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MResearch日前发布了2015年全球光伏逆变器排名,排名显示,全球逆变器市场格局在领先厂商之间日趋巩固。全球逆变器需求在2015年上涨了33%,排名前10的光伏逆变器厂商市场份额提高到了75%,总逆变器出货量自2010年以来最高。虽然SMA在出货量上损失了部分市场份额,但是该公司仍然在光伏逆变器收入上处

首页 > 光伏逆变器 > 市场 > 正文

全球光伏逆变器排名 看出了什么?

2016-04-05 13:36 来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 

GTM Research日前发布了2015年全球光伏逆变器排名,排名显示,全球逆变器市场格局在领先厂商之间日趋巩固。

全球逆变器需求在2015年上涨了33%,排名前10的光伏逆变器厂商市场份额提高到了75%,总逆变器出货量自2010年以来最高。

虽然SMA在出货量上损失了部分市场份额,但是该公司仍然在光伏逆变器收入上处于全球领导者地位。从企业全球布局来看,逆变器出货量流失的全球需求已转向中国。不久的未来,在中国逆变器市场或许“双雄争霸”的格局将有望打破。毫无疑问的是,逆变器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

根据调查,2015年前七名厂商中有四个是中国企业,其中华为出货量领先。

图:2015全球10大光伏逆变器厂商的出货量和收入

来源:GTM Research

窥视中国的黑盒子

这些数字值得进一步考虑,尤其是前六名厂商2015年逆变器出货量为25GW,而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光伏装机量达15GW。显然,中国已迅速成为全球太阳能设备需求的基础。去年三成光伏组件被安装在中国,而今年中国的市场份额可能萎缩,但依然会达到全球需求的27%。

但是,大多数外国厂商一直观望最低定价。其结果是,市场已经围绕中国国内领先的逆变器生产商合并,因为它已经成熟。据财报数据,2015年华为和阳光电源内销出货量占中国市场出货量的70%以上,并突破年内互连所有项目的能力。

当然也存在几种数据不匹配的情况。首先,从发货到安装要考虑一个潜在的滞后,2015年其中一部分出货量可能会于2016年初建设。第二个要考虑的是项目并网的比例。逆变器通常是附带设备的最后部分,项目通电取决于中压系统,系统调试电网升级,和互连过程上,耦合在一起,电源与电网之间有很大的滞后性。额外的一点是,中国的开发商通常使用一个1:1的DC-AC比例,这意味着中国的系统容量比在其他市场做的更大。

另一个狂野西部时刻?

也有厂商夸大了自己出货量的可能性。一些中国厂商已经指出,声称其他厂商有夸大上报的数据。GTM Research为了验证产品的出货量与市场预期是否脱节,会对开发商和EPC进行访问。然而,如同不可能核实地面每一个项目的进度,核实货物总数是最困难的。

这不是第一次逆变器出货量大于市场预期。2010年,全球形成3.7吉瓦供过于求的局面。此外,2010年,意大利的暗箱操作导致多达3兆瓦项目未并网。这导致了逆变器出货量和实际安装项目不匹配。

在中国早期的繁荣时期,即2011年和2012年,市场出现组件出货量远远大于安装量的怨言,这些怨言主要来自竞争对手“不想相信也不愿相信”。

理解这一切

那么,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虽然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统计,2015年光伏安装量达15GW。但是中国的减缓用电负荷的增长,再加上许多地区可再生能源的缩减,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延迟光伏并网。这意味着,在2016年将近20GW的装机量中,逆变器制造商将不得不把吉瓦的产品封在仓库。

基于这种情况,全球逆变器市场将有两个重要结论:一,作为一个非中国企业不要在亚洲地区开展光伏逆变器竞争业务,二,中国强大而激烈的竞争基础,使中国逆变器厂商将更积极地控制全球市场。2015年中国光伏逆变器厂商在国外的出货量超过3吉瓦,出售在美国和其他市场的产品价格更加优惠。这并不是说,非中国厂商只是配角,毕竟,GE和solaredge凭借其创新产品,在全球排名攀升10位。但风险上升,价格下跌,逆变器供应商现在必须准备与一类新的高容量、低成本和高技术能力的厂商展开竞争。

(文章翻译自GTM Research 作者:MJ Shiao and Scott Moskowitz)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