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云和县人民政府发布云和县生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优化工业用地布局和结构,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行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应用,建设园区智能微电网,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实现整个园区能源梯级利用。云和县生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云发改办〔2022〕18

首页 > 光伏系统工程 > 政策 > 正文

浙江丽水云和县:十四五期间推行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应用

2022-06-02 09:10 来源: 云和县人民政府 

6月1日,云和县人民政府发布云和县生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优化工业用地布局和结构,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行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应用,建设园区智能微电网,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实现整个园区能源梯级利用。

云和县生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云发改办〔2022〕18号

云和县经济商务局

2021年11月

目 录

一、现实基础2

(一)发展现状2

(二)面临形势6

二、总体要求9

(一)指导思想9

(二)基本原则10

(三)总体定位11

(四)发展目标12

三、产业重点14

(一)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14

(二)培育新兴产业新引擎20

四、主要任务23

(一)构筑创新链,积极引领生态工业发展24

(二)健全产业链,主动承载生态工业发展26

(三)培育人才链,全力支撑生态工业发展28

(四)提升价值链,加快推进生态工业发展29

(五)强化服务链,高效支撑生态工业发展31

(六)优化发展空间,加快推动生态工业发展36

五、保障措施37

(一)加强组织领导37

(二)加强政策保障38

(三)强化要素保障39

(四)优化营商环境40

附件1、云和县产业平台及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表(实施类)41

附件2、云和县产业平台及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表(谋划类)43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四五”时期,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调整期、百年未遇之大疫情持续影响期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浙江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关键期。中共浙江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共丽水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提出打造“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强调“必须坚持以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中共云和县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提出“实施生态工业倍增计划,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为认真贯彻省委、市委、县委的决策部署,加快云和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发〔2020〕6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制造强省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浙委办发〔2020〕8号)、《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丽政发〔2021〕9号)、《丽水市“一带三区”发展规划》(丽委办发〔2020〕33号)、《丽水市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倍增行动方案(2020-2025)》(丽委办发〔2020〕17号)、《云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云和县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倍增行动计划(2021-2025)》等,特编制《云和县生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本规划在总结云和县“十三五”生态工业发展成绩和现状条件的基础上,重点阐明“十四五”期间全县生态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空间布局、产业重点、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云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云和县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本规划范围为云和县域,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

一、现实基础

“十三五”以来,全县工业战线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贯彻落实《云和县“十三五”生态工业发展规划》,成功创建中国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创新升级示范区,“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总体完成,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向上向好发展态势,取得显著成效,为接续奋进“十四五”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现状

1.总体实力稳步增强

工业规模保持平稳增长。2020年全县实现工业产值198.7亿元,同比增长9.6%。全部工业增加值40亿元,过去五年年均增长9%,占GDP的比重达到48.23%,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十三五”期间,规上工业总产值从63.21亿元增长到137.54亿元,规上企业从47家发展到80家,其中亿元企业产值从48.9亿元提升到84.18亿元。工业效益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规上工业增加值从11.2亿元增加到24.51亿元;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从77.1万元增加到148.5万元,2020年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位列全省28名、全市第1名;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从8.2万元增加到42.4万元,位列全省13名、全市第1名。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主导产业继续保持活力。2020年,主导产业木玩、钢压延、轴承、阀门行业分别实现产值80.2亿元、90.7亿元、7.3亿元、7.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5%、22.7%、10.6%、-1.6%,四大主导产业占了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3.4%,继续保持活力。高新产业实力不断壮大。“十三五”期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5家,培育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6家、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6%,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升9.2%。

3.平台打造日趋完善

“十三五”以来,云和工业园区规划用地面积16.87平方公里,已开发5.9平方公里,共集聚了774家企业,其中木玩企业527家。截至2020年底,园区共集中了规上工业企业67家、亿元工业企业11家、“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4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1家、省级众创空间1个(云和E创园)等。园区集中了全县92%的规上企业,以全县0.6%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县近91%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和近50%的税收,是省级百项重点特色工业园区、浙江省木制玩具工业专业区、浙江省山海协作示范区和浙江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4.数字赋能逐步推进

“十三五”期间,全县先后开展了智能化技术改造、木玩行业“机器换人”2个省级试点,搭建木制玩具质量检测中心、木制玩具行业“机器换人”中心、“政产学研用”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企业“机器换人”、“两化融合”等10余个批次示范试点评选,与中控集团合作开发产业信息化平台,实现ERP平台服务运用企业32家,共培育“机器换人”示范企业7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家、上云企业300余家、信息化示范企业2家,信息化试点企业2家,行业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0%以上。

5.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十三五”期间,以木制玩具+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大力推进木玩强县、电商富民工程,进驻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网店达1300余家,直接、间接就业岗位1万余个。创成巧云、高胥、河上、勤俭等4个全国淘宝村、电商亿元村、电子商务专业村,培育巧云、高胥、河上等3个电子商务示范村,建成“云和E创园”,上线“阿里巴巴-云和木玩产业带”,创成“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入选“全省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县”。同时,网络零售额从21.3亿元增加到31.9亿元,创成省电子商务示范县,连续4年入围全国电商百佳县。

6.营商环境逐步优化

“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实现“最多80天”,企业群众办事基本实现“只进一门、只到一窗、只跑一次”。2020年,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41件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实现“一件事”全流程办理。“亩均论英雄”改革成效显著。率先建立了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数据平台,新入园企业100%“标准地”供地,入园审批时间最快缩短至35天,实现企业“零地技改”22万平方米、“腾笼换鸟”27家,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893家。多举措帮扶企业渡过难关。2020年,出台了应对疫情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的政策意见,累计兑现“五减”资金4.87亿元、“两直”资金3.98亿元,帮助企业融资4.76亿元,助力企业平稳、高质量发展。

7.开放创新深入推进

2019年荣获全国创新百强县。开放合作全领域深化。“十三五”期间,引进项目141个,总投资112.3亿元,实际利用市外内资59.5亿元、外资3490万美元。与上海普陀、宁波北仑、嘉兴港区建立制度化、常态化、多元化沟通机制,落地落实云和—北仑“飞地”创业园、云和—嘉兴港区民族乡村振兴“飞地”产业园,实现收益1705万元。完成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投资14.89亿元,实现产业资金转移42.36亿元。加速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截至2020年底,全县共有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新云木业木制玩具现代化研究院、和信益智玩具研究院、金成智慧木玩研究院、诚创精密机械研究院)。2020年,新增专利申请量1312件、授权量2020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23%。木玩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列入省级创建名单,我县创成省知识产权示范县。

在总结发展成效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相较于发达地区,我县生态工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瓶颈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集群效应有待增强。我县产业集群发展尚处于初中级阶段,缺乏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聚积极性较低。同时产业体系内外协作程度不高,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之间关联度较低,大部分企业处于价值链低端,低端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与高端产品开发能力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二是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我县部分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科技创新载体不多,云和木制玩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尚在创建,省企业研究院仅4家、省高企研发中心仅11家。产业核心竞争力不足,R&D占GDP比重1.08%(全省2.6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产业发展结构有待升级。我县传统产业动能不足及新兴产业基础薄弱,转型升级压力较大。能耗双控叠加“拉闸限电”影响下,要求降低工业对能源的消耗强度和总量,减少工业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直接影响如华宏钢铁等企业发展,势必对我县工业经济产生冲击。四是专业人才导入有待加强。我县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受交通区位、生活配套、工作环境、薪酬待遇等因素制约,人才引育难度较大,现有企业管理人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蓝领技术工人数量和素质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业转型升级。五是工业发展空间有待拓展。我县受土地、基础设施等要素制约,可开发工业用地较少,且工业用地指标也较少,出现“有工业投资项目、但无可供土地”的情况,优质招商项目难以落地,对我县工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六是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大。我县工业企业大多为中小微企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实力等因素,相对于周边县市,我县对生态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二)面临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云和处于大有可为而且必须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生态工业发展面临诸多新机遇新挑战。

从国际看,科技革命催生“转型浪潮”。随着“大云物移智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壮大,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为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创造新机遇。在工业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浪潮中,云和生态工业与新一代智能技术、信息科技的深度融合必将极大促进产业迭代升级和裂变发展,实现云和生态工业竞争优势的重塑。RCEP协定造就“世界窗口”。RCEP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将极大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提振各方对经济增长的信心,促进区域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开放性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势必为世界经济带来新一轮增量红利。RCEP的签订把新发展格局推向更广范围,商品、技术、人员等在协定成员国之间自由流通,大批量商品实现零关税,有利于云和的竞争产品出口。贸易摩擦加剧“经济风险”。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温,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未来几年,以美国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必将会通过知识产权、“国家安全”等名义手段围堵我国产业发展,我县木制玩具、钢铁、阀门和轴承等行业也可能会遭遇以技术、质量、法规等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壁垒,影响我县企业全球市场竞争力与海外市场拓展。新冠疫情带来“发展逆流”。新冠疫情爆发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从生产资料供应、资本供给和最终消费市场等方面对生产经营产生巨大冲击,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人员流动受阻使企业难以复工复产,无法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特别是物流受阻使得企业产生难以获得原材料与及时交货等问题,这些冲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云和生态工业发展。

从国内看,“双循环”催生“风尖浪口”。国家明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展模式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和创新驱动型转变,要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以“内循环”支撑“外循环”,以“外循环”带动“内循环”,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提高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为云和县生态工业发展带来巨大发展机遇。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互促接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充分发挥三省一市比较优势,着力加快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强化跨区域共建共享共保共治,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目前,丽水机场、杭丽云铁路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促进了长三角地区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为云和引进长三角要素资源提供了机遇。绿色发展迎来“时代风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是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体现了我国未来发展的价值方向。通过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系统性深刻变革,我国绿色发展将从“运动式”走向“制度化”,并将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十四五”期间,安全环保的政策预计将继续加码,云和工业节能环保成本整体呈刚性上升趋势。

从省内看,“重要窗口”打造进入“加速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浙江省将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作为打造“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之一,加快构建“415”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着力打造十大标志性产业链。云和要更加重视炼化一体化与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十大标志性产业链打造,助力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多种要素制约进入“叠加期”。人才是未来生态工业发展的关键,在发达城市纷纷出台人才招引优惠政策的大背景下,我县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面临更大挑战。“十四五”时期,土地资源要素的供给约束将不断加大。作为全省生态屏障,我县产业发展环保准入门槛较高,能耗总量下降压力较大。我县生态工业发展仍处于动能转换期,新兴产业短期内无法对经济增长提供足够支撑,对云和生态工业发展形成较大挑战。

“十四五”时期,我县要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战略和全省实施加快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的重大机遇,坚定不移聚焦高质量、现代化、竞争力,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实施生态工业倍增计划,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市委四届十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加快突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化提升“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道路,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围绕打造云和“全国山区新型城镇化样板县域重要窗口”,积极融入全省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布局,全力推进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行动,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新引擎,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争创全国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样板区,加快云和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集聚向产城深度融合迈进,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把云和打造成全国山区共同富裕样板县。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生态导向,发展“绿色制造”。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制造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实现制造业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2.坚持创新为本,促进“精益制造”。坚持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以及运营成本,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变化,集成技术、组织、人员、设备、原材料以及相关的各类信息,打造无废品、零库存、多样化的产品,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建设可量化、可视化、透明化的工厂。

3.坚持开放协作,推进“协同制造”。聚焦重点行业,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全产业链协同、价值链整合和全链条的资源优化配置,围绕研发设计、智能装备、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的无缝衔接,快速集聚行业内优质资源,加快全社会多元化制造资源的有效协同,提高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

4.坚持制造服务化,培育“服务型制造”。聚焦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服务、定制化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模式,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加强制造业各个环节的服务创新,完善服务规范标准,夯实筑牢服务型制造发展基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三)总体定位

云和“十四五”生态工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生态工业“倍增”为目标,抓住政策窗口机遇期,深入实施平台“二次创业”、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用好跨山统筹、创新引领、问海借力三把“金钥匙”,加快打造一批高能级产业平台、培育一批完善的产业链、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实现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努力打造全国山区共同富裕样板县。

1.打造绿色生态发展高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领域科技创新,加快云和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探索亩均效益高、科技含量高、战略定位高的新兴产业,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推进云和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发展高地。

2.打造产业数字化发展高地。在新一代数字科技支撑和引领下,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价值释放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主线,加快推进云和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等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打造示范性数字化工厂、未来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产业数字化发展高地。

3.打造国际木制玩具高地。对标世界一流,加强木玩品牌建设与推广,推动木玩与幼教、文创、电商深度融合,加快国际化发展,提升木玩产品核心竞争力,推动从“全球木玩生产加工基地”向“全球木玩创制中心”跨越、从“中国木制玩具城”向“国际木制玩具名城”跨越,加快建设国际木制玩具高地。

4.打造体制机制创新高地。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统领,全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政务服务和市场营商环境等工作,通过改革激发工业发展新动能、机制创新释放工业发展活力,构建具有云和特色的生态工业发展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体制机制创新高地。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产业平台能级显著提升,木制玩具、钢压延、轴承、阀门等特色产业实现倍增发展,探索培育以生物科技、数字经济等为招引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态工业体系,基本建成全国山区新型城镇化样板县域、共同富裕产城融合全省样板。

1.发展更快。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生态工业持续稳定增长,全县规上工业产值达到27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9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完成年度工业投资1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企业25家,规上企业160家,上市公司1家。

2.结构更优。到2025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0%、40%、2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园区规上工业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100%。

3.动能更强。到2025年,数字引领智能制造,创新动能显著提升,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30%,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37家,五年累计新增工业机器人150台。

4.效益更好。到2025年,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0万元/人,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到45万元,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达到200万元。

5.产业更美。到2025年,产业结构绿色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水平持续提升,制造业碳达峰取得重要进展,完成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减排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指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10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保持8立方米/万元以下。

表1 云和县生态工业发展“十四五”主要指标

1.png

三、产业重点

立足我县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全面融入全省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布局、对接“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计划”,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育新兴产业新引擎,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重点聚焦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等四大传统产业,以及数字经济、生物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态工业体系。

(一)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

瞄准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把“倍增”行动计划融入到各领域、各行业、各要素支撑、各重大项目里,加强分业施策、分类指导,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1.木制玩具产业

发展目标:加快木玩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培育,以及国际玩具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打造全球木玩创制中心与中国云和(木制玩具)知识产权维权中心,努力创建国际木制玩具名城。到2025年,力争全县木玩产业产值突破160亿元、培育上市企业1家、十亿元企业1家、亿元企业16家、规模以上企业80家,外贸出口实绩企业超过100家。

细分领域:原材料采购。大力推进木玩行业原材料采购国际化与木玩辅料市场建设,推动原材料采购数字化,加快建设“互联网+原材料”物流供应链信息平台。研发设计。整合研发创新要素资源,重点推广“互联网+研发设计”新模式,支持设计网络化协同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协同研发、众包设计、个性化设计。玩具制造。以大数据平台建设为基础,推进“互联网+制造”新模式,实施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工程,大力开展“机器人+”行动,重点建设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品牌营销。集中营销要素资源,积极培育发展“新零售”,加强产品宣传推介;设立数字化营销平台,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进程,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

发展平台:木玩研发设计平台。加快木玩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重点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木玩智能制造平台。以木制教玩具小微企业园、金沅木制教玩具小微企业园、滚漆中心为依托,重点改进白坯、打磨、包装流水线、喷漆等环节的自动化改造和升级,促进木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创新与集成配套。木玩服务平台。重点搭建集木玩设备展示、交易、运维、实训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大力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企业研究院、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实施路径:

(1)提升云和木玩知名度。集中力量打造木玩童话特色小镇,积极申报国际木玩名城,持续举办国际木制玩具节、全民木玩竞技大赛、木制玩具展等系列品牌推广活动。推进木玩行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发布云和木玩产业发展指数,建成中国云和(木制玩具)知识产权维权中心。

(2)发展木玩产业新兴业态。加强木玩品牌开发与保护,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云和木玩游戏”教育品牌,进一步提高“云和木玩”“云和教玩”的知名度、影响力。深入开展“木玩+”行动,打造以“木玩+幼教、+智创、+休闲、+服务、+生态”特色产业体系,推动木制玩具从传统的卖产品向卖创意、卖生活方式转变。鼓励木制玩具与塑料玩具相结合,注入电子芯片,木玩往“声光电”领域扩展。加强木玩产业链补链强联,引进木玩质量检测、咨询服务、设计研发的项目团队。

(3)建设国际教玩研学基地。依托中国幼教创意园建设,打造国际玩具交流中心,积极筹办国际性的玩教具研究论坛活动,构建产学研和玩教具装备体系,力争在千亿级的国际玩教具大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密切与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省市装备中心、高校院所和幼教集团的合作,加快构建“云和木玩”学前教育装备规范化体系。实施木玩“515”人才计划,加强木玩高技能人才培育,建设国际木玩职业技术学校。

(4)培育国际国内一流企业。引进具有实力的研发主体和高端人才,大力研发和推广先进技术,增强产业创新内驱力。落实凤凰行动,培育上市企业,在鼓励本地企业兼并重组的同时,积极引进哈伯(HABA)等世界知名企业,全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加快本地龙头企业培育,按照10亿元、5亿元、3亿元、亿元等梯度培育企业,鼓励企业申报“小巨头”、隐形冠军企业,加快挖掘高成长性企业。

(5)加快木玩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提升发展小微产业园二期、三期、木材加工配送中心、滚漆中心、一般工业固废处理中心、木玩原辅料市场等产业平台,规范管理。用好进口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实现进口货物入库保税、出口货物入仓即退税的双向保税物流运转,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创建完成木玩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发挥产业集聚效益,打造集研发、体验、展示、销售为主要功能的木玩智造空间,努力将智造空间打造成工业旅游景点;引导行业龙头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强的木玩企业入驻“童话小镇”。

(6)推进云和木玩文化输出。发展木玩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具有国际市场需求的木玩动漫作品,推进木制玩具创意设计和衍生产品开发。弘扬木玩“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与国内外先进科技创新相衔接,把本土文化和国际文化相接轨,设立木玩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木玩制作技艺传承者,让木玩文化走向世界。通过和漫威等国际知名文化公司合作,引导企业由协同生产向IP授权、品牌授权、研发、文化创意等国际合作领域延伸。

2.轴承产业

发展目标:引导轴承企业在技术、工艺、产品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提高市场占有率,培育3-5亿元“隐形冠军”企业2家以上,着力打造高品质的精密轴承生产制造基地。到2025年,轴承行业要培育单项冠军,全县轴承产业产值力争突破15亿元。

细分领域:研发设计。重点推进轴承锻造模具、温度控制等工艺研究,优化工艺参数,不断提升轴承锻造工艺水平,推动处理工艺向生产智能化、数据化方向发展。生产制造。重点对存量机器设备和生产流程等进行自动化、数字化改造,实现从单机生产向连续化生产转变,形成“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专用网络”的工业物联网生产模式。品牌营销。推动品牌营销向云端化方向发展,重点鼓励和支持企业打造“云和轴承配件”区域品牌。

发展平台:轴承技术研发平台。加快推进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加强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轴承智能制造平台。加强“机器换人”应用示范引领,完善轴承部件制造产业链,重点提升内外套圈、钢球和保持器等轴承四大件产品制造自动化改造升级。轴承服务平台。重点搭建集轴承设备展示、交易、运维、实训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实施路径:加大精准扶企力度,促进骨干企业成长。建立重点企业调度制度、创造精准扶企服务环境、优先助推骨干企业成长,加快轴承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宽企业发展路径,推进制造向服务延伸。立足轴承技术和标准服务方面的优势地位,在云和举办轴承产业发展研讨会、商贸会、博览会等,并继续开发新的产品标准,支持云和轴承制造向产业链高端探索和发展。

3.阀门产业

发展目标:着力培育高档次的阀门精加工企业,加快实施精密铸造环节的“机器换人”。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加大阀门环保投入,鼓励企业进入大型国企采购目录,逐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到2025年,全县阀门产业产值力争突破15亿元。

细分领域:研发设计。以机床工业、能源工业、石化工业及海洋工程为主要目标,重点发展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及专家系统,使阀门铸造技术由“经验”走向“定量”。生产制造。重点发展铸造过程自动化、柔性生产单元和系统及集成制造技术;发展绿色集约化铸造,加强对铸造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品牌营销。研究云和精铸地域品牌内涵,打造云和精密铸造地域产业品牌。

发展平台:阀门创新研发平台。推动政企联合和校企联合,重点搭建阀门创新研发平台,加强阀门主体材料的开发创新,提升生产铸造工艺,推动产品向精密铸造方向发展。阀门智能制造平台。引进或开发智能化生产设备,重点建设自动化阀门“精加工”生产线。阀门行业协会。将阀门商会转为阀门行业协会,设立专职秘书机构,推进阀门企业“单打独斗”转变为“联合作战”。

实施路径:以精铸招引精加工,催旺产业繁荣局面。重点加大精密铸造环节技术升级力度,重点攻关铸造工艺,推动向精密铸造、锻压工艺等方向发展。借力“山海协作”,加强多地产业合作。加强与温州等地阀门行业协会等组织对接合作,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共享。推动产业价值重构,打造精铸地域品牌。对接国内外阀门行业标准,建设从铸造到成品完整产业链;鼓励企业向铸钢、合金钢等专精特铸造产品方向发展,做精精密铸造。

4.钢压延产业

发展目标:加快向高端精密制造方向发展,做大钢压延产业,向高端钢铁制造转型升级,提高钢材质量,丰富产品内容,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到2025年,全县钢压延产业产值力争突破180亿元。

细分领域:废钢回收。发展废钢回收产业,拓宽废钢的回收和流通渠道;提高废钢筛选和加工工艺,提高资源回收率。生产制造。重点采用电弧炉或连铸连轧等先进、节能的技术和工艺,推动全流程各工序间的合理衔接和匹配,形成“废钢→电炉→连铸→连轧”的短流程工艺设计和生产,提高炼钢水平。品牌营销。鼓励和支持华宏等企业打造云和高端精密制造地域产业品牌。

发展平台:废钢回收基地。加快建设废钢回收基地,拓宽废钢的回收和流通渠道;提高废钢筛选和加工工艺,有效提高资源回收率。钢铁研究院。以华宏钢铁公司为依托,组建“钢铁研究院”,加大新产品开发和新工艺改造力度,推动产品向中高端特钢方向发展。钢铁智造平台。重点建立、完善、扩展企业在生产制造、产品检测等环节的智能制造能力,搭建智能车间(工厂),提升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实现生产全程数字化、可视化、透明化。

实施路径:做大企业规模。支持华宏公司与政府及杭钢集团对接产能转让工作;推进产业链向钢铁行业下游延伸,培育发展废旧回收、汽车拆解等配套产业。推进高端发展。以智能化改造手段,提高短流程炼钢工艺水平;同时,开展优特钢炼制技术攻关,打造省内最大优特钢生产基地。加快绿色发展。按绿色发展要求,对生产全流程进行绿色化改造,建设绿色工厂。

(二)培育新兴产业新引擎

1.数字经济产业

发展目标:顺应后疫情时代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加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培育,加强与大数据、软件服务等国内外领先的企业合作,主攻大数据、软件服务两大领域,延伸拓展云计算、人工智能,加快园区大数据、工业软件等细分领域的示范应用,为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等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到2025年,新培育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高附加值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新培育龙头企业1家以上,力争产值突破5亿元。

细分领域:大数据领域。深入推进大数据产业合作为契机,支持云和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等龙头企业与国内外领先的大数据应用示范企业合作,如阿里、华为大数据等,建立大数据应用管理平台,提升生态工业的数据服务能力。软件服务领域。支持云和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等龙头企业与国内领先的软件服务应用示范企业开展合作,重点发展软件实训、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外包,提升生态工业的软件服务能力。

发展平台:云和木制玩具龙头企业、轴承龙头企业、阀门龙头企业与国内外领先的大数据、软件服务示范企业开展合作,建设大数据中心、软件服务中心,开展大数据研发、软件服务。

实施路径:加快云和本土数字经济产业链延链补链,招引上海、深圳、杭州等数字经济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云和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等龙头企业与大数据服务商、软件开发商合作,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数字经济应用示范企业,加强平台运营管理、维护、升级,实现云和生态工业的智能化。

2.健康医药产业

发展目标:着眼2035年,打好未来远景产业基础,落实山区26县生物科技产业专项发展行动计划,设立生物科技产业园,争取省市政策支持,重点培育生物科技产业。到2025年,打造浙西南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新培育龙头企业1家以上,力争产值突破5亿元。

细分领域:生物医药。依托我县丰富的中药材优势,重点开发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构建现代中药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做大做强黄精基地、铁皮石斛仿生基地等,引进生物技术药、诊断试剂等各类新型制剂企业。医疗器械。发展中医诊疗装备、保健康复装备;加快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高端医疗器械。医疗康养。重点发展食用菌多糖等保健品,完善全县保健品产业链;发展食用菌、高山蔬菜等绿色休闲食品。推进医检、医疗、医养、医美融合发展。

发展平台:引进健康医药产业领域的领袖企业、孵化毕业项目、产业链项目、成熟技术项目、产业化投资项目等,推动云和健康医药机构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引进精准医疗、基因工程等成熟技术落地项目,建设健康医药服务平台,加快推动云和健康医药跨越式发展。

实施路径:加快云和本土健康医药产业链延链补链,加快云计算、大数据在药物靶标筛选、药效早期评价、药物临床数据分析、医学诊断和临床决策中的应用,推动医药产业研发、制造、流通等环节数字化转型,加快打造智慧医疗新体系。

3.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目标:加快向制造服务化、服务智慧化方向发展,到2025年,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产值达到50亿元,税收超1亿元,龙头企业超过10家,从业人员达到1万人以上。

细分领域:基础研发服务领域。加强工业基础共性技术研发,为生态工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电商服务领域。培育直播电商、云逛街等商贸新模式,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带建设。现代物流领域。依托杭丽铁路、温武吉铁路、义乌机场等互联互通新优势,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多式联运、电商物流。现代金融领域。大力引进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持牌金融机构,探索“科创贷”等金融产品,推动金融服务普惠化、绿色化发展。节能减排服务领域。加强与国内外领先的节能减排、固废处理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生态,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发展平台:基础研发平台。加快建立基础研发中心,为生态工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金融服务平台。加快金融创新与开放步伐,重点发展科技金融、产业链金融、“双创”金融产品和服务、总部金融等。智慧物流中心。加快建设智慧仓配物流、智慧速递物流、智慧跨境物流、智慧供应链物流,形成区域性智慧物流中心。电商服务中心。面向产业集群、服务上下游企业,加强与抖音、快手、京东、阿里等合作,建立电商服务中心。

实施路径:提供全方位的产业生态服务,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高效多功能综合体。导入研发、金融、电商、设计、咨询、物流、信息、会计等行业企业,开展各类企业合作,为云和生态工业企业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服务。

四、主要任务

围绕全县“十四五”生态工业总体要求、产业重点,构筑创新链、延伸产业链、培育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强化服务链,优化发展空间,营造适合生态工业孕育成长的环境,有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价值链、服务链“五链衔接”,争创全国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样板区。

(一)构筑创新链,积极引领生态工业发展

1.引建创新机构

重点对接国家、浙江省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建立研发机构、技术转化平台。鼓励木制玩具、轴承、阀门等行业领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资源,组建木制玩具、现代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的生态工业创新中心。全力打造木制玩具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数字车间、智能仓库,打造一批以“未来工厂”为标杆的新智造群体。进一步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通过与国际国内技术转移、科技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合作,推动现代制造共性技术研发、应用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促进企业向“专、精、特、优”方向发展。

2.建立创新联盟

进一步发挥浙江数字经济标准创新联盟、浙江绿色创新发展联盟等整合创新作用。重点支持新云、金成、七彩、绿林、奇美乐、正艺、金马等龙头企业,组建木制玩具技术创新联盟;依托华宏等龙头企业,组建钢压延技术创新联盟;依托兴昌等龙头企业,组建轴承技术创新联盟,联合开展关键基础和共性科技重大攻关项目。鼓励丽宏等龙头企业,组建废旧金属加工协同创新平台,做好汽车拆解回收、废旧金属回收等项目的招引。支持创新联盟参与产业技术研发创新重大项目,制订技术标准,编制产业技术路线图,整合推动联盟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功能落户云和。鼓励龙头企业整合行业资源,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创新创业环境,构建高效的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

3.突破关键技术

以木玩、轴承、阀门、钢压延等关键技术为重点,对接国家和浙江省、丽水市重大科技专项,梳理一批前瞻性关键核心技术项目,集中攻克一批事关云和生态工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核心技术。依托云和产业领军企业,强化科研攻关,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丽水学院等国内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云和建立创新研究院,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态工业诸多领域重大技术攻关,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木玩、轴承、阀门、钢压延等产业工艺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在产业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方面实现突破。

4.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

聚焦数字基础好、带动效应强的行业,引导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等行业的龙头企业与国内外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合作,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行业知识经验在平台沉淀集聚。同时,支持工业企业建设5G全连接工厂,加强“5G+工业互联网”应用,围绕生态工业应用场景和前沿信息技术,建设如木玩、轴承、阀门、钢压延等制造技术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前沿技术与工业机理模型融合创新,支撑构建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新型生态工业体系,深化工业资源要素集聚,加速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创新变革。

专栏1 重点项目

◆引建创新机构。鼓励木玩、轴承、阀门、钢压延等行业领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资源,培育建设“未来工厂”,组建生态工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分别新增1-2个以上“未来工厂”及行业技术研发中心。

◆建立创新联盟。依托新云、华宏、兴昌等行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开展关键基础和共性科技重大攻关项目。到2025年,新增1个及以上技术创新联盟。

◆突破关键技术。梳理一批前瞻性关键核心技术项目,集中攻克一批事关云和生态工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核心技术。到2025年,在木玩、轴承、阀门、钢压延等重点行业突破关键技术2项以上。

◆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平台汇聚更广范围生产要素资源,面向木制玩具、轴承等重点行业,开展新技术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到2025年,新增1个以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

(二)健全产业链,主动承载生态工业发展

1.强化产业集群协作

提升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鼓励新云、金成、华宏、丽宏等“头雁”企业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骨干作用,带动木制玩具、轴承、阀门等产业链条上的集群发展,加快建立“头雁引领、雁阵跟进、群雁齐飞”的梯队企业培育机制,对“大企业大集团—行业龙头(标杆)—成长性优势企业”分别予以相应培育扶持,兼顾效率公平。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协作,支持以“头雁”企业为依托,联合众多中小企业按产业链组成联盟,形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技术、信息、市场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紧密协作关系。大企业以入股方式与中小企业进行重组,并建立产业链供应关系,按企业兼并重组项目资助标准予以扶持。

2.加快全产业链培育

加快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等产业研发、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强链补链,加快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推进,促进产业向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攀升。瞄准国内外领先的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等前沿科技,重点招引产业链上具有尖端技术的龙头企业、独角兽型企业,完善全产业链。鼓励相关科技型初创企业从基础研发起步,与龙头企业错位发展,在关键产业领域打造一批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入实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凤凰行动,通过资金全过程参与、政策全周期支持和服务全链条保障,确保“雏鹰”企业成长、“雄鹰”企业壮大,实现更多企业成为“金凤凰”。

3.实施产业精准招商

根据“一核四轴五区多点”的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空间布局,明确主导产业发展定位。根据“一核四轴五区多点”产业定位,研究制定年度产业链招商指导目录。瞄准世界500强、国内百强、行业10强,着力以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为契机,系统规划大数据应用示范中心、人才实训基地和产业园区;以木制玩具产业为突破,壮大木制玩具产业规模;以钢压延、轴承、阀门、废旧金属加工重点项目为支撑,规划建设产业园,吸引上下游龙头企业加速聚集。依托木制玩具、轴承、阀门和钢压延等产业,策划举办一批国际化、高水平会议,宣传、推广云和县投资环境、招商项目,提升云和知名度,促进本地企业与外界的技术贸易交流与合作,吸引参会企业前来投资。

专栏2 重点项目

◆强化产业集群协作。对“头雁”企业落实专题小组服务制度,提高政府精细化服务水平,在高端人才引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给予“一企一策”专项支持。

◆加快全产业链培育。加快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等产业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培育。到2025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数字经济企业30家。

◆实施产业精准招商。根据“一核两区多点”产业定位,研究制定年度产业链招商指导目录。探索“大会招商”新模式,依托云和工业园区,发挥大型会议对招商引资的促进作用。到2025年,在现代制造、数字经济等上下游产业,完成招引5个以上亿元项目,20个以上千万级项目。

(三)培育人才链,全力支撑生态工业发展

1.加强人才平台建设

依托丽水学院、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搭建创业培训服务平台,为创业群体提供免费创业培训。联合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大学和丽水学院,共建木玩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等。规划建设人才实训基地,引入电商学院、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等机构,创建在全省有影响力的人才储备输送基地。定期开展青年创业大赛,重点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打造人才联盟服务综合体,坚持市场化聚集人才,进一步加快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人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打造人才培养、引进、产学研结合的公共人才平台。

2.优化双创人才引培

围绕人才引育,通过项目资助、创业扶持、股权投资、企业并购、柔性引进等多种方式,重点引进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数字经济等产业领军型、创新型人才,以及掌握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高层次研发团队,实施企业、高校、研究院所、技工学校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整合利用各高校专家人才库、人才交流会展、人才市场、人才平台(云和人才网)等资源,健全双创人才引培服务,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引进国外智力等形式,面向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数字经济等产业全方位提供高端人才引入服务,实现人才聚集与储备的良性发展,为生态工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3.集聚产业发展人才

推动政策协同,实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步推进。结合云和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在“产业链招商指导目录”的基础上,明确招才引智的主攻区域,同步分解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的任务,集成省、市、云和县现有人才政策和招商政策,实现人才政策和招商政策共同推介、共同实施。推动考核协同,将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同步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体系,对引进的优秀国内外专家、先进的引智成果、突出的引智典型,实施与招商引资同等的表彰激励制度,积极营造招商有奖、引智有功的良好氛围。

专栏3 重点项目

◆加强人才平台建设。坚持市场化聚集人才,进一步加快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人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到2025年,打造1个及以上人才培养、引进、产学研结合的公共人才平台。

◆优化双创人才引培。重点引进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数字经济等产业领军型、创新型人才,实施龙头企业、高校、研究院所、技工学校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未来5年,每年引进专业技能人才300人以上,培训职业技能人才至少5000人次。

◆集聚产业发展人才。结合云和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分解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的任务。到2025年,累计引进两院院士、国家“千人 计划”、省“千人 计划”人才3人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0人以上,招引1000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四)提升价值链,加快推进生态工业发展

1.赋能全价值链“智能化”

深化“机器人+”,积极开展智能化技术改造、木玩等行业“机器换人”省级试点建设,搭建木玩行业“机器换人”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企业“机器换人”示范试点评选推广及木玩行业ERP服务平台研发,培育“机器换人”示范企业。深化“互联网+”,依托新云、华宏、丽宏等龙头企业,探索智能制造互联网协同研发模式,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共享集成,实现协同制造。深化“大数据+”,推进工业大数据和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以数据驱动产业集群发展;大力支持面向云和县中小企业的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云和县行业数据资源的动态监控、预测预警,提升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

2.推动全价值链“标准化”

结合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数字经济等产业导向,严格把关项目准入,建立工业投资项目准入评价标准,从产业导向、投资规模等方面,分行业明确评价标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建立工业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对列入负面清单项目,原则上不允许准入;对特别好的重大项目,由一事一议的方式确定是否允许准入。增强企业标准意识,筛选一批企业向单项冠军企业定向培育,建立健全技术、专利、标准协同机制,开展对标达标活动,推广卓越绩效等先进管理标准。

3.树立全价值链“品牌化”

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树立企业质量标杆,实施优秀品牌培育工程,弘扬老品牌、做强大品牌,培植特色品牌、打造百年品牌,打造一批市场认可、国际接轨的“拳头品牌”。如新云、金成、七彩等国内外知名的产品、企业、行业和区域品牌,对接质量标准建设,实现“云和制造”向“云和创造”转变,推动品牌优势向价值优势转变。

专栏4 重点项目

◆赋能全价值链“智能化”。深化“机器人+”,积极开展智能化技术改造、木玩等行业“机器换人”省级试点建设,搭建木制玩具行业“机器换人”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

◆推动全价值链“标准化”。结合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数字经济产业导向,建立工业投资项目准入评价标准,从产业导向、投资规模等方面,分行业明确评价标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树立全价值链“品牌化”。新云、金成、七彩等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品牌,对接质量标准建设,推动品牌优势向价值优势转变。到2025年,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5个以上,驰名商标10个以上,著名商标20个,知名商标30个以上。

(五)强化服务链,高效支撑生态工业发展

1.打造电商服务中心

面向产业集群、服务上下游企业,建立区域电商服务中心,不断创新理念、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加强与抖音、快手、京东、阿里巴巴等合作,打造电商产业园。建立直播共享新模式,引进一批拥有主播资源的机构,建立从直播人才培训、创业孵化、加速成长等系统化培育链条。

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借助亚马逊等平台,抓好跨境电商产业带建设,有效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打通链接海内外市场。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着力引进培育电商创新发展平台,促进更多市场主体开展9710、9810出口新模式。加快建设企业自主海外仓,形成境外营销网络,推进自主品牌走向全球市场。动员一批企业通过第三方平台开展跨境电商,努力引导一批企业建设自己的独立电商平台,每年争取一批传统企业开展跨境电商B2B、B2C业务。

积极发展国内电商。加强与抖音、快手、京东、阿里等平台合作,谋划电商产业园,推动云和县规模以上企业加快发展产业电商。积极组织木玩企业参加国际电商、杭州跨境电商博览会等大型展会,进一步提升“云和木玩·世界品质”的影响力。顺应后疫情时代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大力支持在线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数字服务企业发展,培育一批集交易、物流、支付于一体的行业电子商务平台。

2.建设智慧物流中心

提高物流服务的智慧化水平,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和物流服务水平,基本建成以智慧仓配物流、智慧速递物流、智慧跨境物流、智慧供应链物流为特色,立足云和智慧物流中心,辐射全国的区域性智慧物流中心。

建设现代物流信息体系。鼓励企业建立公共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推进企业智能仓库建设,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加快拓展物流信息平台,构建智慧信息交易平台,实现信息化的互联对接和共享互通。以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信息体系,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建设电商物流体系。整合“三通一达”、顺丰等公司资源,同时招引跨境物流服务企业,鼓励企业建设海外自主营销体系、建立海外仓,加快创建物流服务中心,打造集物流信息查询、物流咨询、物流交易、物流配送、物流协同管理为一体的一站式仓储物流平台,推广数据仓库等智慧物流信息技术,提供定制仓储、仓储配送、包装拆装、专线运输、实时追踪等服务。

3.推进金融服务创新

加快金融创新与开放步伐,重点发展科技金融、产业链金融、“双创”金融产品和服务等,稳步推进现代金融高地建设。

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通过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合作,撬动社会资本投入,通过市场化运作,发挥基金的引领和放大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帮助企业快速成长。

鼓励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在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前提下,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投入、政府投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在生态工业企业集体发债、股权转让在政策上进行倾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进行项目融资;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工业类PPP项目建设,加大对生态工业的支持。

4.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支持企业推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工业园区,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加强与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企业合作,建立生态工业发展生态。

推进绿色产品开发。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理念,结合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等产业,根据国内外官方发布的工业绿色产品目录,开展典型绿色产品研发,积极推进绿色产品第三方评价和认证,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低耗、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加大绿色产品宣传力度,大力推广使用绿色产品。

推进绿色工厂建设。在木制玩具、轴承、阀门、钢压延等产业中,选择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绿色工厂创建工作,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分类创建绿色工厂。引导木玩、轴承、阀门的龙头企业按照绿色工厂建设标准建造、改造和管理厂房,推动水、气、固体污染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营造良好的生态工业环境。

推进绿色工业园区建设。优化工业用地布局和结构,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行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应用,建设园区智能微电网,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实现整个园区能源梯级利用。促进园区内企业之间废物资源的交换利用,在企业、园区之间通过链接共生、原料互供和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绿色工业园区。

推进零碳产业发展。聚焦各领域脱碳技术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如超低排放、资源循环利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绿色低碳技术研究,全力推进节能减碳技术改造,加强相关技术人才培养,以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加速低碳技术的应用推广。同时,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制造方式转型,分行业推进企业数字化技术改造,带动生产运营模式向高端化升级,在制造业领域打造出更多的零碳工厂、零碳机关、零碳学校等示范工程。

5.完善工业服务体系

研发创新服务。多渠道主动出击,推动海内外优质科技资源落户云和。招引海外科技资源和国内科技资源,其中海外科技资源包括外企中国研发中心、国际科技合作、海外到期专利;国内科技资源包括高校园所、产学研联盟、技术交易市场。

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服务体系以一流物业管理公司为主要实施主体,主要包括物业管理、企业管理、工业工程、后勤服务、设备安装和监管,为入驻企业提供集设备安装和监管、工业工程、后勤服务、企业管理和物业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降低入驻企业生产与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

生活配套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以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支付平台为基础,将生态工业的公共服务、行政服务、商业服务等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实现将生态工业资源进行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的协调。

中介服务。推动中介服务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互动,加强深度行业科技信息定制服务,支撑企业发展需求。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高、市场化能力强、品牌信誉好的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包括会计、金融、法律等中介服务,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风险投资、法律咨询等专业化服务。

社会公益服务。重点打造集观光游览、科普教育、娱乐体验为一体的云和生态工业文化基地,与周边旅游产品形成互补结构,推动旅游产品建设和市场开拓。塑造以木玩文化为主,抗战文化、银矿文化、船帮文化、农耕文化为辅的特色文化,打造高山农耕、创意木玩、水运船帮三张文化名片。

专栏5 重点项目

◆打造电商服务中心。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着力引进培育电商创新发展平台,促进更多市场主体开展“9710”、“9810”出口新模式,加强与抖音、快手、京东、阿里等合作,打造电商产业园。到2025年,新建1个以上电商产业园。

◆建设智慧物流中心。鼓励企业建立公共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推进企业智能仓库建设。推动智慧园区建设,打造集招商服务、企业服务和园区监管于一体的园区智能化管理平台。到2025年,建设智慧物流中心1个以上。

◆推进金融服务创新。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通过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合作,撬动社会资本投入,通过市场化运作,发挥基金的引领和放大作用。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支持企业推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工业园区,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强与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企业合作,建立生态工业发展生态。

(六)优化发展空间,加快推动生态工业发展

1.推动全部企业入园

加快推进云和工业园区整合提升,推动开放平台共建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平台,着力提升园区发展能级,加快建成“智慧园区”,为园区企业发展赋能。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和道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推进城西工业园区“腾笼换鸟”“退二优二”“退二进三”,引导和支持园区企业通过兼并重组、“零地技改”、改造提升闲置厂房等方式提高亩产效率。坚持疏堵结合,在园区内建成一批小微企业园和产业集聚点,简化入园审批流程,缩短入园时间,引导企业组团入住标准厂房,实现全县100%以上的企业集中在园区。

2.优化环境分区管控

依托“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开展区域内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城乡建设、重大项目选址。云和县共划定环境管控单元13个,其中1个产业集聚类重点管控单元,要求严格控制不同污染强度的三类工业项目发展,原则上不得新建或扩建三类工业项目(列入市级及以上重大项目除外),现有生产能力在符合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定位的前提下进行提升改造,不得新增用地和污染物总量,且须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用地控制性规划及园区规划环评。优化完善区域产业布局,鼓励对三类工业项目进行淘汰和提升改造。

3.明确发展空间目标

到2025年,落实丽水生态工业发展重要部署,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加快产业平台整合提升,保障“十四五”产业发展空间。以云和工业园区为核心,申报完成省级经济开发区,构建以战略新兴产业为引领、传统制造业为支撑、历史经典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化的生态工业体系。

展望未来,围绕园区、高铁新城建设集聚产业,形成以交通运输、创意产业、商务办公、综合商业为核心功能的高铁商务核心,合理统筹产、城、人、文、游“五位一体”发展空间,推动城市发展与产业相融合、与环境相协调、与公共服务相匹配,努力建设成为产业强、城市兴、生态美的云和生态工业发展增长点。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健全统筹协调机制

以云和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为统筹协调机构,切实加强对全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创新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治理方式,深化工业园区“扁平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开发”制度体系,探索“管委会+公司化”运营模式,提升干部专业化能力。

2.建立专家服务机制

加快建立健全云和县与国内外著名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关系,不断扩充与完善跨区域协同专家智库。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制度,强化云和县本地企业参与研究生态工业发展中的战略性、前瞻性及系统性问题,为政策制定、重点项目引进等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3.加强落实考核监督

根据注重实绩、客观公正、正向激励等原则,配套制定生态工业建设发展考核办法,实行分类考核、动态管理,针对不同产业考核要注重个性化、差异化,设立考核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按照“依法统计、分级负责、部门把关、统计综合”的原则,对具体工作归口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测。

(二)加强政策保障

1.完善编制工业规划

坚持规划引领,积极落实云和县“十四五”生态工业发展规划。推出产业发展规划,创新规划理念,改进规划方法,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实效性,编制分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聚焦省政府提出的十大标志性产业链,落实产业链链长制等长效机制,全方位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

2.加强配套政策创新

研究制定相关产业配套政策,按照“一业一策”等思路,针对重点产业制定差别化的产业政策;重点在产业链配套、产业链招商、生态保护、人才引进等方面配套奖励政策。加强政策创新研究,先行先试创新性政策。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向上争取国家和省重大研发、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政策支持。

3.加强政策贯彻落实

加强政策宣贯,组织专题辅导活动,对于产业发展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政策法规,及时通过专家解读、媒体专访等多种形式,扩大政策宣贯范围。利用浙江政务网等载体,统一公布申报通知、结果公示等,为企业政策申报、政策兑现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强化要素保障

1.强化人才要素保障

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遴选一批具有工业、外贸、金融、招商等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负责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生态工业发展。实施木玩“515”人才计划,建立更加完善的引才机制,大力引进科技项目型人才,创新经费管理、成果转化等制度,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的自主权,促进人才资源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2.强化资金要素保障

加大财政对生态工业发展支持力度,落实企业研发、绿色发展等财政补助配套资金,保持制造业贷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生态工业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制造业重点企业挂牌上市。探索建立生态工业投资公司。加大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力度,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增加技改贷款,推动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向制造业倾斜。

3.强化土地要素保障

保障与拓展工业用地空间,绘制云和工业用地“全景图”、低效用地“全景图”、全域治理“全景图”等,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满足重大产业类项目用地指标需求,存量工业用地盘活原则上全部用于工业。推行土地弹性年期出让制度。探索委托管理、合作开发等新模式,谋划一批产业发展新空间。到2025年累计新增工业供地面积1500亩。

(四)优化营商环境

1.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实施《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10+N”行动。建好企业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实行专业化代办服务,确保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最多80天”。深化精准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建设小微企业服务综合平台,加快“企业码”推广应用,为企业提供优质政务服务。

2.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

以提高亩均产出效益为核心,突出节约集约用地、节能降耗减排和加快创新驱动,建立健全全县域、全产业、全周期、全要素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实施产业、平台、企业多层级亩均评价管理,深化以亩均效益、亩均研发、亩均人才为导向的制造业企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机制,实现“凤凰涅槃”。

3.加强企业“走出去”服务

鼓励木制玩具、轴承等出口优势产业集聚效应,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推行外资企业“服务大使”制度,加强重点外资企业点对点直通包办服务。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帮助企业了解当地税务政策,支持企业走出去到海外投资兴业、开发资源、开拓市场。

4.营造宽松的生态工业氛围

大力弘扬新时代浙商精神,建立突出贡献企业家评选表彰制度,形成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强对先进企业、领军人物和创新创业事迹宣传报道,增强公众对生态工业的认知、认可和认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附件1、云和县产业平台及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表(2021-2025)(实施类)

1.png

附件2、云和县产业平台及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表(2021-2025)(谋划类)

1.png

1.png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