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充分利用磴口县境内的沙漠和乌拉特前旗既有矿区排土场废弃土地,将光伏发电产业同沙漠生态治理、采矿区生态治理深度融合,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着力构筑区域绿色生态屏障,对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项目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改善自然环境,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最大限度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绿色转型相关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规范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在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生态环保等领域应用。...深化川渝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治机制,推进嘉陵江、沱江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持续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川渝高竹新区试点。二、实施产业结构绿色低碳升级行动(五)巩固提升优势主导产业。
(责任单位: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分局、公安局、住建局、交通局、河长办)2.深入开展绿色低碳行动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开工建设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加快推进中核韦州30mw等3个分散式风电、13万千瓦“驭风行动”...(责任单位:教育局、工信商务局、交通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局、生态环境分局)2.提质加速乡村振兴深化乡村建设行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编制韦州、下马关等建制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创建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
作为陕西省推进清洁能源布局的重要节点,在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就业增收等方面形成经济-社会-生态多维效益。
通过秦皇岛聚兴光伏200兆瓦市场化并网平价光伏项目、张家口张北100兆瓦项目等山地光伏项目,不仅开发绿色能源,而且能有效防风固沙,改善土壤环境;保护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项目创新采用“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立体化模式,既保障发电效率,又为板下农业留足空间,达到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多赢。
各旗区发改委(经发局)要加强项目指导、监督和管理,会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协调推动各项手续办理。电网企业应及时出具接入系统评审意见,积极配合做好项目接网工作,确保配套电网与项目同步投运。...(二)选址要求1.一律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满足国家环保、安全生产等相关要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类型、林业、草原等管理规定。
(责任单位:县区政府、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以下任务均需县区政府负责落实,不再一一列出)2.积极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协同推进河西走廊城镇带建设,加快构建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全力打造金武城市经济圈,共创河西走廊合作共赢新局面,谱写统筹协同、高质高效发展新篇章
省能源局组织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林草、文物等相关部门,电网企业及行业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各市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打分,按分值排名,现场确定项目清单。纪检部门、山西能监办全程参与监督。
项目全容量投运后,每年输送约2.1319亿千瓦时清洁电能,可节约标准煤6.42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84万吨、二氧化硫54.63吨、氮氧化物47.56吨、烟尘4.57吨,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根据资源、电力需求、生态环境等条件,统筹新能源项目与环境保护、土地综合利用的关系,严格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农村产业发展和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因地制宜建设新能源发电综合利用项目。
同时,项目在榆林市以北构建一道生态屏障,对于阻止沙漠化蔓延、降低城区沙尘天气对市区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有效地改善了地区生态环境。项目还种植牧草,实现“一草两用”,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3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6.4万吨,对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作用显著,对改善区域电力结构、推动韩城市乃至陕西省的清洁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位于韩城市桑树坪镇,地处韩城市北部生态资源富集区,采用“光伏+”复合开发模式,规划用地面积约1475亩,总装机容量50兆瓦,在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兼顾生态保护与能源产出。
重点开展大气污染同防同治及绿洲生态环境治理。...提高天然气及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大力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协同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维护绿洲生态环境,整体保护天山北部生态屏障,推进天山山脉北部区域至城市绿洲之间的南部山前生态防护带和城市绿洲至北部荒漠之间的北部沙漠生态防护带的建设
严格落实煤矿企业主体责任,科学推进煤矸石分类管理、综合利用和环境消纳,强化采煤沉陷区治理,提升矿区生态环境增汇能力。鼓励重点企业制定“一企一策”碳达峰实施方案,开展“零碳矿山”试点建设。...(市能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应急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提升煤电清洁低碳水平合理规划布局先进清洁煤电机组,分类推进落后机组淘汰整合,推动“上大压小”替代机组根据全市供热热源现状有序关停或转为应急备用电源
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严峻,也使得原本就相对脆弱的生态系统更加不堪重负。...近年来,光伏治沙作在我国“三北”等沙漠区域实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注入了绿色可持续基因。
邯郸市生态环境局2025年4月18日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
》、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等要求,省市场监管局、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在合肥市
这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在周边设置多个生态监测点,对土壤、水质、植被等生态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评估,为高原生态安全保驾护航。”
中国是全球土地沙化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西北地区作为中国沙漠分布的主要区域,在广袤无垠的金黄沙漠中,严峻的沙化形势使得防沙治沙工作成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首要任务。...在沙漠地区建设光伏电站,不仅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绿色电能,还能在防风固沙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光伏组件阻挡了风沙的侵袭,减少了水分蒸发,为沙漠地区的植被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能逐步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
当前,研究团队正在开发大规模太阳能、风能系统与生态环境协同设计软件平台,包含发电系统与生态环境多方面要素,除了传统发电收益测算,还可以计算生态经济效益和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以服务行业内的企业和设计单位。
制定由省级、3大经济圈、16市、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等组成的“1+3+16+n”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体系,实行“一单元一策略”精细化管理。统筹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及时调整和控制开发行为。
在这片被风沙侵袭的土地,光伏发电与生态治理有机结合,逐步改善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环境,书写着一段绿色传奇。...该系统采用新型镀铝镁锌钢,具备卓越的耐腐蚀性,能够在高温高热、风沙侵袭等极端环境中稳定支撑。
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管、财政、科技、城管综合执法、税务、水务、统计、金融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绿色建筑发展相关工作。...阳江市人民政府2025年4月2日阳江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加强绿色建筑管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项目投运后,每年可提供绿电约31664.9万千瓦时,节约标煤约9.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6.1万吨,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为助力实现 “双碳” 目标贡献力量...,有利于逐步恢复戈壁生态,达到固结沙土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