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参与能源科技装备研发项目的科研人员逾1000人,研发专利数逾300项。吉林省能源科技装备企业中,共34家企业拥有研发中心,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15家,市级6家,有研发能力的企业9家。
、推动节能低碳绿色发展七、加强能源运行安全监管第四章保障措施和建议一、完善能源管理体制机制二、持续深入推进能源改革三、提高电网配置资源能力四、深化能源区域交流合作五、推动能源生态绿色发展六、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应用七
王大鹏透露,国家能源局将组织加大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攻关力度,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创新机制,改善新能源发电涉网性能,加大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加强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的装备攻关。
“十三五”时期,共实施市级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2555个,实现节能量246万吨标准煤。...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兴起,能源技术已成为引领能源产业变革、实现创新发展的源动力。在供给侧,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电和光伏技术不断成熟,成本进一步降低,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十三五”期间新能源创新载体数量增长一倍,累计建成超过100家。...围绕核能、智能电网、光伏、储能等重点领域,高标准建成一批国家、省市级创新平台,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制定一批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建设成为新能源领域重要的技术创新策源地。
一、能源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一)我省能源科技现状“十三五”期间,我省依靠科技创新为能源工业转型升级赋能做出了贡献,在各能源领域积极发展下,有力推动了能源产业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关于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带动电力系统灵活性负荷和智能化技术应用。...“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电能替代电量超过8200亿千瓦时,在促进节能减排、优化终端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能源产业更加集聚发展。重大能源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带动能源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以核电、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新材料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推动先进能源技术和产品扩大推广应用。
(二)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十三五”时期,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进展积极,2020年全国氢气产量超过3300万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纷纷将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列为重点任务,氢能是现有能源形式的有益补充
在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方面,我局先后印发了《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文件,均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创新及研发应用任务进行了专章部署。
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全市能源工作坚持以能源保障为根本,以优化结构为目标,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靠能源保障。
1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甘肃省“十四五”制造业发展规划》和《甘肃省“十四五”工业互联网发展规划》,在储能与分布式能源产业领域,通知明确提出:发展以调峰调能为主的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太阳能光伏/光热装备和分布式新能源技术综合应用体
“十三五”期间,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全部冬奥配套电网工程建成投运,冬奥会场馆用上绿色电力,兑现绿色冬奥庄严承诺。示范区可再生电力总装机超过2300万千瓦。...围绕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加强前沿布局、加速技术迭代,推动产业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打造“风光氢储”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推进源网荷储协同,强化可再生能源供给消费联动。
郭智代表国家能源局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十三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费向清洁低碳加速转变,能源供给结构优化质量更高,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绿色能源惠民利民成果丰硕。
笔者从转型战略制定、业务布局、能源技术创新三方面对中国大唐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华电集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这五大发电集团低碳转型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转型建议。...而“十三五”后期都增强了对新能源的重视程度,华能将发展风电排在首位,重点对东部沿海地区和“三北”地区风电发展进行重点规划。大唐、华电也将风电作为发展重点。
;在能源体制改革方面,“十四五”期间要按照市场化方向真正的、大动作的、实质性的推动能源体制改革;在能源技术创新方面,围绕现在的信息技术和能源领域各项技术的相互融合,在信息技术推动能源技术大方向上,要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根据省能源局《2020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导意见》(鲁能源办〔2020〕1号),结合国家能源局《能源技术“十三五”规划》,省能源局组织开展了能源领域重点技术、产品和设备征集工作。
,支持平价阶段新能源稳中有进发展;支持各类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发展,带动产业不断升级等。”...同时,已建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3029万千瓦,完成“十三五”规划投产目标的75.7%。在建电站装机规模5063万千瓦,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区域。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称,“十三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资总计约2.5万亿元。...“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关键零部件基本实现国产化,相关新增专利数量居国际前列,并构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完整产业链。”
曹仁贤说,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迭代在加速,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已经和煤电接近,“十四五”期间,大幅度增加我国可再生能源投资,是进一步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也是构建清洁低碳、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迭代的加速,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已经和煤电接近,“十四五”期间,大幅度增加我国可再生能源投资,是进一步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也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们了解到“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电力十四五规划”、“能源技术创新十四五规划”、“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等,都将储能列入其中,有的直接设置储能专题进行研究。
“十三五”以来,北京市太阳能光伏、光热、地热及热泵、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尤其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地热及热泵供暖等领域已取得规模化发展。...,明确“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成熟技术在创新领域的应用场景和创新技术在目前和未来领域的应用场景;总结归纳符合本市实际和应用特点的新能源技术应用形式;提出并形成新能源新技术创新应用项目储备库,为“十四五”规划新能源创新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进入2020年,“十三五”即将迎来尾声。...;在能源体制改革方面,“十四五”期间要按照市场化方向真正的、大动作的、实质性的推动能源体制改革;在能源技术创新方面,围绕现在的信息技术和能源领域各项技术的相
;在能源体制改革方面,“十四五”期间要按照市场化方向真正的、大动作的、实质性的推动能源体制改革;在能源技术创新方面,围绕现在的信息技术和能源领域各项技术的相互融合,在信息技术推动能源技术大方向上,要取得实质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