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新的光伏项目或投700亿元      面对光伏行业寒冬,我国正在酝酿多项政策扶持光伏产业,并考虑投入700亿元拯救目前处境困难的这一行业。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在2012年10月2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近日新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园区政策,还有新能源城市、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金太阳工程、光电建筑等方面的新政策正在启动。此外,政府在新的光伏项目或投700亿元。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园区能源局9月28日正式下发《国家能源局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其中要求全国各省区10月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政府扶持光伏政策总结

2012-10-26 15:40 来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 

政府在新的光伏项目或投700亿元

      面对光伏行业寒冬,我国正在酝酿多项政策扶持光伏产业,并考虑投入700亿元拯救目前处境困难的这一行业。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在2012年10月2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近日新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园区政策,还有新能源城市、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金太阳工程、光电建筑等方面的新政策正在启动。此外,政府在新的光伏项目或投700亿元。

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园区

能源局9月28日正式下发《国家能源局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其中要求全国各省区10月15日前上报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实施方案。并提出每个省(区、市)申报支持的数量不超过3个,申报总装机容量原则上不超过50万千瓦。

《通知》指出,国家对示范区的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单位电量定额补贴政策,国家对自发自用电量和多余上网电量实行统一补贴标准。项目的总发电量、上网电量由电网企业计量和代发补贴。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国家能源局将另行制定。

申银万国分析报告认为,此政策类似于去年推出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政策,标志着光伏分布式应用拉开了序幕。

该分析报告指出,鉴于政策明确分布式发电将在城市工业园区、大型工业企业集中推广,且光伏发电价格已接近工商业用电价格,光伏发电的经济性将由此逐渐显现,工商业平价电价即将来临。其更直接的利好则在于,在光伏制造业出口受阻背景下,国内市场未来将逐渐加速消化过剩产能。他预计,未来国内市场将占到国内光伏电池生产量的30%-50%。

新能源城市

能源局印发《关于申报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产业园区的通知》,申报开始启动。能源局去年就曾经表示,未来五年国内将建设100座新能源城市、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1000座新能源示范区和10000个新能源示范镇。此次正式申报启动后,在分布式发电端将有新能源示范城市进行技术和商业模式上的探索(在用电端已有25座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

通过示范城市探索分布式发电的管理和政策。此次示范城市申报中,要求地方“建立有利于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政策和管理机制”,这将帮助已形成初稿的《分布式发电管理办法》在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在后期的可实施性上进行验证。

申报的量化标准和期末的指标要求,将提升各城市的新能源需求。申报的评价指标要求:1、城市的新能源消费量占比3%或不低于10万吨标准煤,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指标中需有两项达标;2、规划期末(2015年)新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在此指标之下,假设入围的城市能源消费以8%的速度增长,那么未来5年新能源消费将有24%的增速,这将提升国内的新能源需求。

新能源在各城市的利用现状不同,光伏、风电、地热指标更易完成。根据我们的估算,在具体的新能源消费指标中,光热、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地热能的最低指标要求大致对应着20、3、7、4、6亿元的投资。对于光热(主要是太阳能热水器)来说,标准对应着60万户或者60%的普及率,用户分散、执行难度较大;对于生物质能来说,对应着约50MW的电站,但秸秆等原料收集有难度。因此我们认为大部分城市不会选择光热和生物质能的指标,而会选择投资较小、相对容易完成的光伏、风电和地热能。

示范城市对于行业的拉动程度:地热>风电>光伏。以100个城市估算,未来5年对光伏、风电、地热的市场规模拉动在2GW、10GW和3亿平米。4GW对于国内外向型的光伏企业来说,杯水车薪,拉动贡献不大;约2GW/年的分布式风电对行业的拉动贡献约在11%;而3亿平米的地热利用相对2015年5亿平米的目标来说,拉动贡献达到80%。因此,我们认为新能源示范城市发展的最大受益行业将是地热利用。

城市地热供暖/致冷的需求利好盾安环境(002011)。目前使用浅层地热的埋管成本依然比较高,而利用污水、工业余热、地热井余热等其他方式的成本较低,实际需求正在快速放大。盾安环境(002011)近两年已签订了7780万平米的供热合同(BOT或EMC),我们认为新能源示范城市将推动公司的合同量进一步攀升,公司的再生能源工程业务将有确定性的高增长。

无电地区电力建设

近日,国家电网公司印发通知,部署2012年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作任务,让电网向西藏、四川、内蒙古东部、青海和新疆等省区的偏远地区延伸,惠及9.6万无电户40万无电人口。

据悉,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期间“户户通电”工程完成后,公司大部分供区告别了无电历史。2006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累计投资169.5亿元,解决了522.5万人的用电问题。近年来,由于自供区划转等管理体制变化,以及移民搬迁等因素,国家电网公司新增供区内产生了无电人口,主要集中在西藏、新疆、青海、四川、甘肃等省区和内蒙古东部的偏远地区。

国家高度关注民生,有关部门就加快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推动电力普遍服务等工作作出了部署。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对未改造农村电网进行全面改造,供电区域基本实现“户户通电”,基本解决西藏、青海、四川、云南、新疆等省区远离电网、居住分散的约120万无电户500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高度重视偏远地区和新增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已将此项列入今年重点工作。“十二五”期间,公司将投资206.5亿元,以电网延伸方式,在新增无电地区实施通电工程,解决供区内207.5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作为专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施工现场大多地处偏远,布点分散,建设管理难度大,投资需求大,建设成本高,人均通电成本近万元。国家电网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要求,积极推进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各项管理制度,处理好安全、质量和进度的关系。

金太阳示范工程

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决定在2-3 年内,采用财政补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MW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标志着中国大规模补贴光伏发电的开始,对撬动国内光伏需求市场、摸索光伏补贴经验、提高中国光伏产业各环节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但短期内行业盈利能力提升有限。

金太阳示范工程仅仅是开始,未来之路更长远。此次中央财政从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光伏发电技术在各类领域的示范应用及关键技术产业化;《通知》中同时要求原则上各省(含计划单列市)示范工程总规模不超过20MW,我们认为此次补贴仅仅是大规模补贴的开始,随着条件和时机成熟,未来补贴力度和范围有望更强。

补助范围较广,涉及到各类应用领域以及各环节。财政补助资金支持领域既包括并网发电项目、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发电项目和光电建筑项目,同时也包括硅材料提纯、控制逆变器和并网运行等关键技术产业化,还包括光伏发电基础能力建设,补助范围之广体现国家加快国内光伏发电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的决心,此次补贴也是为来大规模推广进行示范。

补助力度强,项目申报将异常踊跃。《通知》中提出“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光伏发电关键技术产业化和产业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给予适当贴息或补助”,同时鼓励电网企业和地方政府积极参与。目前各地方政府发展光伏发电均兴趣浓厚,在如此大的补贴力度之下,我们预计光伏示范项目申报将异常踊跃。

金太阳示范工程启动影响深远。金太阳示范工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短期拉动光伏需求市场,更重要的是通过示范项目建设,积累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经验、通过大范围的示范项目让社会充分认识光伏发电的优点,同时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光伏发展之路。

2012年10月22日,财政部、科技部、住建部和国家能源局10月17日在常州市召开“金太阳示范工程”工作座谈会。部分省、市、自治区相关部门负责人,总后、武警、教育部等有关负责人,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公司以及我国光伏骨干制造企业和开发商参加会议。副市长王成斌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重点研究了如何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市场问题。

今年以来,中国光伏产业接连遭遇美国、欧盟“双反”调查,产业发展雪上加霜。要解决当前产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最佳途径之一就是加快启动国内市场。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推动“金太阳示范工程”,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我国推广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光电建筑

目前我国50多家涉及技术、构件、材料等环节的企事业单位和专家正在编制《光电建筑导则》,这一《导则》也将明确规定光电建筑的有关概念以及设计、施工等方法并出台相关标准,将对光电建筑一体化市场有序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正处内外交困之际,为此国家出台上网电价和金太阳等一系列补贴政策,对于打开中国光伏市场功不可没。而分布式光伏应用市场成为其中的重点,光电建筑一体化更成为焦点。

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两者也各有优势,屋顶和采光顶可能就更适合选择晶硅电池组件,且单位面积发电量多;而外立面用薄膜电池就更好一些,因为弱光效应好,发电成本更低,但转换率、稳定性和寿命较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