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举办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2024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2024中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大会、2024中国红茶大会、乌蒙山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入选全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近日,通威太阳能科技南通基地凭借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荣获aaa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这一殊荣不仅是对南通基地两化融合工作的高度认可,更进一步彰显了通威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领先地位。
到2027年,新增工业机器人3000台、“未来工厂”2家以上,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总量达到12家以上,两化融合指数达到127。(区经信局)2.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
——两化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到2025年,累计建成5g基站1300个,5g、工业互联网等...4月10日,中共金昌市委 金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昌市打造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新能源与装备制造融合发展,积极实施“风光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智一体化”
鼓励绿色工厂编制绿色低碳发展年度报告,引导绿色工厂进一步提标改造,加大绿色技术应用改造力度,提升“两化融合”对绿色制造的促进作用,培育一批“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建成一批绿色低碳工厂。
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丰富和拓展工业物联网应用,新培育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认定企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公司取得了国家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书,中施企协aaa级企业信用证书,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aa级认证。
——两化融合更加深入。到2027年,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6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8%,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绿色发展取得突破。
新增数字化车间10个、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家。新增“品字标”企业10家。创新人才集聚进一步强化。加码人才引育政策,连续承办全国信创大会,开展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活动超百场。
我们将支持“两化融合”贯标,对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a级以上的企业,对认定为自治区级以上的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智能化发展方面,主要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智慧园区、智能工厂、智慧矿山建设,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超5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1%左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五年分别增长2.17倍和3.48倍,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
通过重点企业工控系统安全监测和规上企业对标评估促进“两化融合”,在大数据平台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等方面与华为等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不断加强,信息化手段促进了经济发展、管理创新与产城融合。
成功培育71家市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其中26家企业被评为省级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滚动培育智能化改造项目254个,总投资542.84亿元;实施两化融合对标的企业566家,启动贯标企业40家,其中28家企业已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贯标机构认证
(六)实施数字化赋能行动。共4条,主要对两化融合专项资助、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资助、5g融合应用项目资助、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奖励等作规定。(七)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首次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的企业奖励15万元。4.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温州市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项目、企业(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个性化定制示范企业项目、网络协同制造示范项目),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20万元。
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四强七大”工程,推动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深层次变革,力争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27以上、保持全国前列。...(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大数据局、省公安厅、省通信管理局)二、创新产业数字化赋能机制4.探索产数融合新路径。分别制定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细分领域“一业一策”编制路线图。
擦亮工业底色,强力推进两化融合,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保持全省前列。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加快完善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等领域产业转型升级标准体系。...围绕数控机床、工程机械、船舶装备、农业机械等重点领域,实施高端装备制造标准化强基工程,制定和实施一批高端装备与信息技术、绿色低碳、现代服务融合标准。
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报告(http://shpg.cspiii.com);5.出资证明(如发票复印件)。...优先支持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光伏建筑一体化、交通光伏、物流光伏、学校光伏、文体场馆光伏等具有较好示范意义的“光伏+”项目。
安排省级技改资金,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对产业基础再造、智能制造示范、绿色制造推广、两化融合及信息化、产业链锻长补短等领域重点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15%的贴息、补助支持
3.三区五极:打造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4.多园支撑(二)打造协同发展的空间布局新模式1.建设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核心区,以两化融合引领高质量发展2.聚焦打造区域增长极,推进各区产业高质发展(三)建设集约高效的产业发展新载体
首次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的企业奖励15万元。4.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温州市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项目、企业(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个性化定制示范企业项目、网络协同制造示范项目),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20万元。
、全链条的改造,降低两化融合成本,提高生产管理效率,优化业务流程,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对接、业务协同和资源优化配置,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和新增长点,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建设制造强省和网络强省提供支撑
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总量规模不断壮大,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两化融合持续推进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达到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60%,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超过60,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生产方式在重点领域得到深度应用,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