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光伏产业发展我市屡出新政。
继《合肥市关于加快光伏应用促进光伏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出台后,昨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权威发布了《合肥市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及政策资金兑现导则(暂行)》(以下简称《导则》)。
《导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市促进光伏产业发展政策正式落地。光伏企业、光伏发电项目可“按图索骥”加快建设、领取补贴,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市光伏产业做大做强。
发展目标剑指500兆瓦装机容量
如今,在合肥,众多光伏企业风生水起,光伏产业应用也遍地开花。大面积厂房的屋顶、居民家的楼顶都成为光伏应用的“开垦地”。根据我市打造“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的目标,到2015年,全市建成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到500兆瓦以上。
目标如何实现?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朱胜利给出解读。他说,打造500兆瓦的装机容量,空间资源是关键。我市主要通过存量空间和新建项目空间的利用,增加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根据规划,新建屋顶面积达1000平方米以上的工业厂房、大型会展场馆、商业综合体、体育场馆、机场、码头和车站、保障房、污水处理厂、办公楼等建筑和空间,应按照满足建设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的要求进行设计,根据需要预留光伏配电房空间。此外,我市也在积极推进现有存量空间光伏电站的应用。
项目建设需完成4个步骤
自发、自用同时,余电还能上网卖给电网公司,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在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记者了解到,要想进行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需完成4个步骤。首先,所有的光伏发电项目在建设前,均需向电网企业提交并网接入申请。“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单个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的,向项目所在地市级或县(市)级电网企业申请,大型光伏发电项目需要向省级电网企业提出申请。”朱胜利介绍说。接着还要进行项目备案,项目单位需要向所在地市级或县(市)级能源主管部门(发改委)提出备案申请,大型光伏发电项目需经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建设。
如果是用户内部场所且以10(20)千伏接入的分布式电源,项目建设前还需将设计材料提交当地电网企业,根据相关意见开展建设。建设完成后,经电网公司验收通过后可正式并网运行。
资金兑现一年两次兑现专项资金
家庭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企事业单位建设光伏停车场(棚)项目,项目投入使用并经验收合格后,按装机容量一次性给予2元/瓦补贴;在肥注册的光伏企业在我市新建光伏发电项目,按其年发电量给予项目运营企业0.25元/千瓦时补贴……
鼓励光伏产业发展,我市拿出“真金白银”。在昨日发布的《导则》中进一步明确,光伏应用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申请两次,受理后一个月即可兑现。申报时间分别是:每年3月1日~10日,9月1日~10日。
其中,光伏电站项目度电补贴、专业化运营管理公司服务项目补贴、光伏停车场(棚)、家庭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补贴的申报窗口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发改委窗口;多产多销奖励、市外电站建设奖励、承兑汇票贴现补贴、蓄能项目奖励的申报窗口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经信委窗口。我市光伏扶贫项目的度电补贴政策资金兑现由县(市)扶贫办统一集中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