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推动覆盖开采、转换、存储、输送全过程的能源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出了能源装备智慧调控、终端能源装备智能化应用重点任务。六是促进能源装备绿色高端发展。
拓展新能源装备梯级利用场景,推动构建新能源装备梯次利用和多样化利用体系。提升电池拆解回收技术水平,探索建立储能电池回收体系。八、优化产业创新生态环境(十四)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五、加强能源输送装备技术攻关聚焦电力、煤炭、石油及天然气输送领域,突破新能源构网、柔性低频汇集、深远海风电送出及柔性互联技术,研制大容量长距离煤炭、石油及天然气输送关键装备,支撑构建多介质协同、安全低碳的能源输配网络
9月17日,长荣股份发布公布称,公司拟收购金昌恩晖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恩晖新能源”)持有的金昌恩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恩驰新能源”)100%股权,鉴于恩驰新能源尚未实缴出资亦尚未开展实际生产经营活动
9月12日,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印发的《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指出,2025—2026年主要目标是: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
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谋划布局氢能储能材料研发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风电产业链发展需求,谋划一批风电上游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中游整机装备制造、下游集成化装备制造项目。
2024年,江苏光伏产业营收超过5000亿元,这一数字需放在全国坐标系中审视:安徽省同期先进光伏产业营收3284.6亿元,四川省硅光伏产业链营收1950亿元,内蒙古新能源装备产业(含风电、光伏)产值2700...据公开信息报道:截至2025年5月29日,江苏新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亿千瓦,达1.01亿千瓦,占江苏全省电源总装机的46%,占长三角新能源装机总量的43.42%。
加快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发挥好出口信用保险和信贷牵引作用,引导新能源装备、农机装备、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优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工信部联节〔2022〕88号)和《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原〔2022〕34号),提出大力发展高效光伏、大型风电、智能电网和高效储能等新能源装备...下一步,将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聚焦新能源高水平开发利用,加快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支持石化园区拓展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应用,促进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未来合作将重点聚焦于以下三个维度:市场拓展协同:整合双方市场资源,拓展新能源装备与绿色能源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其新能源矿卡产品凭借高效节能与智能运维等优势,已成为推动矿山领域绿色转型的标杆解决方案。基于高度契合的战略愿景和显著的互补优势,双方决定深化战略协作,共同把握绿色能源发展机遇。
7月2日,位于内蒙古的中车时代电气巴彦淖尔公司(以下简称“巴彦淖尔公司”)在新能源装备智造产业园正式揭牌,全新320kw光伏逆变器产品同步在该基地下线投产。...该方案基于深度融合光伏、风电和储能等清洁能源特性与构网型变流器技术,将为巴彦淖尔新能源装备智造产业园提供强劲动力,助力当地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绿色产业生态。
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制造业在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和保障能源安全中的关键性、基础性作用,不断推进产业科技创新,持续提升新能源装备发展水平,增强高质量技术供给能力,筑牢能源安全基石。
其中,重点领域与新能源相关包括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智能光伏、新能源装备等。未来产业包括清洁氢、前沿电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可控核聚变及核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软件、智能物联、新材料、智能光伏、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安全应急、新能源装备、现代物流装备、工业母机、航空产业等。
到2035年,形成百亿级新能源装备集群,建成自治区级氢能装备检测认证中心;风能产业总产值达55亿元,光伏组件总产能达50gw,氢能装备总产值达35亿元,储能产业总产值达10亿元。
四是推广应用新能源装备。持续推进新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出租、邮政快递、城市配送、港口、机场等领域应用,推动新能源重型货车(卡车)规模化应用。...依托国家科研平台和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建立交通与能源融合技术装备研发平台,推动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创新,开展交通能源系统与能源网柔性互联、大容量固态电池、兆瓦级超级快充等关键技术研究。
双方在新能源装备供应、项目开发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资源协同与技术共享,携手打造更具示范效应的标杆项目。于明详细介绍了正泰新能的业务布局及技术创新成果。...华电集团是能源央企中的“排头兵”,双方合作基础深厚。未来,正泰新能将充分发挥技术、产品及服务优势,为华电集团新能源项目高质量落地提供坚实支撑,共同探索“双碳”目标下的创新实践路径。
全年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782亿元。到2030年底,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85亿元。
因设备买卖合同纠纷、设备维修纠纷,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捷佳”)及其两家子公司常州捷佳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捷佳精密”)、常州捷佳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通过举办新能源装备供需对接会,已形成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2024年风电装备制造产值达38.7亿元。...预计2025年全盟新能源总装机规模将突破3000万千瓦,全产业链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新能源产业全链条崛起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优势,锡林郭勒盟加速布局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
重点支持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项目。(五)新能源领域。重点支持深远海风电、漂浮式光伏、波浪能、潮流能,以及绿色氢氨醇制备等绿色能源项目。
该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发电和新能源装备工程业务,其中的新能源发电产业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装备工程产业主要包括风机塔筒生产、风机整装、齿轮箱检修、风电及煤炭综采设备检修、小型工程基建服务等。
据了解,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1159号文《关于核准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核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8,000万股,每股发行价为人民币14.16...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同意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674号)同意,公司于2021年4月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26,480,245
希望三峡集团充分发挥东北分公司区域总部作用,加快在辽项目建设,持续深化新能源装备产业合作,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实现整体提升,在共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实现互利共赢。...三峡集团将以此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东北分公司揭牌为契机,认真落实好双方协议议定事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辽宁高质量发展所需,围绕海上风电规模化高质量开发、陆上清洁能源创新融合发展、新能源产业链转型升级
财政要拿出一定的资金支持消纳能力建设,鼓励有绿色能源消费需求企业积极投资开发新能源。(七)推进企业一体化开发。支持新能源装备业、制造业与新能源一体化开发,鼓励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能源基础设施升级工程、综合能源一体化供能工程、新型储能综合应用示范工程、新能源装备产业链提升工程等七项重点工程,对中牟县新能源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
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内蒙古,正在打造国家级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11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局长于海宇介绍,内蒙古统筹新能源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布局,坚持一手抓新能源开发、一手抓新能源装备制造,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通辽为重点,坚持链式思维和集群配套发展,持续加强产品协作配套和链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