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二十余年的改革发展,核心产业涉及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核电、天然气等,上下游产业涉及煤矿、航运、港口、金融业、综合能源服务等,遍布广东全境并延伸至省外和海外,已成长为广东省属实力最强
中国石油:增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a股及h股股份中国石油集团4月8日宣布,基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中国石油集团计划未来12个月内,增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a股及h股股份。...,充分发挥供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效用,形成电力“发-供-售”产业链。
保障全社会电量供给30亿千瓦时左右、天然气供应0.8亿方左右,新增储能装机0.6万千瓦。新增公共充电设施240根以上。力争实现市场化电量15亿千瓦时左右,推动工商业电价在原有基础上稳中有降。...积极与省“4+1”专项基金对接,积极参与组建30亿规模新能源汽车基金,引导省级资源服务金华开发区产业发展。积极配合市产业基金规模的扩大。
依托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建立无锡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完善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制度,统筹市级、区级虚拟电厂和公共建筑、充(换)电设施、数据中心等具体场景虚拟电厂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新型储能、分布式光伏、天然气分布式发电等电源类项目
推动川渝天然气和大庆、胜利页岩油开发,统筹提升油气采收率。全国原油产量连续6年回升,天然气产量连续8年增产超百亿方。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碳捕集与驱油利用。加强煤制油气产能和技术储备。稳步提升煤矿瓦斯全浓度利用率,2024年全年利用量约60亿方。坚持改革创新根本动力,能源发展动能取得新提升。
全年保障全社会电量供给1200亿千瓦时以上,城镇天然气供应20亿方左右,全力确保高峰时段、重大活动等能源安全保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企业生产、民生保障用能需求。...用足用好原料用能、非化石能源、重大项目能耗单列、绿证抵扣等政策,全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重大产业项目和新上项目能耗要素应保尽保。对于列入省市重点工程的项目,建立“一对一”主动对接服务机制。
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供热、生物天然气、绿氢的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提升新建建筑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推动建筑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应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一、全面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一)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煤炭稳产增产,原油产量保持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油气储备规模持续增加。...文件提出,对广东阳江工业园、珠海(阳江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阳江阳春产业园区、阳江阳西产业园区、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各类园区全面实施绿色化改造,力争光伏覆盖率到2030年不低于50%。
煤炭稳产增产,原油产量保持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油气储备规模持续增加。...煤炭稳产增产,原油产量保持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油气储备规模持续增加。
未来,围绕企业核心优势,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将通过能源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科技创新赋能,持续深化改革,围绕产业布局更优、市场机制更活、创新能力更足、效益效率更高、综合实力更强目标,加快打造集源网荷储一体、水风光氢天然气
报告明确,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优化电力运行调度、天然气综合调控等能源管理体系,探索建立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统一管理、统一发展机制。...在宜高校围绕全市产业发展,优化设置专业113个;新引进本科及以上人才2.6万人、增长60.8%,创历史新高。
统筹能源生产供应和能力储备,继续做好煤炭供应保障和天然气增储上产,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动煤炭矿区总体规划...持续壮大新兴产业。
《发展报告》还部署了新能源产业的8大重点发展方向:海上风电赶超工程、太阳能产业壮大工程、氢能产业链培育工程、智能电网高质量发展工程、先进核能推进工程、天然气发展利用提升工程、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化开采加速工程
根据电力部2024年最新统计数据,全缅发电装机规模是686.2万千瓦,但由于水电规模小、调节能力差,天然气产量下降,以及国家电网电线被破坏损毁等原因,目前缅甸的可用有效发电装机仅有306.4万千瓦,人均...紧迫的电力能源需求与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储备,决定了光伏产业就是解决缅甸电力能源问题的“金钥匙”。
持续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抓好煤电项目建设,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600万千瓦。...2025年重点做好11项工作,其中新能源方面的工作主要是:2025年要巩固好新能源产业领先地位。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优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强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优化发展综合能源网络,合理控制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升天然气储备输配能力。...四、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六)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持续推动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
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统筹规划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生物天然气项目开发。统筹产业布局,建设完备的氢气“制、储、输、用”体系,规范氢能产业有序发展。...加快页岩油(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推进天然气在交通、商业、居民生活等领域的高效利用,优先保障居民生活。
在非常规天然气持续增储上产方面,2024年,完成全国首个地方企业页岩气开发项目备案,预计全年煤层气产量4500万立方米、页岩气产量3.35亿立方米,比2021年分别增长40.05%、295.64%。
大力发展风电、光伏、余热余气余压、生物质发电和总装机5万千瓦及以下的小水电站、煤层气(瓦斯)发电以及综合利用效率高于70%的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等清洁电源。...《方案》明确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范围,包括增量配电网场景、工商业企业产业园区等工业场景、整村开发等农村地区场景、旅游景区等服务业场景、学校等公共机构场景等。加快分布式新能源就地使用。
积极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全面推进天然气在城镇居民用气等领域的高效利用,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明显优化,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
大力发展风电、光伏、余热余气余压、生物质发电和总装机5万千瓦及以下的小水电站、煤层气(瓦斯)发电以及综合利用效率高于70%的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等清洁电源。...大力发展风电、光伏、余热余气余压、生物质发电和总装机5万千瓦及以下的小水电站、煤层气(瓦斯)发电以及综合利用效率高于70%的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等清洁电源。
加快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推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到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增至384万千瓦以上,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3亿立方米左右。...加快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推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到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增至384万千瓦以上,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3亿立方米左右。(二)严格调控煤炭消费总量。实施煤炭消费总量调控方案。
加快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推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到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增至384万千瓦以上。...加快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推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到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增至384万千瓦以上,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3亿立方米左右。(二)严格调控煤炭消费总量。实施煤炭消费总量调控方案。
开展天然气水合物、新一代核电、ccus、海洋能、地热能等领域基础研究,重点突破大容量漂浮式海上风电、高性能储能电池、高效光伏、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氨、醇)、生物质能转化利用、ccus等核心装备技术研发...文件还指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安全稳妥推进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工业炉窑改用工业余热、电能、天然气等燃料。(八)巩固扩展清洁取暖成果。加强天然气、电等能源保供,做好清洁取暖设备运行维护,落实资金补贴政策,确保清洁取暖持续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