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作为新兴能源这几年在中国发电市场增长迅速,尤其是最近国家政策对于分布式电站的开发扶持力度较大,曾经高大上的光伏发电也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投资光伏发电首先要的就是收益,所以我们就不能单纯的把光伏发电看成是:组件逆变器并网发电简单的这么一个步骤,我们要细化每一个环节的产品选择,

首页 > 光伏组件 > 单晶组件 > 市场 > 正文

教你正确选择光伏组件与逆变器!

2016-03-14 11:50 来源:光伏说 

光伏作为新兴能源这几年在中国发电市场增长迅速,尤其是最近国家政策对于分布式电站的开发扶持力度较大,曾经“高大上”的光伏发电也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投资光伏发电首先要的就是收益,所以我们就不能单纯的把光伏发电看成是:

组件—逆变器—并网发电简单的这么一个步骤,我们要细化每一个环节的产品选择,这样才能够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笔者通过对一些项目的了解,以及多年的从业经验,下面就对光伏系统中最为核心的两个部件(组件、逆变器)的选择进行一些探讨:

组件的选择

组件的选择需要考虑两方面:组件外观和电性参数;

不能只看组件厂家承诺的功率正公差,组件外观对于25年以上使用寿命同样很重要。

1、组件外观:A级组件

行业一般对于A、B级(也有C级等其它更低等级)组件的划分不是依据组件的电性参数而是根据电池片的外观以及组件整个的封装外观来区别的。

Ⅰ、电池片外观不良:色斑、色差、铝刺、鼓包、断栅、结点、图形偏移、缺角、崩边、缺口……

见如下不烦常见不良附图:

Ⅱ、组件外观封装不良:背板失效、电池片虚焊、过焊、密封不好、背板划伤、边框划伤、玻璃划伤、接线盒封装不良……

如下附部分不良图片:

以上这些组件外观不良,在理想的地面光伏组件标准测试条件(STC):

AM=1.5;1000W/㎡;25ºC条件下测试,电性参数的时候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户外使用的恶劣条件下就很难保证发电量以及25年的使用寿命。

1、电性参数:

Ⅰ、Pmax最大输出功率,FF填充因子,是最直观的判定组件转换效率的依据:

选择组件输出功率的同时要考虑市场的供应情况,不要一味追求高效组件而降低了选择空间和失去价格优势,当然更不要选择效率低的组件、而应该选择市场能够供应的主流组件。

另外在选择组件的时候,就要考虑好后续逆变器的最佳工作电性参数,否则会导致不必要的功率损失或是浪费。

Ⅱ、Voc开路电压、Vmp最大工作电压、Isc短路电流、Imp最大工作电流,在电站现场使用时组件串联获得逆变器最佳工作电压、并联获得每一路的最大电流,所以要尽可能的让把电流相近的组件串联,把电压相近的组件子串并联;

因为光伏组件串并联具有“木桶效应”,性能低的组件会拉低性能好的组件的发电效率,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的只看所谓的单片组件的输出功率,而是要看最差的组件差到什么程度。

逆变器的选择

目前关于逆变器最主流之争莫过于组串式和集中式之争,各有各的说法,也不能片面的去否定或者单纯的认可,还是需要更多的用户体验来说!

1、组串式逆变器的优势:多路Mppt追踪、单机功率小容易分撒阴影遮挡、组件不良等带来的发电量的影响,而且单机逆变器功率越小,优势越明显、单机故障易于修复;

组串式逆变器的劣势:在大型电站中,因为数量较多,从而增加了运维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安装成本(线缆、交流汇流箱)相对于集中式会高一点,如果组串式逆变器整体性能不稳定,对于电站的整体运维、发电损失也是巨大的;

适用电站:分散的屋顶电站、不平坦的山地电站、滩涂电站、有阴影遮挡的电站、组件阵列朝向不同的电站、农业大棚电站……

分布式系统图

1、集中式逆变器优势:更少的线损、更低的安装成本、更少的运维巡检;

集中式逆变器劣势:发电量会稍微低于组串式发电、单机故障对于电站发电影响更大、修复周期更长;

适用电站:安装地点相对平坦、无遮挡的荒漠电站,组件阵列相对集中朝向一致的地面电站……

集中式系统图

总结:追求电站的发电量重要的不是在建设电站之后,而是在建设电站之前的选址、系统设计、产品选择,所以在电站建设之初就要考虑各环节的最佳配比包括:组件功率选择、串并联之后对于逆变器最佳工作参数的适配性,从而实现发电收益最优化。

原标题:光伏系统中组件与逆变器的正确选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