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超市的价格,有时候甚至比一些户用光伏品牌商给予其经销商的还要便宜。这对户用品牌商的经销商模式形成了不小的冲击。
户用光伏对场地条件有着相当特殊的要求,是一种需要因地制宜进行设计和安装的发电系统,其产品化和标准化显然并不那么容易。
与动辄数吉瓦甚至数十吉瓦的组件产能相比,户用市场那点可怜的销售量,显然无法带给组件生产商真心打击串货的积极性。
光伏超市会不会成长为国美、苏宁,现在的确没有人敢下定论,但其市场话语权正逐渐强大,却似乎已没有疑问。
在光伏户用市场首创“原装”概念的天合光能户用业务,或正在遭受来自“光伏超市”或曰“散装”模式的强力竞争。而天合光能,同时也是后者最主要的光伏组件供应商。
“光伏超市”的首创者鲁波(化名)对记者说:“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了天合光能户用业务部门的主要‘敌人’。”
不过,两者之间的竞争,在现阶段似乎正形成某种微妙的双赢局面。
鲁波的光伏超市,因各种品牌的组件、逆变器乃至支架和配件货品齐全,且价格低廉,已声名远播,不但吸引了各地户用安装商的采购,甚至还引来一些取经者,并在其他地区复制类似的光伏超市模式。
而面对低价竞争,据说天合光能户用业务部门则在2017年下半年果断推出了“拼装”系统,在降低价格和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后,也在当年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
对于尚不能平价上网的光伏发电而言,任何能够促进成本降低的竞争,均有其现实的意义。这恰如鲁波的一句玩笑话——“我们对尽快实现平价上网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这显然只是竞争的初级阶段。如果参考最类似户用光伏的家电行业的营销模式变迁史,户用光伏市场的营销战,似乎才刚刚拉开了序幕。
究竟何种模式会在未来胜出,此时断言,可能还为时尚早。
“散装”的攻势
2017年,鲁波的光伏超市完成销售额近5亿元人民币,客户大多都是户用光伏安装商。很难想象,这一成绩是由鲁波这样一个2016年7月才进入光伏行业的“外行”完成的。
鲁波的光伏超市位于206国道旁一个县级市的城乡结合部,两万多平米的仓库里,堆满了天合、乐叶、海泰、协鑫等品牌的组件和固德威、华为等品牌逆变器。四合院方式布局的几座库房中间,一个巨大的天井里,则堆满了钢构支架和一些配件,虽显杂乱,却充满生机。
鲁波说,这里几乎每天都有安装商上门采购或提货。
“全国很少有我这样大量备货的,一线品牌的组件和逆变器我这里几乎都有,配套产品也很齐全,你愿意买那个就买那个,丰俭由人。那些上门的安装商,一看我这里什么都有,而且价格便宜,就采购了,来十家有九家成交的。”
如果需要送货,光伏超市也可以送货。不过,由于涉及运输半径问题,更多的运输和交货都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
但鲁波的光伏产品销售,似乎却并不存在销售半径的问题。
“我的货全国各地都在卖,差不多80%以上是通过网络渠道销售。”鲁波告诉记者,他有很多电商渠道,每年的广告投入很大,仅百度一年投入就高达数十万。
除了电商渠道,鲁波的光伏超市甚至只能被称为“坐商”,没有分销商,也没有分销渠道,只有20多个几乎不外出推销的业务员。
这些业务员与光伏超市也只是一种合作方式,鲁波没有任何人力成本。但仅2017年,业务员年收入超过百万的就有3个,50万以上的则有10多个。
鲁波说,他只是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平台,“他们是在为自己创业。”
光伏超市的利润,则主要来源于光伏产品的购销差价。
“我应该是国内第一个把光伏做成批发模式的。国内的光伏大客户多是EPC商,他们的进货量根据具体项目而定,有一单没一单的,很少有像我这么持续大量进货的,因此我的价格更便宜。”
显然,对于任何企业而言,一个持续稳定的客户都是优质的,给予其更优惠的价格实在正常。而相对于一般的户用系统安装商这种小客户,光伏超市则更具价格优势,不仅批量进货有优惠,还能获得额外的销售额返点。
因此,光伏超市的价格,有时候甚至比一些户用光伏品牌商给予其经销商的还要便宜。
这对户用品牌商的经销商模式形成了不小的冲击。
据鲁波介绍,在其光伏超市周边地区,许多户用光伏品牌商的业务拓展都不太顺利。
光伏超市的另一优势,则是现金流更为健康。
“你去超市买东西,不可能先把东西拿走后再去付款吧?我们也是从来不欠账,都是款到发货。”
这样的场景,看起来是不是有些熟悉?
是的,这正是家电行业的大卖场模式。
“原装”的尴尬
也恰如家电产品一样,有人认为,户用光伏系统唯有产品化才有前途。不知光伏“原装”概念的提出是不是正基于这样的逻辑?
不过,与家电产品随便搁哪儿都能使用的情况不同,户用光伏对场地条件有着相当特殊的要求,是一种需要因地制宜进行设计和安装的发电系统。
正是因此,户用光伏系统的产品化和标准化,显然并不那么容易。据业内人士介绍,仅配电箱而言,全国就有上千种类型,各地电网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而在一些技术人士看来,户用光伏系统则根本无须原装。
“从系统优化设计的角度来讲,户用光伏要最大化利用的是场地条件和光照资源,而非最大化地卖出一个产品系统,两者之间的逻辑完全不同。”
“原装”者的尴尬,显然不止于此。自身产品串货带来的低价冲击,或才是更令其头疼的问题。
力推“原装”概念的天合光能户用业务,就正在遭受类似鲁波光伏超市模式的冲击。而鲁波创立光伏超市以来销售得最多的光伏组件,正是来自于天合光能。
据一位接近天合光能户用部门的业内人士透露,为应对这一不利局面,在2017年年中,天合光能内部由高纪凡亲自推动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专事协调户用部门与大客户的组件销售价格问题。同时,为彻底解决串货问题,天合光能还为户用部门定制了一款专用的组件。
“很简单的一招定制组件,就破解了原来的市场串货问题,还多了一些宣传的由头,比如技术更先进、更针对户用市场等。”上述业内人士对天合光能此举几乎赞不绝口。
或正是因为有了内部的巨大支持,“最近,天合光能户用市场的拓展势头很猛,打得许多户用品牌几乎都抬不起头来。”
他分析认为,类似光伏超市这样的经销商,原本依靠的是价格优势,以及快速响应大量中小型安装商需求的能力,通过薄利多销和现金流的快速周转,日子就可以很好过。
“但现在天合把这几个点都解决了,不但价格降了下来,快速响应发货能力和服务也进一步得到加强。更关键的是,天合还有原装的品牌优势。”
谁能胜出?
笔者在前文《下沉的话语权与“固德威太阳能学院”效应》中曾认为,由于各地政策的差异以及千差万别的个体装机需求,户用市场具有“一地一策”甚至“一户一策”的典型特征,其市场话语权将更多地掌握在基层渠道商和销售人员手中。
这一点,在鲁波的光伏超市模式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
来自组件生产商内部的消息显示,针对光伏超市模式对其户用品牌的价格冲击,一些组件生产商或将出台专门的价格策略和销售政策予以狙击。
不过,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市场上组件品牌如此众多,且并不是所有组件生产商都在推户用品牌,对于拥有强劲铺货能力的光伏超市而言,卖谁的不是卖呢?
何况,与动辄数吉瓦甚至数十吉瓦的组件产能相比,户用市场那点可怜的销售量,显然无法带给组件生产商真心打击串货的积极性。
“以我的销售量,相信不会有厂家不愿意给我发货,但可能会暗中有一些限制。但有什么关系呢,你不给我便宜的价格,我就重点推别家的产品。老百姓主动选择品牌的很少,甚至连十分之一都不到,他们更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鲁波告诉记者,在户用市场,最重要的就是价格。
“我不知道光伏能不能做成类似国美、苏宁那样的专卖场,我的光伏的超市具体能做多大也不好说,但我希望让老百姓买到更便宜的光伏产品。”
光伏超市会不会成长为国美、苏宁,现在的确没有人敢下定论,但其市场话语权正逐渐强大,却似乎已没有疑问。
鲁波的底气,来自于越来越多的光伏产品品牌商主动找上门的合作。据他介绍,很多品牌在进入当地市场之初,首先做的就是去找他谈合作。
鲁波并非来者不拒,价格之外,他其实很重视品质。
“有市场新品牌来找我说,我的货放你这里不要钱,你卖出去多少算多少,结账的事后面再说。可我不干,你卖了一百台自己跑了,我售后怎么办?”鲁波反问道。
“我们愿意大力推广的产品,比如固德威的逆变器,在品质和创新方面都拥有很好的市场口碑,而且天合原装用也主要用的是他们的逆变器。”
鲁波说,除了便宜,他希望让老百姓买到的光伏产品,也要是优质的。
相关阅读:
“血战”户用光伏之一:市场需求在哪里?
“血战”户用光伏之二:基层供电局的现实尴尬
“血战”户用光伏之三:B2B到B2C的营销挑战
【“血战”户用光伏】之四:下沉的话语权与“固德威太阳能学院”效应
原标题:【“血战”户用光伏】之五:散装PK原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