

而近日,于2011年9月爆发的“尚德诈捐”事件也有了新的定论。在当时,中国版权协会教育委员会原秘书长罗凡华向国家税务总局举报称,无锡尚德涉嫌虚假捐赠获取免税发票抵税。1月26日,无锡税务部门定性尚德漏税,总计556.7万元;同一时间,北京市东城区国税局也查处了尚德在京关联公司北京中育未来公司漏税43万元的案件。

之后,海外投资者在美国发起诉讼,指控施正荣及其他高管为了其于2006年创立的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而掏空尚德电力。与此同时,股民还指控公司高管为实现自身利益挪用公司高达16.8亿美元投资资金,资金用途包括给施正荣个人公司提供无息贷款等。尽管辞职,施正荣的日子过得并不平静。

“难兄难弟”彭小峰

2012年11月5日,江西赛维LDK宣布,任命佟兴雪为首席执行官,立即生效。彭小峰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这是一直处于资金链紧绷状态下,赛维寻求空间的尝试。创始人并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彭小峰表示:“鉴于具有挑战性的市场环境还在持续,我已经决定我可以通过指导赛维LDK战略方向、发展伙伴和其他主要关系来更好的服务公司。我相信,在其任职赛维LDK期间,佟兴雪已经具有了丰富的运营经验,这是当CEO非常重要的一点,并确保顺利交接。我们相信,通过主席及行政总裁的角色分开,以及通过将具有丰富经验的成员加入到董事会,将会加强我们公司的治理和更好的公司地位。”

2009年,彭小峰成了胡润百富榜跌幅最“惨”的富豪,身家由2007年的400亿元跌至2009年的55亿元,股价“缩水”是直接导火索。时至今日,江西赛维和无锡尚德正如一对儿难兄难弟,一起辉煌,一起危机,一起“被迫辞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