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十四五”期间已开发新能源规模1618万千瓦(风电1081万千瓦、光伏537万千瓦)同比增长91.03%,较“十三五”时期增长了14倍。...委托第三方机构做好“十五五”新能源规划修编工作,依托第三方机构在能源、电力规划领域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拓宽地区新能源产业链,推动风光水火协同开发,提升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三是专家赋能优化规划布局。
本地电源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十四五”以来投产花都热电、开发区东区“气代煤”、珠江lng二期、黄埔天然气电厂4个燃气发电项目,燃气发电装机较“十三五”末增加一倍;生物质装机规模较“十三五”末增加1.4
“十三五”五年新增装机持平。...下一步,陕西省发改委将继续锚定“双碳”目标,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大力推进风电光伏开发利用,有序推进抽水蓄能项目规划建设,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应中的比重,确保“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
“十三五”五年新增装机持平。...下一步,陕西省发改委将继续锚定“双碳”目标,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大力推进风电光伏开发利用,有序推进抽水蓄能项目规划建设,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应中的比重,确保“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
;“十三五”期间,我省光伏发电按照平均每年200万千瓦左右规模增长;2020-2023年,我省光伏发电按照平均每年340万千瓦左右规模增长。...“十二五”期间,我省光伏发电按照平均每年100万千瓦左右规模增长;“十三五”期间,我省光伏发电按照平均每年200万千瓦左右规模增长;2020-2023年,我省光伏发电按照平均每年340万千瓦左右规模增长
华电可再生能源在运装机突破9000万千瓦,较“十三五”末增加了80%。二是积极提升系统基础支撑和灵活调节能力。...一是加强源网规划建设统筹,推进新型电力系统清洁低碳发展;二是增强多能协同互补优势,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三是完善电力市场建设,促进新型电力系统资源高效利用;四是加快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十三五”期间,中核二二初步形成系统与核电业务、国内民用业务、国际业务、投资业务“四轮驱动”的发展格局,经济发展呈现向好态势,也较好地完成自身生产经营、深化改革、风险防控、管理提升等改革发展任务,为“十四五...深圳能源集团自2015年进入新疆以来,投运、在建及规划的项目共计15个,计划总投资约400亿元,目前固定资产投资超过90亿元,电力装机容量达118.9万千瓦,产业分布天山南北五个地州,业务涉及电力、热力
“十三五”期间,全市能源供给和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落实“气化龙江”战略部署,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黑河支线项目建成并正式投产,积极推进风、光、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当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60.75...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消纳保障机制,确保清洁能源电力优先消纳、交易合同优先执行。到2025年,力争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0万千瓦以上,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
站于“十四五”的关键之年,回看“十三五”末的新能源装机数据,五大发电集团排位稍显变化,末位由2020年底的华电集团改为2023年底的大唐集团。...截至今年5月底,国家电投总装机达到2.4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70.26%,这也意味国家电投已提前并超额完成2025年电力总装机2.2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比重60%的规划目标。
一、发展成效“十三五”以来,本市可再生能源与城市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开发规模、利用水平、技术创新迈上新台阶,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强力支撑。...推进周边地区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推动绿色电力市场化应用,到2025年,外调绿色电力规模力争达到3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21%左右;实施“阳光园区工程”等六大阳光工程,创新“+光伏”综合应用模式
其中,2023年全年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比“十三五”期间的装机规模扩大近十倍。...与此同时,新型储能作为协调“源网荷储”互动、平衡电力动态供需的核心环节,已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
“十三五”期间,我市打好打赢了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大幅改善,水、大气环境质量均位于平顶山市前列。一是大气环境质量方面。...第一节现状基础“十三五”以来,全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决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着眼社会经济发展大局
公司在军工行业具有核心竞争力,“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共承接固定资产投资咨询设计任务4300余项,累计总投资额约4700亿元。...获得援外项目资格认定,入围境外电力项目签约额企业 50强。公司开发建设的产业园总面积约2000余亩,总投资超过160亿元,具备从规划、园区策划、设计到投资建设及运营的全过程管理能力。
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约22.6gw/48.7gwh,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中鼓励光储企业与电网的协同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实现光伏储能与电网的互补优化,提高新能源消纳效率和电力系统调节能力
“十四五”前3年,能源消费年均增量是“十三五”的1.8倍,相当于每年新增一个英国的能源消费量,预计今后一个时期仍将维持刚性增长,统筹能源安全保障和低碳转型的难度加大。二是消费侧节能降碳亟待加强。...持续扩大绿电消费,促进电力市场、绿证市场、碳市场有序衔接,做好绿证核发全覆盖。四是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巩固拓展新能源产业优势,推动大型风电、高效率光伏、光热等技术创新。
光伏规划建设容量480万千瓦,吕梁市在“十三五”期间有10万千瓦的光伏竞价上网项目为未开工建设项目,拟纳入本规划,于“十四五”期间开发建设。...通知指出,“十四五”期间吕梁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划总容量为758.2万千瓦,其中: 风电规划建设容量270.2万千瓦 吕梁市在“十三五”期间有 18.2 万千瓦的风电项目为核准未建项目,拟纳入本规划,
一、“十三五”以来能源发展成效(一)煤炭产业整合发展煤炭产业作为旺苍县的传统产业,“十三五”期间,旺苍县共有煤矿25家(其中,川煤集团4家,县属煤矿21家)。...“十三五”期间,23个乡镇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顺利完成了“井井通电”工程、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及贫困村电网改造升级目标任务。
“十三五”期间,全市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由2015年底的8万千瓦增至2020年底的257万千瓦,装机总量增长32倍。...——应用目标,推广一批光储一体、光伏建筑、光伏交通、光伏农业等新型电力系统应用场景。
“十三五”时期,济源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煤炭消费进一步削减,共关闭退出矿井15座,退出煤炭产能261万吨。...“十三五”末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覆盖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济源完成清洁取暖“双替代”改造9.9万户,济源全域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
2007年,欧盟在布鲁塞尔成立了光伏废物回收组织“pv cycle”,2014年将光伏组件纳入欧盟“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开始回收试验和示范;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进入2023年后,韩国、荷兰、日本等国家对于光伏组件回收更是做出新的政策调整与规划。
公司在军工行业具有核心竞争力,“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共承接固定资产投资咨询设计任务4300余项,累计总投资额约4700亿元。...获得援外项目资格认定,入围境外电力项目签约额企业 50强。公司开发建设的产业园总面积约2000余亩,总投资超过160亿元,具备从规划、园区策划、设计到投资建设及运营的全过程管理能力。
“十三五”时期,我国风电、光伏分别完成规划目标的134%和230%。按照“3060”目标要求,到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将超过12亿千瓦。而截至今年8月底,风光装机已高达9.1亿千瓦。
作为我国低压电气行业的领军企业,德力西电气一直紧跟国家的战略和规划,进入“十三五”以来,在光伏、储能等领域相继研发推出一大批优质、高性价比的产品和完善的解决方案,着重解决光伏、储能系统应用中高电压、高寿命
其中,煤电装机7870.72万千瓦,占比为45.99%,较“十三五”末下降10个百分点;新能源装机5906万千瓦,占比34.51%,较“十三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三是电网更加坚强可靠。...根据《江苏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江苏省海上光伏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到2025 年,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力争达到660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电装机达到2800
“十三五”以来,在全市统一部署下,我市风电、光伏建设始终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市发改委始终致力于向上争取风电、光伏建设指标用于全市新能源发展,助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2021年8月,我委启动了新型电力系统城市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从优化整合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和各类储能资源等方面,明确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具体实施意见;同年10月,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了《营口市新增陆上风电项目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