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多晶硅价格持续在低位运行,加上国外多晶硅企业的低价倾销,国内多晶硅企业面临经营压力较大,上半年我国在产的企业仅有7家,下半年受行业整体状况回暖和我对美韩多晶硅初裁出台影响,又陆续有8家企业复工,但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为大家总结了9月25日要闻回顾,国家能源局发布《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产组件在欧洲不受待见倒卖配额或成新商机,多晶硅初裁终落地欧盟怎成漏网之鱼?
但这份初裁中人们却遍寻不着欧盟的影子,这无疑令中国的多晶硅企业有些失望。...在距离立案调查将满一年的7月18日,历经多番延宕,我国商务部对美韩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反倾销初裁终于落地。但耐人寻味的是,同被列为调查对象的欧盟,却在此轮初裁公告中漏网。
中国商务部16日发布初裁公告,自9月20日起,对进口于美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采取保证金形式的临时反补贴措施,这是继反倾销初裁后,商务部再度对美开出罚单。
硅业分会认为,业内预期国内多晶硅双反案件即将初裁是直接导致6月份进口多晶硅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针对此次初裁以及目前面临的状况,硅业分会也提出几点意见:1、对韩国初裁税率较低,特别是对韩国oci公司的反倾销税率仅为2.4%,我国自韩国进口的多晶硅产品中,oci公司占到了90%,仅2013年上半年我国从韩国进口多晶硅量占到总进口量的
初裁认定,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存在倾销,中国国内多晶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美国多晶硅的倾销幅度为53.3%至57%,韩国的倾销幅度为2.4%至48.7%。
详情如下:商务部公布对美、韩多晶硅反倾销初裁:税率高达57%和48.7%商务部多晶硅倾销12家涉案企业税率明细(表)中国对美、韩多晶硅反倾销 欧盟调查结果未公布美韩多晶硅初裁存在倾销 商务部杀鸡骇猴?
7月4日,是中国对欧盟多晶硅反倾销初裁的最后时点,但并没有公布裁定结果。...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周世俭则认为,要讲究对等原则,在欧盟宣布初裁时,中方即应该出台多晶硅初裁,并采用相应幅度税率和缓冲政策,以为后续谈判增加筹码。而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陷入大规模停产境地的国内多晶硅产业而言,我国对美韩多晶硅双反初裁的落地并不是预想中的救命稻草。...有关部门采纳了这一建议,认为与欧盟在多晶硅和光伏问题上应尽量通过谈判来解决。为了配合光伏谈判,只能先暂缓发布多晶硅初裁。
在8月6日之前,中方有两个月的缓冲期,双方有足够的时间谈判磋商;中方为此准备了包括一裁两立在内的反制举措作为谈判筹码,所谓一裁就是对原产于美欧韩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初裁,两立则是对进口葡萄酒和汽车反倾销立案
在8月6日之前,中方有两个月的缓冲期,双方有足够的时间谈判磋商;中方为此准备了包括一裁两立在内的反制举措作为谈判筹码,所谓一裁就是对原产于美欧韩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初裁,两立则是对进口葡萄酒和汽车反倾销立案
随后,又有媒体报道称,中国为此准备了包括一裁两立在内的反制举措作为谈判筹码:所谓一裁就是对原产于美欧韩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初裁,两立则是对进口葡萄酒和汽车反倾销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