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发布2024年度数据成果。报告显示,双轴跟踪支架在三年实证周期内发电量最高,且跟踪支架在电价高峰时段发电更优。该报告数据结果与维旺光电核心产品的技术特性高度契合,为维旺光电长期坚持的跟踪支架技术路线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支撑。


实证数据验证 跟踪支架优势突出
本次报告发布的是大庆基地第三个完整年度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成果,同步对比2022年及2023年运行数据展开分析解读。支架部分实证结果显示,三年发电量趋势基本一致,均为双轴支架发电量最高,其次是垂直单轴支架、斜单轴支架(25°倾角)、平单轴(10°倾角)、斜单轴(15°倾角)、全维支架,三年平均值分别较固定支架(45°倾角)高24.58%、19.14%、17.65%、15.90%、12.28%和12.21%。
同时,跟踪支架在当地高峰时段发电更优,其中平单轴(10°倾角)支架最高,达到51.75万千瓦时,其次为平单轴49.47万千瓦时,双轴49.32万千瓦时,斜单轴支架46.76万千瓦时,全维支架46.74万千瓦时,分别较同期固定支架高64.44%、57.2%、56.72%、48.59%及48.52%。这也表明,跟踪支架可有效弥补固定支架在电网高峰时段的输出局限性,响应电网负荷需求。

聚焦跟踪支架 构建智能化产品矩阵
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发布的2024年度数据成果,不仅强化了行业对跟踪支架经济性的认知,更从技术演进与场景适配维度印证了维旺光电的前瞻性布局。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新能源市场的日益成熟,跟踪支架相较于传统固定支架的优势愈发明显。基于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维旺光电早在几年前便启动了以智能跟踪系统为核心的产品升级战略,并持续通过软硬件端的协同优化提升跟踪系统性能。
截至当前,维旺光电已相继推出多款跟踪产品,如扬帆(Itracker 1P)、启航(Vtracker 2P)、乘风(ITracker Flex Pro)、踏浪(XTracker X2 Pro)等。扬帆和启航跟踪系统搭载自研智能跟踪算法,可匹配行业全系列组件,不仅能最大化减小阵列内的阴影遮挡,而且可提升阴雨天等高散射辐照条件下的发电量。同时,独有的结构系统也赋予了系统较强的抵御能力,能在飓风、冰雹等恶劣天气为光伏系统提供保护。乘风与踏浪系列产品则在场景使用上更加细分化,前者创新使用柔性全驱动结构,具有更强的抗风性;后者则专门针对山地、沉降区等特殊地形研发,可帮助不平坦地形电站项目实现“降本增效”。

以多元策略 适配场景、气候及地形
持续构建智能化产品矩阵的同时,维旺光电也以多元化场景策略为驱动,加速拓展应用边界。目前,维旺光电的跟踪系统已形成覆盖全地形、全气候和全场景的解决方案体系,能够满足高纬度寒带地区、低纬度热带区域、平坦荒漠、复杂山地等多样化项目需求。
以“领跑丹阳”光伏电站项目为例,为更好实现“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经济模式,维旺光电综合多种因素设计了定制化跟踪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降低桩基侧向力,方便渔船通行,并在自研智能跟踪算法和多点驱动结构的双重加持下,有效提升电站发电量和抗风稳定性,确保光伏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及“双碳”目标加速落地的背景下,跟踪支架系统的动态调峰、柔性输出适配等特性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拼图。未来,维旺光电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深化智能跟踪系统的研发与优化,拓展其在更广泛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与稳定性,助力全球光伏电站实现更高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原标题:最新国家实证数据发布!跟踪支架优势再添权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