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商人吴建龙的“忽悠”能力已经到达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他创办的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向日葵),2010年上市第一年业绩竟成了此后近十年中最好的业绩,他用了九年时间从资本市场圈了超11个亿,通过套现套走了近25个亿。上市以来,向日葵累计亏损近10亿元,其中仅2018年就亏损了超11个亿。
2019年2月20日,向日葵披露了2018年年报业绩:营业总收入6.57亿元,同比下降57.04%,净亏损11.33亿元,同比降低4879.84%。
向日葵是一家光伏企业,2010年创业板上市,当年实现净利润2.51亿元,位列中国光伏十大电池厂商,吴建龙宣称要在三年内将销售额提高到15亿美元。然而,吴建龙昔日在光伏行业的雄心壮志已经被现实狠狠的击碎。对于2018年亏损超11亿元,向日葵将责任推脱于光伏行业环境不佳。
即便是受到531光伏政策影响,光伏企业整体业绩下滑,但像向日葵这样利润同比下降将近百分之五千的企业也实属罕见。
在吴建龙的带领下,向日葵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沉沦的?
1、昔日新能源首富
吴建龙控制的向日葵成立于2005年。
1967年1月,吴建龙生于浙江绍兴,据说自小头脑灵活。
1993年,26岁的机关干部吴建龙离开了体制,开始创业。绍兴人以纺织业见长,但吴建龙却认为这没啥意思,想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东西。于是,吴建龙另辟蹊径,选择了当时绍兴商人鲜有介入的摩托车贸易,后来又做液化气贸易。
1995年,吴建龙介入了房地产和连锁超市行业。1999年又开始办化工厂。2004年,创立了浙江贝得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得药业),又跨入了医药行业。
2005年,吴建龙创办向日葵,正式进军太阳能行业。吴建龙曾说:“别人都说我不务正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其实我介入的所有行业都赚到钱了。”
当时光伏行业在全球处于低迷状态,我国也尚未开始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吴建龙只是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在与朋友去西藏旅游途中看见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就萌生了创办太阳能企业的想法。
从西藏回到绍兴后,吴建龙就通过关系找到了当地太阳能技术人才周晓兵,并且只谈了10分钟,就决定进军太阳能。他对周晓兵说:“你出技术我出钱,我们在企业的地位是平等的,我们企业未来是以上市为目标的。你相信我,就跟我干。”
而在此之前,从商十余年的吴建龙从来没有和新能源产生过任何实质性的接触,甚至在去西藏之前,他一直以为太阳能就是热水器,更不用说当时的行业老大——无锡尚德了,吴建龙表示:“在施正荣成为中国首富前,我都不知道他是谁。”
但吴建龙对太阳能有种“迷之自信”,他坚信自己的眼光,“这个行业能赚钱,做的人很少,就像我之前判断摩托车贸易和连锁超市能赚钱一样。”
2005年,贝得药业开始开工建设,吴建龙又上马了向日葵,两个企业一墙之隔。一下子搞了两个新公司的他手上资金开始紧张,根本不敢向银行说明正在搞光伏这个当时几乎没人懂的行业,他凭借关系隐瞒了贷款用途长达10个月,甚至还卖掉了一些利润很好的超市资产。
从2006年开始,向日葵的产能持续扩大,位列中国光伏电池厂商前十位。
2010年8月,向日葵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吴建龙摘掉了戴了十余年的“隐秘富豪”的帽子。在胡润发布的2010年能源富豪榜中,吴建龙身价90亿元,成为中国能源行业新首富。
从创办向日葵到90亿元身价,吴建龙只用了6年不到的时间。他被选为绍兴县人大代表,2008年、2010年两次被绍兴市政府授予“绍兴市市长奖”,荣获“2009浙商创新大奖”“2009年度袍江新区经济建设功臣”“2009浙商全国500强”“2010浙商全国500强”等称号,2011年又被评为绍兴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绍兴市劳动模范。
2、光伏开始玩不转了
2011年,也就是向日葵上市的第二年。《经济观察报》曾专访吴建龙,给他贴上了这样一个标签——“懒人”。文中说,他很少在上午10点之前起床,每天晚上都会躺在床上读小说至凌晨1点,然后睡到上午10点再起床。甚至在上市前夜,也在熬夜看世界杯的比赛,哪怕第二天要破例早起。
与大多浙商不同的是,吴建龙一直奉行“懒人”原则,上午10点才起床,工作日的下班后以及周六、周日绝不工作,他表示,“如果有员工在我休息时间给我打电话,我一定会骂他。”即使在工作中,吴建龙的“懒”也发挥的淋漓尽致,“生产经营上的事,哪怕是几十个亿的投资,我也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分管的高层自己拍板即可,我不过问。”
工作之外,吴建龙有很多规划,”如果有机缘,我可能会投资一支足球队“。吴建龙喜欢旅游、读书,2010年上市期间正在读的是盗墓小说《鬼吹灯》。然而,吴建龙的光伏事业并没有像这部极为火爆的小说一样持续的火爆下去。
2010年上市首个年度,向日葵的全年净利润是2.51亿元,光伏电池出口销售额为3亿美元,但吴建龙并不满足于此,根据他的规划,向日葵的出口销售额要在三年内提高到15亿美元。
吴建龙认为产能是最大的困扰,已经接近生产能力的极限。接下来,一是扩大产能,计划利用公司已有的一块土地扩建厂房,二是将产业链再向上下游延伸。上游进军原材料领域的硅片生产,下游在海南等地投资发电站。吴建龙还表示,“在日后的发展中,不排除利用上市公司融资平台的优势,在行业内进行并购。”
但吴建龙的美好愿景注定要落空了。2010年之前,我国光伏行业快速发展。2006年至2010年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连续5年年增长超过或接近100%,其中2007年至2010年,光伏电池产量连续4年居全球首位。在经过连续5年的100%增长以后,国内光伏行业整体脚步开始放缓,行业利润下降,产能过剩现象严重。
从2006年到2010年,美国从中国内地进口的光伏电池板总额增长了将近6倍,2011年前7个月的进口额更是达到了14亿美元,已超过2010年全年的进口额。中国企业低价倾销的手段让许多美国同行被迫降价或离场——数个光伏企业破产、REC关闭电池厂、多个企业开工不足、订单急剧下降。
201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13GW,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7.8%,看到全球光伏制造业的半壁江山被中国企业占据,让企图通过新能源发展振兴制造业和提高就业机会的美国紧张不已。于是美方开始挥舞起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大棒。
从2011年开始,中国光伏产业开始走下坡路。遭遇产能过剩、利润下降、欧债危机、“双反”诉讼的中国光伏企业处境变得十分艰难。
光伏电池制造行业门槛较低,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行业快速发展期,向日葵自然能通过扩大产能实现盈利。而到了产能过剩、利润下降、出口受阻的时候,在银行不断压缩信贷、原材料价格不稳定、库存压力大等情况下,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找到生存下去的突破口才是最重要的,而在这方面,向日葵显然欠缺的多。
2010年向日葵发布上市首年的年报之时,43岁的吴建龙曾表示:“我眼光比较好,有前瞻性,我的运气也好,进入的时机恰到好处,又赶上了行业发展的顺风车,才有了这样的成绩。目前还没有涉及其他行业的计划,但不排除开拓未知领域的可能性,因为我还年轻。”
当吴老板对着首年财报意气风发,描绘更好的明天时,从未想过这竟成了向日葵业绩最好的一年。
3、创业板套现第一人
向日葵上市之初,吴老板个人持有40.98%的股权,通过个人独资的香港优创持有23.03%股权,通过浙江盈凖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间接持股0.62%,合计持股64.63%。
向日葵上市当年净利润2.51亿元,然而第二年就成了3484万元,第三年竟亏损3.57亿元。股价最低时2.18元/股,较上市当时的最高价13.15/股,下降了83.42%。吴老板身家凭空消失了60亿。
然而,吴老板并不慌张,他心里早就想好了对策。
向日葵2010年8月27日上市,限售期3年,也就是2013年8月27日就可以解禁。吴老板自己作为董事长,当时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所持有股份的25%,且在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公司股份。
于是2013年2月22日,正好距离8月27日解禁将近半年时候。向日葵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吴建龙因其“控制的旗下企业较多,行业较为分散”,同时考虑到上市公司运作已较为规范,建议由更专业、更能集中精力的专业人士担任相关职务。为此,特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等一切职务。
吴老板的神操作不仅能在解禁之日就能减持股份,而且完美避开了转让股份额度的限制。但是股价略低,减持必然收益不高,拉高股价也就成了必然。
于是吴老板发布半年报,进行高送转,每10股转增12股,再把最近新签的大合同也拿出来做文章,利好频出,半年后,把向日葵的股价拉涨了3倍,从5.2元涨至15.1元。
除了本次为配合减持而进行的高送转及2010年度的现金分红,向日葵八年来再也没有给股东任何利润分配。
8月27日,在解禁期到来的同时,吴老板急不可耐的发布减持公告,一天都没有浪费。
2013年9月,15个交易日内,吴老板及其个人控股的香港优创即减持股份2.8亿股,获利13.89亿元;同年11月,9个交易日内再次减持1.6亿股,套现6.4亿元;2015年1月,吴老板再度出手,减持套现4.25亿元。最终,通过16笔交易,吴老板累计减持5.4亿股,套现24.58亿元。
开闸近4年的创业板,惊现史上最大减持,创业板套现第一人,就此诞生。
吴老板减持期间,泽熙系御用交易席位国泰君安证券上海打浦路营业部多次出现在向日葵大宗交易名单中,而徐翔案发后涉及的13家上市公司23名高管中,向日葵实际控制人吴建龙和原董秘杨旺翔赫然在列。
吴老板操纵股票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并在股价涨至高位时进行抛售,从中获利的行为昭然天下。
吴老板的一系列神操作,对公司业务影响巨大。吴老板减持股份期间,向日葵曾发生一天之内3名董事、7名监事集体离职的神奇事件。
管理者如果只关注资本市场个人获利,而对企业发展漠不关心,企业就无可避免的成为牺牲品。向日葵亦是如此。
原标题:向日葵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