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下,借助政策红利,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产业迅速驶入发展“快车道”,光伏行业亦迅速成为吸纳人才的新福地。
然而,随着近两年光伏产能不断扩张,以及跨界企业数量急剧攀升,人才短缺依旧成为制约光伏企业发展的共性问题之一,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当下光伏人才市场究竟如何?缺人难题是否缓解?新的人才竞争格局下,企业又该如何实现“自给自足”?针对上述问题,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与晶澳科技人力资源总监邱民权进行了深入探讨。
晶澳科技人力资源总监邱民权
研发、技术型人才奇缺与“无序”招聘交织
“扩产”可谓近两年光伏行业最热门的高频词之一。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仅2022年光伏企业扩产规模便超过1542.85GW,其中硅料257万吨、硅片/硅棒536GW、电池629.05GW、组件377.8GW。而随着光伏产能高速扩张,制造端技术型岗位需求呈几何级快速攀升。
央视于2022年针对光伏行业人才缺口进行的特别报道曾指出,某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预计招聘岗位4000多人,其中仅一线技术工人岗需求就超过1500人。
而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初,我国光伏产业从业人员总量约300万人,2022-2025年年均新增需求约10万人,但实际年均新增人才供给量却只有4万人,人才供给面临巨大缺口。“现在的光伏招聘市场人才供给结构与需求严重不匹配,产业工人常年不足,高端研发、工程技术人员等岗位人才奇缺,复合型、信息化人才供给不足,地域分布也不平衡。”作为资深的HR,在邱民权看来,目前的光伏招聘市场存在着诸多待解难题,而研发、技术型人才奇缺是“难中之难”。
邱民权表示:“随着光伏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的用人需求早已由简单操作工向技能型选手转变。目前,光伏人才需求10%为研发型人才、40%则为工程技术、经营管理、质量把控等专项人才,这类人才不仅需要有跨学科的背景知识,同时还要了解产线的整体设计和运维。”
另一位长期从事光伏招聘工作的人事总监也表示:“目前,国内直接开设光伏专业学科的高校少之又少,从业人员主要来自材料、能源、应用物理等专业,且新人普遍存在‘偏科’问题,所以尽管核心研发人员年薪丰厚,却依旧招人难。”
此外,光伏赛道的火爆还吸引了各路资本争相涌入,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不完全统计,2021年初至今,已有超160家企业跨界进入光伏行业,2022年仅新成立的涉及光伏业务的企业便已超14万家。万亿资本倾注下,是更为混乱的人才招聘环境,挖人大战、恶意加码薪资待遇等“招聘乱象”轮番上演,“无序”的招聘风气既抬高了光伏企业非必要成本投入,也造成了引进人才专业技能与岗位间的不匹配。
对此,邱民权表示,人才短缺是目前光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无序竞争”只会破坏市场规则、扰乱市场秩序,行业只有在公平环境下才能有序稳定发展。故此,光伏企业思考的核心问题应该是“如何合理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保留人才”。
外引、内育,打出人才培养“组合拳”
企业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决胜的关键在于打造高素质的人才梯队,作为行业寡头企业,晶澳的外引、内育“组合拳”成为范本之一。
在外部引才方面,除社招之外,晶澳全面升级校企合作模式,率先开辟“联合办校”新路径,让光伏企业更深程度参与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中。
据悉,目前由晶澳投资建设的邢台新能源职业学院一期正在有序封顶,预计2024年9月开始招生,办学规模6000人。
邢台新能源职业学院
“此次在宁晋建校,既填补了宁晋无高等院校的空白,同时也实现了宁晋高等院校零的突破,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是晶澳‘情系教育、回报家乡’的又一实际行动。学院建成投用后,将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新能源行业人才智库、冀南大地职教新星。”据邱民权介绍,晶澳除了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还将在教师资源、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就业等方面进行更多扶持。以师资为例,晶澳已为邢台学院筹备三百多名实战讲师,意在打造一支精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除联合办校之外,晶澳针对不同类别高校,采取差异化合作模式。985与211高校合作方向倾向于产学研,学术应用探讨及合作。目前,晶澳已与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安徽大学等有了阶段性的产研成果,义乌基地获批首批浙江省博士创新站,并成功申报义乌市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普通本科、大专高校倾向于建立实习就业基地与推荐优秀毕业生,用于企业人才发展与培养;与职业、专科学校结成产教联盟,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共建,订制培养、定向就业。截止目前,晶澳已与40余家大中专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接收学生近3000人。
在邱民权看来,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晶澳对技术前沿的探索,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帮助公司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还可以让晶澳招聘到最需要、最紧缺的优秀人才。同时,新模式还将大大缩短学生与企业之间的磨合期,让学员在校期间便了解晶澳的企业文化和工作要求,极大降低员工培训成本、增强学生企业文化认同,有效降低员工流动性。
在内部培养方面,晶澳提出并正在打造“心力资源”。
“晶澳的使命是开发太阳能造福全人类,而福利的最先受益者应该是晶澳员工,所以,我们提出并正在打造‘心力资源’。‘心力资源’即‘用心’,‘用心’营造员工物资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用心’建立企业与员工间的有效链接。”邱民权说。
为了更好打造“心力资源”,更好的培养、保留人才,晶澳建立多样化、全方位、科学系统的培训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先,进一步完善和迭代职业发展三通路设计,助力员工在不同的职业发展赛道上都能取得成功。其次,凭借完善的培训运营架构和课程体系,将内部学习平台作为载体,让晶澳每一位员工自身能力得到提升。最后,随着新建和扩产项目的增加,会有更多的管理和技术岗位出现空缺,内部会选拔更多优秀的人才补充到这些岗位去进行历练和培养。
“人才保留是目前整个光伏行业面临的问题,有分析显示,一个核心技术人员的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约等于其年薪的三倍。因此,晶澳认为保留人才是人才管理的重中之重。”邱民权说。
为此,晶澳在人才保留方面,打造了包含短期、中期、长期措施的全面激励福利体系,近三十项。同时,推出学历提升-阳光“晶”才项目、薪酬包项目、“晶才”计划等多个专项项目。此外,还有人才输出激励、人员轮岗、稳岗补贴、新员工项目补贴、技能提升项目补贴、扩岗补贴等项目和措施的持续开展,为员工职业发展保驾护航。
光伏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支撑,随着光伏产业高速成长,以及与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复合型人才需求将更为强烈。邱民权表示,晶澳将在强化光伏高端人才供给、加强光伏产教融合建设、促进光伏人才良性竞争方面不遗余力。
( 来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 作者: 青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