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农光互补模式正成为乡村振兴与绿色能源融合的新引擎。2025年5月16日,由浙能绿能(磐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中来股份提供核心组件支持的21MW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在金华市磐安县仁川镇成功并网。该项目是中来组件搭配柔性支架的又一标杆案例,通过“光伏+农业”创新模式,实现土地高效利用与清洁能源生产的双赢,为浙江山区县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磐安农光互补项目
农光协同,激活土地多元价值
磐安仁川农光互补项目总装机容量21MW,共使用了33870块兼具高效发电与生态友好特性的中来股份n型双面双玻组件。由于该地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占比约80%),地势起伏较大,海拔高度差异显著,但整体土地破碎、坡度较陡、地质条件复杂,所以采用柔性支架技术,将光伏阵列与农业种植有机结合,既保障了农业生产空间,又增加了安装容量,实现土地立体化利用。据测算,项目在25年设计寿命周期内,年均上网发电量约2188万kWh,年均利用小时数达1042.1小时,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1万吨,相当于为当地新增约21818亩森林碳汇效益。
技术赋能,n型双面双玻组件领跑行业
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山区(金华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对光伏组件的可靠性和弱光下发电量有更高的要求。磐安仁川农光互补项目核心采用中来股份JW-HD156N双面双玻组件,依托n型TOPCon双面技术,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3.5%,双面发电增益最高达30%,显著提升单位面积发电效益。双玻结构搭配抗 PID 设计,保障组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仍保持低衰减率(首年≤1%,年均≤0.4%)。再加上柔性支架系统的创新应用,则进一步适应复杂地形,降低施工成本,为农光互补项目规模化推广提供技术范本。


磐安农光互补项目双玻组件和柔性支架特写
政企联动,共筑零碳乡村新图景
农光互补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平衡的最佳实践,中来股份的高效组件与柔性支架方案,不仅保障了项目收益,更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模式,为当地农户开辟增收新路径。未来我们将深化合作,推动更多绿色能源项目落地,助力乡村振兴。
中来股份副总裁洪蕴表示:“磐安农光互补项目是中来实现‘光伏+’多元场景应用的又一里程碑。我们以n型技术为核心,通过定制化解决方案满足农光互补场景的特殊需求,为乡村绿色发展与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以绿色动能,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磐安农光互补项目的成功并网,标志着中来股份在分布式光伏与乡村振兴融合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未来,中来将继续深耕n型技术,拓展“光伏+农业”“光伏+渔业”等创新模式,推动清洁能源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为全国乃至全球零碳乡村建设贡献“中来智慧”。
原标题:项目捷报|中来股份助力浙能绿能农光互补项目并网,赋能乡村振兴与绿色能源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