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集团大胆探索核能供热商用化应用。2019年底,“暖核一号”核能供热项目建成投运,2023年底实现山东海阳、乳山双城核能供暖,供热面积达560万平方米,率先在全国走出一条零碳城市供暖的全新路径。
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合理利用胶东半岛核电资源,稳妥推进核能供暖。积极推进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建设。到2025年年底和2030年年底,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700万千瓦以上和1200万千瓦以上。...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合理利用胶东半岛核电资源,稳妥推进核能供暖。积极推进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建设。到2025年年底和2030年年底,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700万千瓦以上和1200万千瓦以上。
海阳核能供暖入选国家首批绿色低碳示范项目。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提前完成“十四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加快推动核能供暖、海水淡化等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探索高温气冷示范堆在工业供汽中的应用。到203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1300万千瓦,形成中国北方完整的核电发电、装备制造及综合利用基地。
加快推动核能供暖、海水淡化等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探索高温气冷示范堆在工业供汽中的应用。到203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1300万千瓦,形成中国北方完整的核电发电、装备制造及综合利用基地。
二是服务清洁取暖,推广核能供暖模式。...在海阳城区实现核能供暖“全覆盖”、打造全国首个核能“零碳”供暖城市基础上,建成海阳核电跨区域核能供热工程,实现威海乳山630万平方米居民清洁取暖,进一步提升核能综合利用水平。
3月27日,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核能供暖项目正式并网运行,标志着四代核能供热系统首次实现向城镇居民供暖,四代核能综合利用取得突破。
经项目单位申报、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推荐、案例评选、网上公示,将“山东海阳核电厂核能供暖工程”等23个案例收录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现将名单予以公布。
根据项目单位申报,有关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推荐,国家能源局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进行案例答辩评选,组织有关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评选专家组开展案例核查及评议优选,拟将“山东海阳核电厂核能供暖工程
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开展核能供暖、工业供汽、海水淡化等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加快万华工业园等工业余废热供暖规模化利用,鼓励余热资源较为丰富的工业企业利用余热余压等技术进行对外供热。积极稳妥开展核能供热,推进胶东半岛核能清洁供暖一体化。
开展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山东海阳核能供暖一二期工程总供暖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实现海阳城区核能供暖“全覆盖”。浙江秦山核能供暖项目正式投运,成为南方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
“以我国首个核能商用供热项目——海阳核能供暖项目为例,每一步都是开创性的,不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我们正在推进的三期90万千瓦核能供热工程,除攻克技术难题外,部分关键设备为首次制造,有待开展特殊设备和材料研发。基于核电厂特殊性,项目施工还面临不少制约。
积极推进海阳核电跨区域核能供暖研究论证等相关工作,适时启动工程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30亿元。6.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示范。...加快安丘市辉渠镇等88个乡镇、沂水县诸葛镇东河西村等668个村首批标杆建设工作,推进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综合开发利用,打造农村地区用电、供暖、炊事清洁用能新模式,建成50个左右“标杆乡镇”、500
二、全国首个核能“零碳”供暖城市落地海阳11月9日,海阳核能供暖示范工程二期建成投运,供热面积450万平方米,覆盖海阳全城区。...以此为标志,全国首个核能“零碳”供暖城市落地山东海阳,为全国“零碳”供暖贡献了“山东方案”。
推广地热能、太阳能等非电利用方式,积极稳妥推广核能供暖示范,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氢,开展绿色氢能利用。
开辟核能供暖“新型模式”。...2020年11月25日,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计划2021年供暖季前建成投用,实现海阳城区450万平方米核能供热“全覆盖”,打造全国首个“零碳”核能供暖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