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结构转型的叠加效应,正将光伏电站推向极端气候频发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双重挑战。传统光伏系统依赖硬件加固的被动防御模式已难以应对风险,以天合光能旗下天合跟踪为代表的行业创新,通过“AI技术+跟踪支架”的深度融合,推动光伏安全体系迈入主动避险、动态增益的2.0时代。在沙戈荒

首页 > 光伏零部件 > 光伏支架 > 企业 > 正文

AI赋能跟踪支架2.0时代:光伏电站智能避险与动态增益的双重升级

2025-04-21 13:36 来源:天合光能 

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结构转型的叠加效应,正将光伏电站推向极端气候频发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双重挑战。传统光伏系统依赖硬件加固的被动防御模式已难以应对风险,以天合光能旗下天合跟踪为代表的行业创新,通过“AI技术+跟踪支架”的深度融合,推动光伏安全体系迈入主动避险、动态增益的2.0时代。在沙戈荒大基地、高纬度、高海拔等地区的强风沙、暴雪、冰雹极端气候场景中,天合光能产品组合解决方案不仅破解了电站资产安全难题,更通过精准匹配电力市场供需曲线,重塑光伏电站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逻辑。

2.png

沙戈荒大基地:AI动态追踪破解“出力-电价”错配,抗风沙设计护航长效运营

沙戈荒地区因强风沙、极端温差和地质侵蚀,对光伏电站的设备选型、工程建设和运营都提出挑战,但以天合跟踪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正将其转化为高价值场景。针对强风沙侵蚀导致的设备损耗,天合跟踪创新设计防沙漏沙轴承系统:上半球采用球形弧面自动排沙,下半球设置导流槽加速沙粒脱落,关键部件覆盖高分子聚乙烯(POM)装甲,在零下40℃至70℃极端环境下保持25年长效运行。桩基采用“沥青密封层+混凝土固化剂”的复合防护工艺,抗侧移摩擦系数较传统方案提升30%,有效抵御沙丘流动与地基沉降。

环境制约之外,随着136号文件的发布,沙戈荒地区还面临“发电-电价”错配的收益难题。天合跟踪搭载SuperTrack智合跟踪算法通过动态追踪技术精准优化支架角度,将发电曲线向高电价时段偏移。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举办的“光伏行业2024年发展回顾与2025年形势展望研讨会” 上,国电投实证数据显示,平单轴支架较固定支架单位兆瓦发电量高5.09%。更低度电成本(LCOE)的跟踪支架将成为沙戈荒场景的性价比首选。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智能除雪抗冰雹,极寒场景下的安全与效率革命

高纬度与高海拔地区暴雪、冰雹灾害频发,传统固定支架常因积雪压损或冰雹冲击导致组件大面积损坏。近日天合光能极端气候解决方案通过“天合跟踪+极御组件”构建系统性防护方案:极御组件玻璃厚度提升25%,抗冰雹直径从常规50mm扩大至75mm,可抵御2.2米不均匀雪载;搭载AI短时气象预警的天合跟踪系统实时监测积雪厚度与风速,触发支架自动调整至避险角度或启动一键除雪指令。在冬季暴雪场景中,传统固定式系统因积雪覆盖或将导致长达三个月的发电损失,采用天合光能极端气候解决方案不仅可通过实时除雪减少电损失,也避免因积雪压损导致的支架变形风险。

极寒环境对设备可靠性与运维响应提出更严苛要求。天合跟踪采用耐低温轴承与预制化安装工艺,在零下40℃环境中仍稳定运行;天合智慧云平台集成设备健康诊断功能,极端天气前自动推送维护建议,使运维响应效率提升40%,大大降低人力成本。以美国德克萨斯州冰雹高发区的一个100MW项目为例,若采用天合光能极端气候解决方案可将年均资产损失从469万美元降低90%以上,实现避险与收益的精准平衡。

行业价值重构:从“保装机”到“保收益”的技术普惠

极端气候解决方案的核心突破,在于通过“AI预测+硬件强化”将事后损失转化为事前风险防控。行业数据显示,在沙戈荒与极寒地区,采用跟踪支架增量投资不足0.2元/W,但可避免单次灾害导致的数百万元损失;在电力市场化交易区域,其动态追踪能力使高电价时段发电占比提升10%,加权电价收益增加1.2-2.4分/度电,推动电站全生命周期收益提升。

政策层面,国家发改委《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为技术创新注入新动能。目前,天合光能的组件与跟踪支架产品均已通过UL、DNV等国际权威认证,并在40余国超100GW项目中验证可靠性。以天合跟踪为例,其累计出货量超30GW,工程解决方案覆盖沙尘、极寒、台风等严苛场景。未来,行业需建立以“技术权重”为核心的评标体系,推动场景化解决方案中抗风沙设计、智能算法等核心指标纳入招标标准,终结“低价低质”恶性循环,加速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

技术融合开启光伏高质量增长新周期

极端气候常态化与电力交易市场化,正在重塑光伏电站的投资逻辑。以天合跟踪为代表的跟踪支架2.0技术,以AI算法为中枢,在主动避险与动态增益之间找到平衡点,不仅为沙戈荒、高纬度等极端场景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更标志着光伏行业从“被动防御”迈入“主动管理”的新阶段。随着技术创新加速落地,光伏电站将真正成为“安全可控、收益可期”的优质资产,为全球能源转型与零碳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