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国最早自主通商口岸,是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更是世界最大能源输出港。如今,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海又被赋予了新意义,共计1.8GW海上光伏项目相继落户秦皇岛昌黎县,在燕赵大地实现了该项目类型零的突破。

近日,由晶澳科技供货的海上光伏组件“耀蓝”完成首批交付,以切实保供行动,助力华电昌黎海上光伏试点项目率先开工建设。该项目是河北省海上光伏总体规划的先锋项目,同时也是华电集团首个100%海上光伏项目,相关场区占地面积达到了6534.25亩,西侧距离岸边约5km,东侧距离岸边约11km,水深8m~13m,是典型的近海工况。
为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华电昌黎海上光伏试点项目需保质、保量、保时完成建设,施工标准非常严格。但在海上建设光伏项目绝不是件容易事,虽然讨论多年,但市场依旧小众,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海上工况过于恶劣。
高盐雾老化腐蚀、高紫外破坏组件密封性、漏电、海风海浪高载荷、高温高湿环境加剧PID效应、盐析和鸟粪导致热斑……因此能适用于海上的组件,势必要因地制宜,逐一解决痛点。
为此,晶澳科技结合自身在水上光伏领域深耕多年的经验和成果,重磅推出DeepBlue 4.0 Pro“湛蓝”系列和“耀蓝”系列两种海上光伏n型产品方案,其中“耀蓝”方案正适用于水深大于10米的近海区域。该产品采用高耐候双层镀膜玻璃、防水接线盒、防水连接器、绝缘耐腐蚀聚氨酯边框、高耐候封装材料及高阻水密封胶封装方案等,极大增强了组件对盐雾盐析、湿热、PID、机械载荷等负面因素的抵抗能力。
目前,晶澳海上光伏n型产品已顺利通过IEC标准及加严测试,以及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 E1597标准测试,在海水压力浸没及温度综合测试中,功率衰减仅为0.322%。此外,晶澳海上光伏n型产品还经过了盐雾8级测试、复合老化测试以及风洞测试,表现皆十分优秀,彰显了晶澳海上光伏组件产品的优异性能。
在“耀蓝”的支持下,华电昌黎海上光伏试点项目全面建成投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76658.40万kWh,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23.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9.5万吨,这将为河北省能源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力,有力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光伏产业蓬勃发展几十年,为全球低碳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相对应的,当前可用于光伏装机的土地面积已大幅减少,如果能够利用海岸线发展光伏,不仅将解决土地面积有限的问题,更可以避免土地过度开发带来的环境影响。同时,与陆上光伏相比,海上光伏往往更接近沿海地区的电力负荷中心,这使得电能更容易并网消耗,减少了长距离输电的损失和成本。
在此背景下,以“耀蓝”系列创新产品为代表,晶澳科技将持续破题海上光伏发展困境,让“向海争光”的能源革命在惊涛骇浪中行稳致远,为新能源版图向深蓝延伸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