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光伏技术极限性能的试金石。这里光照资源丰富,但严苛的环境条件——夏季组件表面温度高达65℃以上、年均80多天的沙尘天气以及昼夜极端温差——对光伏组件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极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异质结技术凭借其卓越的发电性能、更低的系统成本和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为精准量化不同技术路线在银川场景下的经济价值,华晟以交流侧99MVA集中式电站为例,对比TOPCon 710W、HJT 730W、BC 650W三款组件的系统配置与投资回报。通过容配比(1.115)一致条件下的组件串数、BOS成本及发电效能分析,揭示异质结技术如何以更低成本、更高收益,重塑戈壁光伏投资逻辑。

电性能参数对比

项目系统配置
更低BOS成本,优化初始投资
在相同容配比(1.115)条件下,HJT 730W组件由于更高的单瓦功率,所需组件串数显著减少:比TOPCon 710W方案少164串,比BC 650W方案少717串。这使得异质结组件的系统BOS(平衡系统)成本更具优势。数据显示,在固定支架方案中,异质结比TOPCon节省2.01分/W,比BC组件节省4.21分/W,降本幅度分别达1.69%和3.47%。这意味着在大型集中式电站中,异质结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初始投资,提升项目的经济性。

项目BOS成本
更高发电量,提升收益天花板
银川地区光照条件优越,但低辐照时段(如晨昏)占比全天近三分之一,这对组件的弱光性能提出挑战。异质结组件凭借优异的双面率、优异的温度系数、更好的弱光性能和更高的转换效率,在相同环境下展现出更强的发电能力。实测数据表明,异质结首年发电小时数比TOPCon高1.63%,比BC组件高2.43%。从单日出力曲线来看,在上午8:00至下午15:00的黄金发电时段,异质结组件的实时功率均明显领先,这意味着更高的日均能量输出和更优的度电成本(LCOE)。

总体投资收入

单日出力曲线
更强环境适应性,保障长期可靠性
银川地区的高温、沙尘和极端温差对光伏组件的耐久性构成严峻考验。异质结组件由于采用天然双面对称结构,温度系数更低(-0.24%/℃),在高温环境下功率衰减更少;同时,其对称结构减少了机械应力,抗PID(电势诱导衰减)性能更优,能够更好地抵御沙尘侵蚀和湿热环境的影响,确保电站长期稳定运行。
更高收益,重塑戈壁光伏投资逻辑
综合BOS成本节省和发电增益,异质结技术在银川戈壁电站中的全投资内部收益率(IRR)表现突出:相比TOPCon提高0.3%,相比BC组件提高0.46%。这一优势在百兆瓦级电站中可带来数千万元的额外收益,显著提升投资回报率,为业主创造更高价值。
在宁夏银川这一兼具资源禀赋与环境挑战的能源高地,异质结技术以更低的系统成本、更高的发电效率、更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更优的投资回报,证明了其在极端场景下的技术领先性。随着光伏行业对降本增效的需求日益迫切,异质结有望成为戈壁、荒漠等严苛环境下的首选技术路线,推动光伏电站迈向更高收益与更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