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光伏市场,正被“抢装”的紧张氛围笼罩。
随着“430”、 “531”两个对应着新老政策执行的分界点与市场化全面入市的关键时间节点的临近,分布式光伏进入了与时间赛跑的冲刺阶段。
分布式抢装进入“倒计时”
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4月30日成为众多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生死线”。
作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规定的“新老划分”节点,以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上网模式上拥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可在 “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或 “全额上网” 中任选其一。

然而,新政实施后,上网模式迎来彻底变革。一般工商业与大型工商业分布式不再允许“全额上网”,大型工商业分布式甚至只有在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才可以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且还必须参与现货市场。这一政策调整对光伏项目投资者而言,影响堪称颠覆性,对收益率产生巨大影响。
在上网电量的比例要求上,“430” 前后也存在明显差异。“430”前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工商业光伏,并未对项目的自用比例进行严格限制。“430”后,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一般工商业光伏,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由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结合实际确定,这一比例的调整,对投资者和经营者而言,影响不容小觑。
当下,宁夏、广东、吉林、湖北、江苏等省份执行细则,除了工商业高度发达、电力消纳能力强的广东、江苏等地未对自发自用上网比例设限外,宁夏、湖北、吉林等地均对“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一般工商业项目年度上网电量划定了红线。

宁夏作为首个发布实施细则省份,明确了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的自用比例要求:依托公共机构建设的不得低于30%,依托工商业厂房建设的不得低于50%,超出比例的上网电量不予结算。
湖北要求一般工商业光伏年度上网电量不得超过发电量的50%,超过50%的电量电网公司可暂不予结算,企业可申请在次年予以补结,补结电量纳入当年可上网电量。此外,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参与电力市场。
吉林是目前公开细则省份中对一般工商业光伏余电上网比例最低的省份,项目自发自用比例至少需80%。
这一自用比例门槛的设定,直接刺痛了部分地区工商业项目的经济性,尤其是依赖“余电上网”的项目,若自用比例不足,超出部分无法结算,需通过缩减装机规模或增加储能设施提升自用率,这无疑会导致项目初始投资成本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还要求所有在2025年1月17日前备案但未开工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采用“全额上网”或“余电上网”模式),即日起一律不得开工。已开工但无法在2025年5月1日前并网的项目,必须停工调整方案。5月1日后并网的项目,必须按新规调整上网方式和结算比例。
因而,众多原本处于观望态度的工商业主开始加速决策,项目方不得不加快抢装进度。不少业主坦言:“如果赶不上‘430’前并网,5月之后不仅要提高自用比例,重新备案还可能影响电价收益。”
供应链承压,优质企业崭露头角
相较于“430”节点的无法全额并网与自用比例门槛,“531”的市场化冲击显然对分布式光伏更具冲击性——“136号文”规定,5月31日之后并网的风光新能源项目,除了光热、海上风电外,“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入市”。
这意味以往依靠政策“遮风挡雨”、“保量保价”的分布式光伏,交易市场化之后,传统固定电价下的简单回本模型失效,价格不再固定,可能会频繁变动,收益率也会出现波动,计算回本模型就非常复杂,这会影响到项目的投资价值。
因而抢在“531”前并网成为锁定稳定收益的最后机会。
然而,在这争分夺秒地抢装关键期,光伏行业因供应链矛盾集中爆发,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自3月起,主流组件价格从年初的0.6元/W一路上涨至0.8元/W,涨幅超过33%,部分地区甚至逼近0.9元/W,开发企业、经销商们面临着全款支付后却无法按时收货的尴尬局面。
更有甚者,在利益的诱惑下,一些小厂家生产的低质量电池片以及非正规渠道的“贴牌”组件开始流入市场,质量风险急剧上升。

在整个产业链出现供货紧张、众多企业难以兼顾价格、供应与质量稳定的情况下,深耕光伏20余年的弘元绿能,正凭借硅料到硅片、从电池片到组件的全产业链布局,为合作伙伴开辟了一条高效抢装的“绿色通道”。

以自身稳定性对冲行业波动 弘元全产业链协同优势凸显
对于下游企业而言,在众多考量因素中,价格无疑重中之重。与业内众多没能按照订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价格交货,甚至要求上浮合同单价企业相比,弘元绿能在价格把控上展现出十足诚意。当行业均价突破0.8元/W时,弘元绿能依然坚守0.7元/W左右的组件指导价,为项目投资方预留了更为丰厚的利润空间。
同时,针对工商业、户用屋顶复杂多样的应用场景,弘元绿能精心推出的HT系列TOPCon组件,拥有高达23.5%的转换效率,功率覆盖465-730W,搭配85%的高双面率,能够在有限的屋顶面积上实现发电量的最大化,182-54/60/72版型、210R-66版型等多种细分版型,能够精准适配不同的屋顶荷载与电网容量要求,有效减少了现场设计调整的成本。

此外,弘元绿HT系列组件拥有-0.29/℃的低温度系数以及优异的弱光性,首年衰减小于1%,并提供30年功率质保。质量把控上,通过加严3倍IEC标准的可靠性测试,如TC600、DH3000等,确保组件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依然能够稳定运行,彻底消除了业主的后顾之忧。

市场数据有力印证了弘元绿能在市场剧烈波动中的担当作为。2025年第一季度,弘元绿能组件出货量突破1.5GW,成功签约项目超过100个,其分布在江苏无锡、内蒙古包头、江苏徐州、安徽滁州等地的生产基地,能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极大地节省了开发企业的施工时间,为行业树立了“高效履约、稳定保供”的行业标杆。
目前,弘元绿能已建立起服务全球客户的营销网络,覆盖亚太、欧洲、拉美、印巴及中东非等地区,为全球能源革命提供中国智慧。

弘元江阴组件智造基地 / 工商业电站
某开发企业负责人坦言:“现在敢签弘元绿能的订单,就是因为他们能做到‘三不’——不涨价、不延期、不缩水,这在当下比什么都珍贵。”
当前,“430”和“531”两大光伏抢装节点将至,对于广大投资企业与项目业主而言,优先与像弘元绿能这类产品质量过硬、供应稳定且服务完善的优质企业携手,无疑能快人一步,早建站、早并网、早收益。
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弘元组件的信息,可以咨询留言区置顶电话或者添加微信了解详情,在本轮热潮中,把握品质和收益的双重核心。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作者:桑桑
为探讨光伏及储能行业技术发展新趋势,2025年4月22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将于江苏南京召开“ 2025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 ”,携手行业各方共谋、共思、共享,共同促进分布式光储高质量发展。

— END —
原标题:20%~100%,多地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比例敲定,抢装倒计时开启!
( 来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 作者: 桑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