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9年,光伏行业迈向寡头时代的步伐加快。从35家最大光伏企业去年531前夕和今年2月14日市值分布情况对比可以看出,CR10(前10家光伏企业市值之和占比)从2018年5月31日的60%上升到今年2月14日的66.25%。CR5(前5家市值之和占比)从去年5月31日的40.6%上升到今年2月14日的48.2%,接近半数。这说明

首页 > 光伏原材料及辅料 > 多晶硅 > 市场 > 正文

2019光伏寡头时代加速到来 多晶硅三寡头格局基本形成

2019-02-22 10:07 来源: 光伏头条 

进入2019年,光伏行业迈向寡头时代的步伐加快。从35家最大光伏企业去年531前夕和今年2月14日市值分布情况对比可以看出,CR10(前10家光伏企业市值之和占比)从2018年5月31日的60%上升到今年2月14日的66.25%。CR5(前5家市值之和占比)从去年5月31日的40.6%上升到今年2月14日的48.2%,接近半数。这说明经过新一轮调整后,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来源:微信公众号“光伏头条” ID:PV-2005)

从35家光伏企业2018年业绩预告可以看出,6成以上企业净利润减少;3家企业净利润减少25至40倍,7家企业由赢利或基本赢利变为亏损,说明光伏大企业之间的格局在进一步调整,光伏行业迈向寡头时代的步伐在加快。

那么光伏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是产业链哪个环节带来的?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产业集中情况如何?迈向寡头时代的逻辑又是什么?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各环节的技术门槛和规模门槛又有多高?在大洗牌中,中小企业纷纷倒闭,无法扩产升级为寡头的光伏巨头又面临什么样的命运?

业内专家认为,531新政之后,在平价上网政策的推动下,光伏行业竞争中的胜出者竭尽所能抬高低成本优势技术和规模方面的门槛,让同行难望其项背。

在规模方面,从上游硅片到组件端,规模壁垒越来越高。组件端的投资规模都是亿/GW级,而且行业难以接受5GW以下的组件企业进入。

在电池片领域,市场上最热的PERC,投资都需要 6亿/GW以上,而且要背靠隆基的技术支持。硅片领域集中度更显著,除了隆基和中环之外,很多厂家都亏损甚至垮掉。

531以来,在规模和低成本技术的双重碾压下,有638家光伏企业倒闭,占已注销光伏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亏损或经营不善的企业数量更多。2018年业绩预告表明,即使是大企业也有不少陷入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的境地。

多晶硅环节:三寡头格局

在多晶硅环节,大全新能源、通威股份、新特能源三家公司将会占据全世界70%的市场份额。

单晶用的致密料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导致供应厂商的集中度较高。以N型单晶少子寿命≥1000us的规格要求为例,国产多晶硅的不合格率约为15%-20%,而采用进口的多晶硅不合格率仅为0.9%-0.5%,因此过去几年致密料主要依赖进口。

目前国内能大量供给单晶料的供应商主要有四家,即永祥硅业(通威子公司),大全新能源、新特能源(特变电工子公司)以及协鑫,国外则主要是OCI和瓦克等。

为了抢占优质多晶硅的供给,年初以来,隆基已经与全球多家一线硅企签订长期采购协议,锁定未来3-4年的多晶硅供应,并且有预付条款。中环则与协鑫深度合作,参股新疆的新产能。

硅片环节:规模壁垒初步形成 9大厂商产量占比55%

光伏产业总体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硅片环节的过剩尤为突出。根据PVInfolink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2季度末,全球硅片总产能超过160GW,年化产能利用率仅有74.6%,低于上下游的多晶硅和电池片环节。

尽管面临过剩,由于新产能的生产成本较既有产能有明显优势,2018年硅片的产能仍在大举扩张,其中单晶硅片从46GW增加至73GW,同比增长60%,增量主要来自隆基、中环等龙头企业的扩张,多晶硅片从98GW增加至114GW,同比增长17%,主要来自金刚线改造带来的切片产能自然增加。

相较而言,二三线厂商产能较少,开工率受行情波动大,导致毛利率和竞争力较低。观察“531新政”之后硅片行业的开工情况,除了晶科、阿特斯等一体化企业维持满产之外,第三方硅片企业的开工情况都有不同程度下滑,赛维、昱辉等二三线企业下滑尤其明显,多晶硅片厂商旭阳雷迪直接退出市场。

为了加速构建规模壁垒,一线龙头加速扩产以巩固市场地位。截至2018年上半年,晶科、晶澳、天合等六大一体化组件厂和隆基、中环和协鑫三大硅片厂的产能份额已达全球产能的50%以上,产量份额则超过55%。

其中,协鑫、隆基、中环三大硅片厂2018年上半年的产能和产量份额分别达到36%和40%,头部效应非常突出。六大一体化组件厂的产能和产量份额均为20%左右,剩余80%主要是第三方硅片企业。

随着行业格局日渐清晰,硅片龙头的地位日渐稳固,对新进入者也建立了足够高的壁垒。在资金壁垒方面,1GW硅棒和切片的产能投资接近10亿元,而在规模壁垒上,目前一线龙头企业的产能门槛已升至20GW以上,巨大的产能一方面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能有效绑定下游客户,新进入者在产销两端都面临巨大的困境。

此外硅片行业的吸引力也较低,随着硅片价格大幅下降,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大不如前,对新进入者的吸引力也大为减弱。

单晶硅片进入“双寡头”时代

由于单晶产品方面的优势明显,不仅PERC市场热销,而且单晶技术潜力很大,因此单晶龙头隆基和中环都以巨额投资迅速扩大产能,以求迅速抓住机遇。隆基在2018年将达到25GW的单晶硅产能,中环也将达到23GW,单晶将进入“双寡头”时代。两家合计占整个硅片市场16.7%的市场份额,占整个单晶硅片市场55.8%的份额。隆基、中环总产能占比已从2015年的50%左右迅速提升至2017年年底的70%以上。

晶科、协鑫、阿特斯等企业,也无一例外不在谋求建立或扩大单晶硅片的产能,促使整个行业的单晶产能快速扩大。根据各家的扩产情况,到2018年底,行业单晶硅片产能将达到60GW。

根据晶盛机电一位专家的统计数据,目前国内九五式以上的单晶炉多达8900台,正在建设当中的单晶炉,多达3000台,到2018年年底,行业内单晶炉总数量将会达到12000台以上。

而且这些单晶炉都是可以使用26英寸以上大热场的大产量单晶炉。伴随着今年热场升级的改造,这部分单晶炉的平均月产出会达到8到9兆瓦。

2017年前多晶硅CR9达到60%,其中协鑫占多晶硅片市场份额26%,其余第三方多晶硅片厂商市占率仅6.5%,晶科、阿特斯等第三方硅片厂的份额总计达13%。

“531新政”对多晶硅片的冲击尤为严重,531之后荣德、高佳等二线第三方硅片厂纷纷降低开工率,旭阳雷迪直接关停,预计多晶硅片未来的格局将以协鑫、一体化组件厂和少量第三方企业鼎足并立的状态。

2018年9月,前七家企业月产量共计13600吨,占总产量的73.4%,其中月产量在千吨以上的企业有5家,分别为:江苏中能、新特能源、四川永祥、亚洲硅业、新疆大全,占9月份总产量的63.4%。10月份七家企业月产量在千吨以上,分别为:江苏中能、新特能源、新疆大全、四川永祥、洛阳中硅、东方希望、亚洲硅业,产量共计16030吨,占总产量的76.2%。

电池片环节分化加快,未来可能形成寡头

电池片环节目前还未能见到寡头垄断的格局出现。由于技术资金壁垒相对低,同时技术路线很多,厂商比较分散,2017年电池片CR10=43.9%,显著小于硅片的59.2%,所以目前的议价能力较弱。

电池片环节整体议价能力弱导致行业平均毛利率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较低位置,平均的毛利率大约在5%-15%。

电池片技术更新换代较快,龙头在新技术的研发和跟进上更有优势,导致行业内差距越来越大。不同技术路线成本效率差异大,高成本电池片厂商逐步退出,新进入者和替代品威胁不大,垂直厂商有扩张动力。

目前看到电池片环节,会在未来的三年内出现新的赛道,那就是hit(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已经有公司在雄心勃勃的布局相关技术,技术一旦成熟,会以30吉瓦级别扩产相关产能,那时电池片环节也可能会出现寡头垄断的公司。

组件环节则由于技术壁垒太低,暂时看不到行业聚集的可能性。

寡头时代的竞争逻辑

在迈向寡头时代的进程中,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在单晶或多晶厂商内部竞争中,规模和成本是决定企业命运的重要因素。单多晶厂商间竞争的关键是效率和成本的综合性价比。

平价上网日益接近,龙头会发起价格战,行业份额将更加集中,行业毛利率会在低位区间震荡,迎来龙头的薄利多销时代。

这一轮产业洗礼后,光伏产业将会迎来专业化时代。传统的几家光伏巨头有可能沦为渠道商和经销商,阿特斯,晶澳,天合等光伏巨头在追赶新的一轮技术浪潮时会感到越来越吃力,未来须凭借着强大的品牌力和强大的海外分销渠道寻找自己生存的一隅之地。

原标题:2019光伏寡头时代加速到来 多晶硅三寡头格局基本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