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之域很小,能源转型很大。
由小却可见大。
“十三五”开局之年,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担当起县域能源生产、消费变革窗口的重任。
事起1月中旬,国家能源局复函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同意金寨创建国家首个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
能源生产已实现百分百清洁化
金寨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所处的大别山连片贫困区,更是国家“十三五”扶贫攻坚高地之一。2014年,金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7762元,是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74%。
“县里有着强烈的愿望和决心,依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金寨县扶贫和移民开发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金寨县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没有储量,但太阳能、水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比较丰富。
“我县还拥有荒山荒坡、库湾滩涂和亟待改造的低产板栗林地10多万亩,不像东部有些发达地区那样,缺少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土地资源。”上述人士称。
记者从金寨县供电公司获得的《金寨县创建国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规划》(简称《规划》)显示,截至2014年底,金寨县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59.6万千瓦;能源生产结构中,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已达100%。
不过,金寨县能源生产虽已实现百分百清洁化,但能源消费中,煤炭、石油的比重仍较大,分别为14.96%和25%。未来逐步降低煤炭、石油消费,实现清洁能源全面替代,将是能源消费模式转变的方向。《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金寨基本建成国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能源清洁化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到2025年,能源清洁化水平达到国际一流,全县能源消费基本实现由可再生能源提供。
电网薄弱受考验,增强电力就地消纳能力
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并网,会对电网造成压力,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尤其是原本的电网就不够坚强。
金寨电网正在遭受这样的考验。
据记者了解,仅到2020年,金寨县就将建成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45万千瓦,包括光伏发电294万千瓦、风电73万千瓦、水电68万千瓦、生物质发电10万千瓦。到2025年,建成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570万千瓦。
“我县电网薄弱,去年220千伏电网对可再生能源接入已基本饱和,仅能满足当年投产的光伏扶贫项目并网。”金寨县供电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由于金寨县大力推进电网建设,可再生能源并网可能会遭遇困难的风险正逐渐消失。今年220千伏古碑变电站、220千伏白塔畈汇流站投运后,金寨电网已可接纳136万千瓦的可再生能源电力。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金寨县正争取建设500千伏变电站,预计到2018年底可建成投运,届时金寨电网的可再生能源接纳能力会大大提升。
金寨县经济欠发达,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也不够强。据测算,2020年金寨县将有42亿千瓦时的电力不能就地消纳,需要外送。在此情况下,增强电力就地消纳能力十分必要。
《规划》显示,金寨县将把智能微网型园区和光伏小镇项目列为打造重点,以实现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就地消纳。
构建高比例清洁能源消费体系
能源消费清洁化是金寨县创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的另一个支点。
从现状来看,金寨县的清洁能源消费体系并不算多么理想,境内尚存燃煤、燃油锅炉窑炉约300个,每年消耗大量煤炭、石油;农村地区,许多居民还在使用散煤、薪柴做饭取暖。“电力消费在我县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刚刚过半,为50.17%,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未来几年,对锅炉窑炉实施电能替代至关重要。”金寨县供电公司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估计到2020年,电力消费的比重会上升到70%。”城乡居民生活用能方面,金寨县将重点治理散煤。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金寨县散煤消费量为4.3万吨标煤,占当年全县能源消费总量的7.57%,比例相当高。
通过推广使用薪柴、秸秆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大家电下乡力度,限制劣质煤流通销售等手段,到2025年,金寨县将实现100%家庭用能清洁化,清洁能源占城乡居民生活用能比重达到90%。
此外,金寨县还准备在绿色交通、绿色节能建筑领域有所作为,竭力构建更加完善的清洁能源消费体系。
如今的金寨县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由1980年的38.6%,提升至2014年的73.5%。而一个高比例的清洁能源消费体系,无疑有助于守护这一方绿水青山。
原标题:金寨领跑县域能源转型----获批创建全国首个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