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挖掘清洁能源生产和就近消纳能力。优化电力通道和网架布局,加快全县电力输送通道建设,提升电力外送能力。
该分部多方协调,积极组织新能源发电电力外送,安排省调申报省间电力现货,使腰荷时段外送新能源发电电力最多达到309万千瓦,缓解了新能源消纳压力。
通过强化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有效保障了工业生产和民生用能需求,电力外送量稳步提升,为华北、华东、东北地区能源安全提供重要支撑。
800万千瓦,途经青海、甘肃、陕西、河南4省,建成后不仅将推动青海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还将有效提升中国中东部地区环境质量,进一步促进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开发和青海省清洁电力外送
为使绿电得到更好的消纳,甘肃也是全国新能源电力外送大省,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消息,2023年甘肃跨省外送新能源253.2亿千瓦时,占外送电量的48.5%,位居全国第二。
作为西北电网“总枢纽”、西电东送“主通道”,甘肃积极统筹电力外送和省内消纳。截至目前,甘肃省电力外送25个省市,“甘肃绿电”朋友圈持续扩大。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加快750千伏骨干网架建设,开工750千伏和田—民丰—且末—若羌输变电工程等,提升新疆电网电力外送能力,助力打造哈密、准东、南疆、准北等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实施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建设陇东—山东直流、河西—浙江直流、酒泉至中东部直流、库木塔格直流、腾格里第二回直流、巴丹吉林第二回直流外送通道,积极对接哈密北—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进展,充分预留西北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等电力外送新增特高压输电通道的建设空间
9.陕西:新增新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以上2024年重点工作:稳步扩大电力外送规模,新增新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以上,能源...开工建设大同—怀来特高压外送电通道。发展新型储能,加快推进4个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再核准2个项目。开工建设2座新能源汇集站。7.云南:开工和投产新能源项目各1600万千瓦2024年重点工作:稳能源电力。
结合新能源电力外送基地建设,在盐碱地、荒山荒坡等集中建设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利用采煤沉陷区中受损的未利用地推进光伏项目建设。...详情点击山西朔州:结合新能源电力外送基地建设 在盐碱地等建设大型地面电站1月6日,朔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朔州市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结合新能源电力外送基地建设,在盐碱地、荒山荒坡等集中建设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利用采煤沉陷区中受损的未利用地推进光伏项目建设。...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统筹开发与市场消纳,推动光伏发电项目建设,重点建设晋北风光火储一体化外送基地、忻朔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积极争取创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发电示范基地。
,提升电力外送能力。...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主任蔡南表示,等到黑龙江-吉林的省间互济通道建成后,黑龙江省的电力外送能力将由目前的540万千瓦提升到680万千瓦,预计每年可向省外播送约40亿千瓦时的电量。
12月20日,由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家第一批大型新能源基地项目——锡盟400万千瓦新能源送出工程顺利投运,为内蒙古自治区能源电力外送再添“高速通道”。
作为我国最大的电力外送基地,内蒙古既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承担着加快大规模外送绿电、有力有效支持支撑全国经济大省用能和缺电省份绿电低碳发展的任务,又迫切需要加快自身绿色转型发展,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
作为我国最大的电力外送基地,内蒙古既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承担着加快大规模外送绿电、有力有效支持支撑全国经济大省用能和缺电省份绿电低碳发展的任务,又迫切需要加快自身绿色转型发展,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
“宁湘直流”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重点项目,也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漠、戈壁、荒漠”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电力外送大通道,新能源输送占比达50%以上。
聚焦“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发展理念,坚持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不断加大新能源项目争取力度,火电、光热、燃气发电、抽水蓄能、氢储能等调峰项目加快建设,电力外送、储能、调峰、消纳能力持续提升,多能互补、集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千亿级新能源全产业链大基地正在加速建设
作为国家九个煤电外送基地之一,坚持输煤变输电,建成上海庙至山东、蒙西至天津南2条电力外送通道,外送能力达1600万千瓦,建成煤电规模3493万千瓦,现有外送能力及煤电规模领跑全区,年发电量约40%外送至华北
充分发挥西部地区风光资源优势、未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和并网条件优势,以白城、松原、四平双辽地区为重心大力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规模化开发,依托鲁固直流和“吉电入京”特高压通道等电力外送条件,全力推进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西部地区风光资源优势、未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和并网条件优势,以白城、松原、四平双辽地区为重心大力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规模化开发,依托鲁固直流和“吉电入京”特高压通道等电力外送条件,全力推进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北至阿勒泰,西至伊犁,南达和田,向东经哈密通过750千伏哈密~敦煌、烟墩~沙州双通道实现新疆与西北电网联网,“疆电外送”通道已建成哈密南~郑州(第一通道)、准东~皖南(第二通道)两回特高压直流工程,电力外送总能力已达
“通过直流特高压线路进行电力外送”作为解决电力资源与负荷区域不平衡的主要路径,从理论上来讲,可以解决能源负荷分布失衡与新能源消纳问题,但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诸多现实性的制约因素,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外送消纳的问题
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规划建设方案(2023—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围绕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光伏开发与采煤塌陷地治理,统筹项目建设与产业融合,统筹就地就近消纳与电力外送
——实施“光伏+”消纳保障工程统筹推进就地就近消纳和电力外送,加快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和配套送出工程建设,保障新能源高水平消纳利用。光伏+就地消纳。...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规划建设方案(2023—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围绕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光伏开发与采煤塌陷地治理,统筹项目建设与产业融合,统筹就地就近消纳与电力外送
中电建东乡县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一期)项目45.兰州市西固区新能源光伏建设项目46.兰州市榆中县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47.玉门市中能建数科集团压缩空气储能项目48.疆电入渝、宁电入湘特高压直流过境电力外送能力提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