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8月底,上市公司年中财报陆续出炉,各大光伏企业仍旧上交了“疯狂”的成绩单。窥探疯狂背后,本文聚焦核心设备——光伏逆变器。
2003年,我国首台自研光伏逆变器成功并网,至此开启了国产逆变器的逆袭之路。
奔袭二十年,围剿海外品牌,数百家玩家残酷洗牌,至今活跃于市场的逆变器企业仅二十余家。
着眼当下,无论是智能化未来,亦或深度融入储能,光伏逆变器均身负厚望。涌入行业新风口,光伏逆变器的竞争态势又如何呢?
1、出货量
产品出货量是市场衡量企业最直观的数据。2022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TOP10,第三方机构Wood Mackenzie、S&P Global各自发布了相关数据。
尽管略有差异,但“中国军团”的迅猛攻势毋容置疑,特别是阳光电源、华为当之无愧的逆变器“双雄”,自2015年以来持续霸占着前两位。逆变器“老兵”上能电气也始终盘踞于榜单之上。而曾于分布式光伏市场狂飙的锦浪科技、古瑞瓦特、固德威、爱士惟、首航新能源等一众逆变器尖兵,多元化进攻,市场占比快速攀升。
当然,攻势迅猛的不在少数,逆变器企业也成为近两年资本市场上的常客。
2、营收
财务数据仅统计A股上市或IPO阶段且逆变器业务占比超40%的企业(下同)。
营收方面,9家企业均保持了正增长,2023年上半年营收已接近去年全年营收的一半以上,甚至已达九成。
其中,阳光电源仍旧断层式领先,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6.2亿元,同比增长133.06%。截至2023年6月,阳光电源逆变设备全球累计装机量突破405GW。事实上,不仅仅是逆变器,阳光电源业务已全面扩张至光、风、储、电、氢五大赛道。此外,上半年营收领跑的还有德业股份、固德威、科华数据、锦浪科技。
而从营收增幅来看,上能电气可谓一马当先,2022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14.08%,2023年上半年营收增幅高达416.58%,主要系出货大幅增长所致。
3、净利润
净利润称霸的同样是阳光电源,2023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3.5亿元,超过去年全年。跑赢2022年的还有上能电气、固德威、科华数据。
净利润增幅最为凶猛的当属固德威,2023年上半年,固德威净利润同比增长1256.20%,年中报披露,主要系收入大幅增加,同时随着研发持续投入、产品技术创新、规模经济效应、汇兑收益等综合因素影响,使得成本费用率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所致。
4、储能
光储融合大势下,光伏企业纷纷涌入储能赛道。凭借技术优势,光伏逆变器企业也成为跨界储能的最强梯队,各大企业无一不加持储能逆变器,进而扩展至储能系统甚至储能核心设备电池。目前,布局储能电池的逆变器企业包括固德威、古瑞瓦特、德业股份、三晶电气等。
反映至财报,储能业务营收占比不断升到,如阳光电源2023年储能系统营收同比增长257.26%;上能电气储能行业营收更是同比增长2048.15%,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统计,上能电气位列2022年度国内市场储能PCS出货量第一。德业股份储能逆变器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05.92%。
5、毛利率
相比组件企业,光伏逆变器企业毛利率颇为丰厚。在各大企业财报中,细分业务毛利率表述各不相同,有详细区分光伏逆变器及储能,也有光储融合体现。
就光伏逆变器等电力转换设备,2023年上半年,阳光电源毛利率为39.05%,同比增长8.14%;储能系统毛利率30.66%,同比增长12.29%。锦浪科技2023年上半年储能逆变器的毛利率更是高达40.11%。
而从2022年全年数据来看,禾迈股份、德业股份、昱能科技、艾罗能源以出口为主的微型逆变器军团毛利率领跑。
6、研发投入
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研发投入保障着企业的技术领先性和产品更迭速度。2022年研发投入最多为阳光电源,研发人员数量3647人。而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最高为固德威,科华数据、禾迈股份、上能电气、三晶电气紧随其后,充分显示了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
7、造血能力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代表了一个企业的造血能力。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的有科士达、阳光电源、德业股份、上能电气。
当然,处于失血状态的企业也不在少数,主要原因包括公司存货采购增加、到期款项较多等。
8、海外市场
海外市场,不仅可以攫取更高的产品利润,也是企业品牌及产品实力的更好体现。从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的综合数据来看,国内及国外市场均衡发展的代表企业有阳光电源、锦浪科技。
9、总资产
总资产体现着公司的整体实力以及发展潜力。2023年上半年,阳光电源总资产达726.8亿元,同比增长17.95%。增幅较高的为锦浪科技,总资产同比增长35.98%。
10、市值
资本市场价值,略显低调的光伏逆变器整体不及其他环节耀眼。目前达到千亿市值的仍是阳光电源一家。不过,随着芯片紧缺逐渐缓解,逆变器技术迭代重新加速,逆变器的故事仍旧值得期待。
( 来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 作者: 水七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