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热衷于“种地”这件事,真的藏不住了!这次,中东阿布扎比也能吃上新鲜蔬菜!其中,中国的光储技术功不可没!
阿联酋光储微网绿色农场落地
地处“一半沙漠、一半海水”的地理环境,中东地区淡水资源极度匮乏,可用耕地面积占比仅有1.7%,因而新鲜蔬菜运至阿布扎比需要长途跋涉。
如今,这一“日常”正在被科技打破。
来自中国蔬菜之乡的寿光蔬菜产业集团走出了国门,带着中国人的“种地”技能,在中东地区成功打造了一个绿色农场,令新鲜蔬菜从采摘到端上阿布扎比居民餐桌只需几个小时。
由于中东地区地理环境的限制,当地发展农业依赖柴油发电机维系淡水采集和灌溉,这种模式不仅能耗高、噪音大、碳排放量高,其后期运行维护又进一步推升了绿叶蔬菜成本。

而领先的蔬菜种子育种及反季节蔬菜产业链专业机构——寿光蔬菜产业集团首次采用光储微网供电模式,彻底改变了当地蔬菜的生产供应,让当地居民终于可以吃上更具性价比的新鲜蔬菜。这一模式的引入,不仅有助于优化阿联酋本土的农业生产结构,还将为周边地区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新能源部部长刘云朋:“这是我们集团首个完全离网的微电网蔬菜大棚项目。其中华为的风液智冷储能系统,有多重散热模式以应对高温环境,这样能确保设备的稳定输出运行。同时其强大的构网能力,对我们大棚内的复杂的负载用电环境有了有力的保障。”
光储构网,助力中企“绿色经济”的全球化布局
沙漠中的蔬菜大棚需要严格控制照明、滴灌、温湿度、通风等各类系统,进而对供电的安全稳定性提出了极高要求。
而世界银行组织的报告显示,中东及非洲地区光照资源优势显著、每平米日照发电量超过5kWh,这为发展光伏储能系统提供了天然条件。为此,华为联手寿光蔬菜集团共同在中东打造了首个215kWh离网工商业光储项目,以推动当地绿色蔬菜经济的发展。

其中,华为提供的光伏逆变器和风液智冷储能,可实现光储互济以保障大棚24小时连续可靠供电。而且,全新一代光储产品搭载了华为的主动构网技术,使得项目可以无惧各类复杂负载场景实现离网运行,在中东离网环境下展现出更强耐受性。
华为风液智冷储能最高支持2:1的高光储配置比例,最大化提高光伏自发自用率。其中光伏组串式逆变器凭借高于业界平均水准的转换效率,可以推动降低能耗和压减运行成本;储能系统所拥有的高防护等级则可以无惧高温沙尘侵袭,以更高的系统在线率,实现全生命周期收益稳步提升。
另外,这个光储微网项目也大大提升了蔬菜培育的“自动化”程度。工作人员不仅能通过手机管理蔬菜培育自动化流程,还能通过智能光伏管理系统实时查看管理光储系统运行参数。华为储能因采用风液智冷温控系统,可以实现10年免换液、且免除SOC标定,从而大幅降低运维难度和成本支出。
华为阿联酋数字能源部长周伟表示,华为的光储系统在阿联酋极端沙漠环境中持续稳定运行,标志着华为在离网的绿色供电领域又迈出关键一步。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不仅为中东本土能源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也帮助他们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更优解。
依托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深厚技术积淀,华为成功拓展了光储系统的应用边界,助力中国企业在出海之路开启全新探索实践,更为全球的可持续绿色发展书写了一部关于“生长” 的史诗。
原标题:离网光储构网,解锁中东绿色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