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内外不稳定的经济政治因素影响,光伏行业面临巨大挑战,企业纷纷洗牌重组。光伏产业面临哪些致命问题?如何解决?光伏产业未来究竟会如何?
“家电下乡”政策两个月后退市
核心提示:近几个月来,光伏业惨淡景象众所周知。作为一个新能源产业,由于其前景被看好,太阳能光伏在很多地方被当成当地支柱产业,政府的扶持力度十分强大。正是因为如此,大多数企业出现急功近利、小农意识以及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等问题,使得光伏市场举步维艰,无形中进入了时冷时热的怪圈。点击阅读详情
小编评析:长期以来,光伏产业企业都在“荣衰怪圈”中徘徊,难以突破。行业要实现未来的良性循环和发展,就必须正视自身缺陷,尤其要改变依靠政府力量而出现的普遍浮躁和疏于自主创新的现状。纵观着名跨国公司,哪一个不是在某个领域钻研探索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具备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唯有正视,才有改变;唯有改变,才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光伏企业如何利用危机逆势崛起?
核心提示:差异化的产品和创新商业模式取得发展才是正确的选择。只要企业找到新能源细分市场,从一个入口打开整个市场,就有机会实现市场份额的抢占,不管是对于企业自身还是对于整个行业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点击阅读详情
小编评析:现在光伏产业的行业形势不好,恶性价格战频发,但价格战不是光伏产业复兴的出路。今年下半年以来,相关部门的政策出台给国内光伏企业带来了一线希望和曙光。但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策、依靠补贴,“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是说企业一定要有竞争力。相当一部分经营思路有问题、自身基本功不扎实的企业,在行业经历危机的时候容易被淘汰出局。如何能够在此次危机中成功突围,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关键还是要从各方面提高自己。
中国光伏业或将重新洗牌
核心提示:因无法偿清到期债务,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公司被上海农商银行告上法庭。法庭之外的中国光伏业也在经历着由危机转契机的过程。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光伏扶持政策,有可能会引发光伏业的重新洗牌。点击阅读详情
小编评析:行业的兼并重组乃至破产都是市场经济再自然不过的现象,任何企业都可能破产。为了保证经济的良性发展,我们不应该保证每一个企业都存活,而是让行业内不断涌现出新的优秀企业。对整个行业来说,破产意味着游戏重启,完全放弃了以前的包袱,因而可以轻装上阵,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光伏十二五规划将重新修订 装机目标或再扩大点
核心提示:针对市场关注的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中未来发展规模的目标调整问题,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证实,近期将对未来发展规模进行调整,但并未透露调整后的具体目标。但他明确表示,下一步光伏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点击阅读详情
小编评析:近期,市场传言再度甚嚣尘上,称从河北保定发改委获悉,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要重新修订,太阳能光伏项目也有可能要重新规划。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昨日的表态则一定程度上透露了官方的态度。市场分析人士称,由于光伏市场的急剧变化,太阳能装机容量目标进一步调整的可能性非常大,只待官方正式文件的敲定。
政府应建立光伏产业基金助企业解困
核心提示:国内光伏业的困难表现在:产能严重过剩,在供过于求的驱使下,产品价格暴跌,市场结构严重不合理,行业龙头企业逆市扩张,竞争加剧,行业正在洗牌,大部分企业退出光伏行业不可避免。在光伏产业陷入困局的今天,政府政策、方针,需要透明,企业消息、需求、措施也需要公开,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互动,促进行业问题的解决。点击阅读详情
小编评析:“光伏危机”的发生,除了经济环境的变化、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欧美发达国家对中国新兴产业发展采取遏制措施之外,很大程度上,与政府没有很好地用好有形之手、过多地制约和干预市场作用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光伏产业要想重振雄风,就必须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绝不能只是跟随,更不能仅仅充当一个来料加工的角色,否则没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