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3月份美国宣布对我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249.96%的惩罚性反倾销关税后,9月6日欧盟"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立案,更让中国的光伏军团雪上加霜,欲哭无泪。这次更甚于美国多晶硅"双反"的是,欧盟将组件、硅片也列入了反倾销调查中,这意味着光伏产业链上的所有产业都将受到重创。光伏企业所遭遇的不是一般之痛。双反在劫难逃 光伏之痛不可避免若欧盟双反成功,中国光伏产业将面临空前危机,因为将失去占总销量65%至75%的市场,同时还会引发大量企业倒闭、人员失业、银行信贷受损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中小企业倒闭是自

首页 > 国际 > 正文

欧盟反倾销大棒将把中国光伏打醒

2012-09-19 15:53 来源: solarF阳光网 

继3月份美国宣布对我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249.96%的惩罚性反倾销关税后,9月6日欧盟"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立案,更让中国的光伏军团雪上加霜,欲哭无泪。这次更甚于美国多晶硅"双反"的是,欧盟将组件、硅片也列入了反倾销调查中,这意味着光伏产业链上的所有产业都将受到重创。光伏企业所遭遇的不是一般之痛。

双反在劫难逃 光伏之痛不可避免

若欧盟双反成功,中国光伏产业将面临空前危机,因为将失去占总销量65%至75%的市场,同时还会引发大量企业倒闭、人员失业、银行信贷受损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中小企业倒闭是自然的,而国内一线企业实力不相上下,彼此之间也无法收购、重组,半数以上也都将陷入破产困境。

一旦欧盟开征反倾销税,涉案企业的出货量会大大减少;另外,为了避免"双反",光伏企业也将大大增加成本。有学者分析了中国企业将遭受的多重打击。其一,我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失去竞争优势,被迫退出主要市场,导致无法生存;其二,光伏骨干企业经营困难,引发关联企业破产、银行信贷受损、工人失业等。对某些企业来说,一旦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就意味着该区域的市场大门关闭了,因为很多企业的利润只有10%至20%,而反倾销税率有可能高达100%至200%。另有分析师预测,2012年,产能在100兆瓦以下、无法形成规模优势的光伏企业将没有机会"死里逃生"……

行业之痛,其实不分企业大小,光伏大佬的日子一样不好过。欧盟双反立案后,光伏巨头们在第一时间纷纷作出回应:英利呼吁停止贸易保护主义,阿特斯就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立案调查发表声明,尚德称将用事实来回击任何不实指控,维护贸易自由准则等。国家商务部日前也派出了代表团前往德国、法国及欧盟其他国家,就光伏产品贸易问题进行交涉。这一切说明,该立案真的非同儿戏,不可小视。

如今多家大型光伏企业已陷入亏损,小企业没有自身的突破口,更难存活。新一轮裁员、破产,已不可阻挡。有一批光伏企业还是得死掉,离开这个行业,或是自身实力有限,无力抵挡风雨,或者只能说是"身不逢时"。产能绝对过剩,核心竞争力缺失,又遭遇市场"四面楚歌",如此不堪的现状,让淘汰、破产成了中国光伏行业必须承受的痛。

挨"刀"的背后 光伏问题凸显

然而,这"灭顶之灾"真的要归咎于欧盟双反?其实不然。专家表示,这只是压倒中国光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而矣。其实,从2011年开始蔓延的光伏危机已渗透到整个行业。应该说,欧盟双反这一刀下来有些狠,但挨"刀"的背后是光伏企业自身的诸多问题凸显。中国的光伏产业有着先天不足,也即"三头在外"的商业模式:原材料更多依赖进口;核心技术设备在国外;主要市场在海外,欧洲市场仍为目前的绝对市场。

产能过剩,是当前光伏业的迫切问题。近10年来,我国光伏电池生产能力快速增加。据统计2011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量约为27GW,光伏产能却超过了50GW,其中,仅中国自己就至少拥有30GW以上的产能。而来自新浪财经的一篇报道称,中国光伏产能过剩95%,虽说具体数字还有待考证,但光伏产能过剩却已是不争的事实。

过剩的产能要如何去消化?去问市场。严重依赖海外市场,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目前,欧盟市场占据到65%以上,美国市场将近20%,而中国的内需市场仅能消耗到10%左右。原已过剩的国内产能,还得将市场押在海外,其产业脆弱度可想而知。如今双反这样的"超级大案"接踵而至,"三头在外"的中国光伏产业除了挨"刀"还能咋的?

产能、市场,可能还是表象的部分,制约中国光伏企业的瓶颈,还在于其技术软肋,以及深层次的体制等方面。盲目审批、盲目上马、盲目扩张的发展模式必然导致产能过剩、结构失衡、企业盈利能力弱等困境。

虽然隶属高科技的新能源领域,光伏制造商实际上却是高科技领域的劳力出售者。好的企业不乏工艺设施,然而欠缺开发核心技术的能力,换一句话说,我们在高科技行业,仍在为国外打制造业的工。关键技术、设备的缺失,技术创新能力的薄弱,让企业发展缺乏后劲。

专家表示,如果中国只是作为制造车间向国外输出廉价产品,永远没有主动权,没有定价权,没有技术核心,最终也没有市场进入权。在越来越多的国际摩擦下,各种"绿色壁垒"、"技术壁垒"不断出现,这些都足以对中国制造业造成致命的打击。

政府出手 不如引导企业市场新生

问题凸显,但既是灾难迫在眉睫,救场是必不可少的。而况,欧盟双反调查无疑带着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政府的介入也是必然的。此时此刻,政府该出手时还得出手。对于企业,对于政府,都不能放弃产业的合理发展需求,不能放弃在贸易争端中维护合法权益的全力一搏。

企业民间抱团,政府斡旋出手,危机关头,积极应诉将不利因素尽量降到最低,这些都是要做的。或通过政府的相关部门积极应诉、抗辩,在欧盟做出关税初裁前寻求协商,力争令欧盟在关税额度上作出让步;或通过行业协会团结上下游企业,共同寻求应对之策等等。

然而,政府即使有心救企,也救不了市。诚然,政策救市,能引导市场往好的方向发展,但仅此而矣。现在要做的,肯定是"应诉",而这将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结果却很难预测。如果企业无法在竞争中存活,那就让它们在竞争中淘汰,政府无力也不能够去包揽,毕竟企业才是市场行为的真正主体。既然曾经的盲目上马,一哄而上已酿造产能泡沫,淘汰、破产也是必然的。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破产是最为正常不过的现象,投资者正是通过破产释放的信号将资源配置到其它更好的行业中去,从而避免了再次的浪费。当然,在光伏行业,现象未免过于频繁。据业内人士分析,国内将有超过七成光伏企业面临倒闭。

对中国企业来说,欧盟调查也是一剂清醒剂。专家表示,借"双反"危机,整个光伏行业恰是需要全面反思,在发展中进行调整的时候了。现今,国内光伏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愈演愈烈,这个行业是到了该洗牌的时候了。反倾销案立案,实际上也会加快一些中小企业的退出,强者愈强,弱者逐渐遭到淘汰。

洗牌并非完全不利。很多行业产业都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现在的光伏产业是低端装配,地方政府出于自己利益考虑,大力推动光伏产业发展,却无任何技术含量,光拼规模,导致恶性竞争。现在部分光伏企业已在开始借助"走出去"等产业转移的方式寻求突围,考虑开拓其他海外市场,加紧在南美、东欧等市场布局的步伐,以多元化发展策略分散风险。这些都是好的开端。

捱过眼前的"劫难"真的很痛,这里包括一些企业不得不出局。市场的严酷很真切,然而,从更长远来看,倒逼行业洗牌,让光伏行业尽快离开政府的"护驾",而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这无疑又是一个好事。短痛再疼,也强于长痛。所以,"狼"既已来,直面现实吧,未来会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