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2023年光伏产业逐渐进入寒冬,海源复材经营压力不断增大,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的30.57%飙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57.38%。...2023年,随着topcon商业进行加快,海源复材调整策略,将原本二期规划建设的3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提前,与一期项目同步建设,试图抢占topcon技术高地的红利。
详情点击企业篇光伏战场硝烟起,家电巨头生死角逐从“双碳”目标的号角吹响,到光伏行业寒冬下的市场洗牌,格力、tcl、创维、美的、海尔、康佳等历经家电行业数轮迭代的“卷王”,在光伏行业周期中跨界突围。...加快渤中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国华hg14海上光伏1000mw、辉阳渔光互补、通威渔光一体(二期)等重点项目,力争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220
从“双碳”目标的号角吹响,到光伏行业寒冬下的市场洗牌,格力、tcl、创维、美的、海尔、康佳等历经家电行业数轮迭代的“卷王”,在光伏行业周期中跨界突围。...此外,创维在深圳投建的智慧产业园一期2026 年底投产、二期 2027年中投入使用,达产后组件产能将达5gw。逆变器方面,创维新能源二期厂房扩容后,产能提至6gw,产品覆盖户用、工商业等全系列逆变器。
目标在2025年实现向新破局,寒冬突围。...公司新能源材料业务保持全球市占率第一,受产品价格下跌及存货处理影响,自二季度初出现毛利亏损,并加速进入现金成本亏损阶段;新能源电池组件业务相对竞争力不足,在行业周期底部进一步拖累经营业绩;此外,公司海外子公司maxeon正处于经营转型期,
2022年10月,亿晶光电滁州一期10gw高效n型topcon光伏电池项目动工,计划2023年6月投产。...在这一时期,亿晶光电陆续出清156-158.75mm小尺寸老旧产能,有序扩张新产能,全面兼容210mm及以下规格产品。
转型遇上寒冬,对泉为科技而言,前路迷茫能否绝处逢生?值得一提的是,在光伏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hjt企业正抱团...2023年12月,泉为科技120亿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生产基地落户宿州市泗县,涵盖产业链多个制造环节,一期建设5gw异质结组件5gw超薄硅片切片;二期建设5gw异质结电池片及2gw生产光伏硅片吸杂工艺产线和
35个光伏项目延期在这场来势汹汹的 “光伏寒冬” 之下,对于那些正在推进的项目而言,盲目的扩张只会让企业陷入更深的财务危机,延缓项目成为当下企业理性思考后的选择。...其中,大全能源投资的10万吨硅料,赛能硅业建设的10万吨顺粒硅一期2万吨项目开始延期;京运通乐山22gw硅棒、切片项目延期至2024年底投产;德宸新能源、亿晶光电等企业投资的共计46.5gw电池、组件项目均放缓半年以上
而根据最新进展,2023年12月,皇氏绿能一期13gw topcon电池片项目首批设备进场,目前尚无更多进展消息传出,签署的长单也因此悬而未决。...光伏寒冬 再生波澜随着光伏行业进入新的周期,当前的光伏行业深陷产能过剩泥沼,产业链价格暴跌,曾经看似稳固的长单体系弊端也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逐渐显现。毁约现象已悄然浮现。
当前,硅料市场的平均售价已跌破生产企业的现金成本,后入局的丽豪清能能否穿越寒冬,前三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此举或与其宜宾二期项目推进有关。随着四季度枯水期到来,四川的电价将从0.4元/kwh涨至0.57元/kwh,多家企业计划减产,在此情况下,宜宾二期项目或暂缓开工。
当年11月,和光同程四川宜宾一期16gw电池项目...同样扑朔迷离的还有丽豪清能宜宾多晶硅一期的实际进展,按规划该项目应于今年8月投产,但目前未见相关报道。
综合背后原因,产能阶段性供需失衡导致的价格战,以及海外市场贸易壁垒的加剧,共同构成了这场行业寒冬的双重打击。...随着时间迈入8月,也意味着光伏上市公司2024年中期业绩预告基本披露结束,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数据出炉,归母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的预期亏损却依旧让人心痛不已。
伴随光伏周期性寒冬到来,轰轰烈烈的扩产大潮开始“刹车”,光伏扩产、投产步伐大幅放缓,企业投资热情明显减弱。...鸿新新能源20gw高效n型单晶硅棒、14gw单晶硅片二期项目投产。宜宾高测项目一期(25gw)首刀硅片下线。6月30日,云南宇泽新能源20gw单晶硅拉棒项目二期建成投产。
对此,每一个光伏企业都在寻找穿越寒冬的路径。“中国光伏企业使命感很强,韧性也很强。”得益于先进技术产品优势和出海新航道的开辟,正泰新能似乎已经找到平稳度过这场寒冬的赛道。...如果其他产业低谷期是3到4年,光伏行业可能是一年到一年半,但这条路会比其他行业更加痛苦,因为短期内走出低谷,必然会面临激烈的竞争以及产能快速的出清,这对一些存量资产大的企业会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行业寒冬之下,为何仍有资金源源不断流向光伏行业呢?...9月28日,位于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和光同程光伏科技(宜宾)有限公司一期项目首片太阳能电池片正式下线。11月3日,和光同程一期高效晶硅电池项目投产暨二期项目启动仪式在四川宜宾举行。
项目未落地,行业寒冬悄然来到。2024年行业已有“寒意”,包括沐邦高科在内,已经有5家上市公司宣布终止扩产项目,洗牌的大幕徐徐拉开...2024年开年,沐邦高科重开启了更猛烈的扩产规划,拟投约70亿元,分两期建设10gw n型电池片+10gw切片项目。
1月3日,山煤国际发布关于终止高效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产业化一期3gw项目的公告。...然而,对于光伏行业而言,寒冬仍旧未能远去,有关项目终止、暂缓、延期甚至停产的消息络绎不绝。疯狂扩产“降温”相比前两年的疯狂扩产,当下则是项目终止、延期的消息不断刺激着业内外人士的神经。
与光伏产业链“寒冬”相对的,设备企业的日子更为好过些。订单持续“淘金先富卖铲人”,这对于处于技术迭代关键期的光伏行业,表现尤为明显。
另一方面,公司销售团队根据市场动向,迅速制定特殊时期销售&接单策略,梳理在手订单,合理安排产品交期,确保第一时间满足客户项目需求。...作为企业,我们要做的是练好内功的同时,与战略核心客户继续维持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最终共同度过寒冬。”于明说。面对持续发酵的“产能过剩”问题,于明认为,先进的n型产能并不过剩。
尽管光伏前十月贡献了超142gw的新增装机,但对于部分光伏制造企业而言,寒冬似乎已经笼罩。...从上游来看,大全能源此前宣布将原定于今年底投产的全资子公司二期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延期至2024年二季度。而与项目延期相比,部分跨界企业更是暂缓项目融资甚至直接退出光伏业务。
如硅料巨头大全能源,受市场环境、供需关系等客观因素以及公司实际建设进度的影响,决定将包头二期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4年第二季度。...然而,对于行业“寒冬”,中国光伏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在公开会议上表示,过度关注行业短期波动,而忽略了长期的确定性,当下的波动、优胜劣汰、去伪存真加速产业出清,实际上对于技术进步、降本增效极为有利。
从“拥硅为王”到成交陷停滞,硅料从光伏产业链利润最丰厚的环节,到如今价格雪崩,新一轮大洗牌已然来临,寒冬已至,企业如何渡过低谷,光伏产业链又将受到哪些影响?...近期,大全能源宣布将原定于今年底投产的全资子公司二期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延期至2024年二季度。
全力保供确保寒冬温暖如春四季度进入冬季取暖期后,煤炭、电力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国家能源集团为备战迎峰度冬将采取哪些举措,继续筑牢能源安全防线?...参与申报的2项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研发创新平台(国家能源工控系统和信息安全研发中心、国家能源灵活智能发电技术研发中心)和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低碳智能燃煤发电与超净排放全国重点实验室)均获准进入建设期。
李磊回忆,尽管“反补”形式让自己损失部分利润,但却换来了更多客户,这也是自己能够平安渡过“5·31寒冬期”的主要原因。...湖北昕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李磊2016年左右,随着光伏系统成本快速下降以及补贴优势加持,我国分布式光伏开始进入爆发期,企业争相涌入,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但汉能终究没有熬过寒冬,2019年汉能拖欠员工工资、社保等消息扑面而来,陷入资金链断裂危机。...但没想到所需要的投资这么多,行业培育期这么长。”在2019年的一场采访中,李河君倒出了心中感慨。
在后续主变冲击合闸试验后,升压站35kv设备、集电线路、光伏区箱变和逆变器逐次带电,发出兰坪华电公司风光项目中的首度“绿电”,为2022年寒冬再添华电暖意。...12月28日,可门三期煤电项目主体工程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