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天气晴好。通山县闯王镇刘家岭村村民刘中正家的门前聚集了不少前来看热闹的村民。一块块光伏板,点亮山区百姓致富梦乡亲们都是来看我家刚安好的光伏发电站的。刘中正指了指楼顶上的20多块光伏电板说道。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上了楼。闯王镇供电营业所的两名电工舒海燕和刘庭喜正在查看光伏板的运行

首页 > 分布式光伏 > 户用光伏 > 市场 > 正文

湖北咸宁:光伏发电进农家

2015-10-19 14:27 来源:咸宁日报 作者: 张大乐 夏正锋

12日,天气晴好。

通山县闯王镇刘家岭村村民刘中正家的门前聚集了不少前来看热闹的村民。

一块块光伏板,点亮山区百姓致富梦

“乡亲们都是来看我家刚安好的光伏发电站的。”刘中正指了指楼顶上的20多块光伏电板说道。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上了楼。

闯王镇供电营业所的两名电工舒海燕和刘庭喜正在查看光伏板的运行状况。

为特困户免费装

“平时要注意清洁光伏板,采光效果会更好。”舒海燕指了指光伏板上的几片落叶对刘中正说道。刘中正的妻子不一会便拿来鸡毛掸子开始清扫起来。

精心施工

刘中正家是首批安装家庭式光伏发电站的困难家庭,目前村里已有20多户村民用上了太阳能发电。

“除了照明,家里的电视、空调、洗衣机等电器都是这些光伏电板直接转换太阳能获得,环保又省钱。”刘中正已经尝到了甜头,他说,用不完的电还可以并网卖给供电公司,把补贴加进去,算下来一度电可以卖一块多。他家装的6kw光伏发电站一年有近6000块的收入,六七年时间就能把安装成本收回来,余下的几年就是纯赚。

听刘中正麻利地算着经济账、环保账,旁边“看热闹”的几个村民都有点动心。60岁的村民老刘说:“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太阳能发电,没想到这高科技农村也用上了,而且省钱又环保,下个月我们家也可以安一个。”老刘家也属于困难户,村里正按计划分批安装。

检查完毕,一切正常运行,舒海燕和刘庭喜离开刘中正家,来到同村的陈贤买家。48岁的陈贤买因为身体原因致贫。这次安装光伏发电站时,他家获得镇村及社会的全额补贴,免费安装了3kw的光伏板。像他这样的特困家庭村里还有5户。每安装完一户,舒海燕他们都会配合光伏公司的人将电表的线路走好。

陈贤买家的外墙上,舒海燕正拿着工具安装表箱。“这两个表箱,一个是计量用户的,一个是计量电站的。”见我们好奇,刘庭喜跟我们解释道。

“我们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表箱,今年国庆节加了4天班才把线路的走向研究透。”舒海燕说,电表可以双向计量,看着简单,其实要安装好,比安普通的表箱要复杂好几倍,线路一旦接错,电站发的电就不能实时传送到国家电网上去了,用户发的电就浪费了。

光伏发电站的装表走线,对于供电公司来说也是一项新业务,目前,他们抽出专班,全力配合光伏扶贫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办理好光伏电站并网,全程免费服务。

“村里上午召开了党员代表大会,商议光伏扶贫下一步的计划。”刘家岭村村支书陈细庆说,今年村里还要评议出20户特困户,每户安装光伏电站将享受12000元的补贴。

记者手记:精准扶贫新“亮点”

很难想象,曾经“高大上”的光伏发电如今能够走进寻常百姓家。采访中,很多困难户谈到光伏发电都一脸笑,如果不是从中尝到了甜头,朴实的农民也不会笑得这么甜。

不过,一项好的政策要落实好,还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做到无缝对接,并且做好相关的后续服务,比如光伏电站的日常维护、线路检修及后期保养等问题,让这些扶贫户没有后顾之忧,让这项好政策真正落地生根。

“光伏扶贫”不仅开辟了一条新的扶贫渠道,也打破了长久以来“输血式”的扶贫模式,由单一的资金扶贫转向“造血式”的扶贫模式,这对通山扶贫渠道的探索具有开拓意义。但在试点之后大面积推广时,仍需要摸索出一套全新的运营模式,让贫困户真正脱贫致富。

原标题:光伏发电进农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