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在福州高新区南屿镇的流洲安置房B区项目建设工地,工人忙着做好光伏组件上墙准备工作。该项目的商业体建筑在建设中采用了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光伏外墙技术,是福建省首个应用该技术的项目。该光伏系统在商业运营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6.24万千瓦时,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作

首页 > 光伏系统工程 > 太阳能建筑 > 项目 > 正文

福建全省首个BIPV光伏外墙项目落地福州高新区

2025-07-02 11:09 来源:龙电行协 

6月24日,在福州高新区南屿镇的流洲安置房B区项目建设工地,工人忙着做好光伏组件上墙准备工作。该项目的商业体建筑在建设中采用了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光伏外墙技术,是福建省首个应用该技术的项目。该光伏系统在商业运营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6.24万千瓦时,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作为福州市重点城中村改造项目,流洲安置房B区项目用地面积约66.32亩,包括10栋住宅楼、1栋邻里商业楼、1栋养老院,共建造1088套安置型商品房,建成后将安置3400多户居民回迁。

该项目由中建国际投资(福建)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由中建五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我们在项目设计时就致力于打造‘会呼吸’的绿色建筑,在商业楼外墙和屋顶采用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推动建筑与能源的高效融合。”中建国际投资(福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该项目商业楼采用的建筑光伏一体化新技术不仅在屋面设置了光伏发电组件,建筑外墙还通过光伏组件与中空玻璃结合,将光伏发电技术融入建筑中,既不影响原有结构,又兼顾了良好的发电性能、保温性能、遮阳避光性能以及装饰性能,让建筑节能降耗与光伏发电达到有效互补的理想状态。

该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并网模式,建成投用后,可减少周边园区配电容量压力,同时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技术,提高电网整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绿色能源的利用比例。

近年来,福州市住建部门高度重视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工作,将绿色建造、智能建造、节能低碳作为推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以流洲安置房B区项目为示范,福州高新区城乡建设局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助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理念,鼓励企业通过绿色建造方式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