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2012年是世界末日,然而对于我们来说世界末日没有真的来临,但2013年对尚德来说却是世界末日。
刚摆脱退市阴影的尚德电力,又陷入内部人事矛盾的纷争。
1月15日,尚德电力宣布继续在纽交所上市的资格,几乎同一时间,一封要求公司CEO兼CFO金纬“下课”的公开信,将创始人施正荣和职业经理人的矛盾公开化。
尚德电力发言人龚学进对记者称,“公司正在对这件事和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
风波再起
金纬没有想到会被要求“下课”,署名尚德员工的公开信称,一个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外国人(指金纬),“正在拖垮尚德”。
公开信中主要提出三点质疑:一是代表海外投资人利益的金纬,上任后大权独揽,将创始人施正荣逼入困境;二是对政府、银行、供应商的态度傲慢,计划将无锡尚德破产,以保全上市公司尚德电力;三是由于金纬的价格决策,导致尚德国内市场份额从30%缩水为10%以下,并且在尚德最困难的时候,金纬一边缩减产能,关闭工厂、裁减员工,一面向董事会申请将自己的年薪上涨20%,接近500万元。
对于上述质疑,记者向尚德发言人龚学进求证,龚学进称,“公司正在对这件事和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而金纬和施正荣均未对公开信内容予以置评。
业内人士指出,这一事件意味着创始人团队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争斗已经公开化。
去年8月,尚德电力欲出售海外资产GSF基金,缓解资金压力,在外聘的财务调查中发现,一项由尚德向国开行提供的5.6亿欧元的反担保资产是不存在的,因涉嫌欺诈,出售一事被紧急叫停,尚德由此陷入破产和信用崩塌边缘。
据公开信称,是金玮主持审计了GSF的担保事件并对外界进行了披露,使得此事公之于众,并给尚德造成了致命打击。而金纬又以“帮助将股价搞上去”说服了施正荣。但是,卸任CEO后的施正荣,仍希望积极参与公司的经营,将自己的董事长一职,更改为执行董事长。
金纬上任后开展的系列工作,触及了原有高管层的利益,解聘了一些施正荣的旧部,并将后来担任CFO的丁怀安调职为临时CFO,此后已是CEO的金纬又兼任CEO职务。金纬还裁撤了时任COO的AndrewBebee、欧洲尚德总裁JerryStokes、美国尚德总裁JohnLefebvre,还将国内事业部并入APMEA(亚太、中东和非洲市场)区,同时,自己担任APMEA区负责人。“金纬以审计国内部负责人雷霆为名,威胁其不干净,将国内事业部裁员50%以上,加上价格决策失误,导致国内市场份额由原先的30%降为10%。”
此外,公开信还称,金纬为了保全上市公司尚德电力,试图将子公司无锡尚德破产,巨额债务扔给无锡政府,而其也试图利用在董事会的地位和CEO、CFO的职位,让施正荣出局。
资料显示,2011年,尚德电力的总资产约为283亿元人民币,无锡尚德的总资产为197.69亿元;同年,尚德电力的负债总额为223.7亿元,无锡尚德则为147.6亿元。
来自江苏省政府的人士称,政府在获悉此方案后非常震怒,因为“尚德已经成为无锡的一张名片,没有无锡政府就没有尚德。”
业内人士认为,就公开信内容来看,这封信很可能为高管爆料,因内容谈及了普通员工不会知道的太多信息。但截至发稿,尚德官方并未对公开信内容作出澄清。
尚德CEO金纬的事情还没有得到平息,另一重要人物施正荣又出现了新的危机。
施正荣被质疑非法关联交易
1月23日,有媒体“曝光”了有关尚德创始人——施正荣可能涉嫌的一系列非法关联交易。
对于今天的尚德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火上浇油”的消息,以至于尚德电力副总裁龚学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表示:“我们不想就此作出回应。此前这类消息已在坊间甚嚣尘上,但若确凿,司法机关便早该介入调查。”
此外,龚学进还向记者表示,“关于即将到期的巨额债务危机,尚德和各界同仁都在努力化解,相信很快便可有消息公布”。
在上述那篇被广泛转载的报道中,施正荣的个人财富被描绘为“足以再造一个尚德”。而这或达“数十亿美元”的财富,则是由施正荣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腾挪,从自己一手创立的尚德电力中“窃取”而来。
据报道,2011年5月才正式宣布成为尚德关联方的——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施正荣个人控制的家族信托—D&M科技收购了亚洲硅业91.3%的股权),其实此前一直被施正荣所实际控制。
在这家2006年注册,由亚洲硅业有限公司(BVI)和青海省新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分别出资4750万美元(占95%股份)、250万美元(占5%股份)成立的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中,不仅几位董事会成员均与施正荣过从甚密,且经媒体调查、推测,曾任亚洲硅业有限公司(BVI)董事的施正荣、张唯(施正荣之妻)从一开始便已参与到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的创立当中,只不过,他们一直隐匿于亚洲硅业由“自己人”组成的董事会背后,从而便于开展从尚德电力到亚洲硅业的“利益输送”。
作为佐证,报道指出,2007年1月,亚洲硅业成立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曾获得了来自尚德的大单——一份期限长达16年,涉及15亿美元的高纯度多晶硅材料采购合约。但事实上,直到2008年12月31日,亚洲硅业的第一炉多晶硅才正式出炉。
而2011年底,在尚德已陷入光伏危局、负债率高达79%、短期借债达15.73亿美元之时,作为尚德的上游供应商,亚洲硅业资产负债率却仅为36.7%,短期借债为0元,得以独善其身。
此外,除“亚洲硅业”外,报道中还列举了不少有关施正荣及其亲属涉嫌利益输送、非法关联交易的“罪证”。
对于报道,龚学进虽然表示“不作回应”,却也向记者一再重申,“这些都是长期的合作伙伴,绝非关联交易”。
尚德在美国被起诉
近日,有投资者将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及高管诉至了美国法院,律师告诉记者,美国法院已立案,如果投资者损失额在数万以上便可以参加此次集体诉讼。
据介绍,诉状指控CEO施正荣及其他高管为了其于2006年创立的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而掏空了尚德电力。股民还指控公司高管为实现自身利益挪用公司高达16.8亿美元投资资金,资金用途包括给施正荣个人公司提供无息贷款等。
与此同时,另外一场集体诉讼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去年7月份,尚德电力被曝涉嫌卷入反担保骗局,目前此诉讼案已经确定了首席原告,如果尚德电力未提出动议撤销此案,案件将进入后期审理过程。
尚德被指控“漏税”
屋漏偏逢连夜雨。几乎与施正荣和尚在他掌控下的无锡尚德在美国被投资人起诉同步,无锡市国税局已经认定无锡尚德存在“漏缴税款”行为,并与北京市国税局联动,追缴无锡尚德和其在京关联公司的税款。
无锡尚德“漏税”事发于2011年9月爆发的“尚德诈捐”事件。其时,中国版权协会教育委员会原秘书长罗凡华向国家税务总局举报称,无锡尚德涉嫌虚假捐赠获取免税发票抵税。此后,有关部门展开调查,截至记者发稿时,无锡税务部门已经定性尚德漏税,总计556.7万元,与此同时,北京市东城区国税局也查处了尚德在京关联公司北京中育未来公司漏税43万元的案件。
就在被追缴漏税税款的同时,海外投资者在美国发起诉讼,起诉施正荣及其高管团队“掏空尚德电力、对关联公司亚洲硅业进行利益输送以及挪用16.8亿美元公司投资”等,与诈捐连带的漏税相近,一系列涉及“诚信”的诉讼,让施正荣和尚在他治下的无锡尚德的商业信用,似乎走到了沦陷的边缘。
两地联动认定尚德漏税
日前,记者从无锡市国税局获悉,针对该举报的相关核查已于2012年末结束,并对无锡尚德追缴税款556.7万元,但该金额是否包含滞纳金、罚款,国税部门并未透露。而北京市东城区国税局则对中育未来追缴税款43万元,该金额主要为捐赠器材被私下售出未纳税所致。
2011年9月,罗凡华向国家税务总局举报称,无锡尚德涉嫌虚假捐赠获取免税发票抵税。此后,有关部门就此展开调查,但一直未有正式结论。至2012年12月,有关部门对无锡尚德“诈捐”的调查正式结束,并认定了“无锡尚德以诈捐方式逃漏税款”的调查结论。
至此,尚德诈捐事件告结。但两家企业及中华慈善总会是否会因此接受进一步惩处,记者联系国税、民政部门,对方未予答复。
“这件事的细节需要请示领导,再决定是否可以透露给媒体。”1月25日,无锡市国税局稽查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罗凡华举报后,北京、无锡两地国税部门配合,在 2012年末完成核查工作,无锡尚德则于2013年1月初缴纳了556.7万元。该工作人员同时透露,无锡国税并未给举报人罗凡华奖励,但北京国税会对其举报予以奖励。
记者就慈善事件等问题,向时任尚德副总裁解晓南求证,但其以不清楚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记者了解到,在诈捐案中,无锡尚德通过中华慈善总会捐给赛事的器材,事实上并不直接抵达受捐学校,而是要先由赛事主办单位接收,此后再在赛事结束后发往学校。
而赛事主办单位实际为北京中育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尚未接收到无锡尚德捐赠的情况下,即向中华慈善总会出具收到捐赠产品的确认书,而慈善总会在未核实情况下,向无锡尚德开具捐赠发票。
国资“收编”或是唯一出路
“但现下,相较这些‘丑闻’,人们更该关心则是这一中国光伏产业‘龙头’的生命如何得以延续,毕竟作为一家公众公司,尚德早已不归属于某个人,且作为中国光伏业曾经的‘象征’,他仍在业界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拥有相当‘逆转’的实力”,该分析师补充道。
除列举“罪证”外,报道还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话称,未来,无锡国联集团可能将以财务投资者的身份接盘无锡尚德,以解尚德电力5.75亿美元可转债到期的燃眉之急。“现在国联集团已经组成工作服务小组进入尚德办公,各大银行债权人也进驻尚德以寻找更好的拯救尚德方案。”该知情人士称。
公开资料显示,无锡国联集团系无锡市人民政府出资设立并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资格的国有独资企业集团。至2011年底,集团拥有全资控股企业75家,总资产426.3亿元,净资产143.7亿元,管理的金融资产总规模达1424亿元。
对于尚德的未来,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尚德盈利能力、营收状况短期内难有好转,‘80%以上的负债率,以及即将于3月到期的 5.75亿美元的可转债’极有可能成为压垮尚德的最后一根稻草,面对此种情况,公司除了整顿管理层外,被国资‘收编’或是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