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全国妇联发展部等联合主办的2015中国女性公益慈善新常态下女性扶贫创业论坛在江苏常州举行。南方电网公司主动践行社会责任,捐资600万元,在贵州省开发建设母亲幸福(光伏)电站扶贫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第一个由政府、企业、慈善机构共同开发的光伏发电扶贫

首页 > 企业 > 正文

南方电网捐资600万元建设“母亲幸福(光伏)电站”

2015-07-30 11:09 来源: 南度度 作者: 黄昕

7月23日,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全国妇联发展部等联合主办的“2015中国女性公益慈善˙新常态下女性扶贫创业论坛”在江苏常州举行。南方电网公司主动践行社会责任,捐资600万元,在贵州省开发建设“母亲幸福(光伏)电站”扶贫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第一个由政府、企业、慈善机构共同开发的光伏发电扶贫项目。

地面光伏电站实例(资料图)

光伏电站能为贫困女性做些什么?

这恐怕是很多人看到新闻之后的第一反应。

其实“光伏扶贫”是国家积极倡导、扶持的新战略。南方电网公司一直以来大力开展社会责任常态化,充分发挥南方电网的行业优势,因此,南方电网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反复协商后,决定共同开发“母亲幸福(光伏)电站”项目。

作为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公益项目,当然要始终关注项目对贫困地区女性带来的影响,考虑是否能促进贫困地区妇女就业机会、素质提高、更主动参与社会发展等方面。

目前,已初步确定项目选址为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板底乡板底村,规划安装容量为400千瓦左右光伏发电系统,年均发电量约为46.92万千瓦时,可实现年均销售电量收入46.92万元,运营周期在25年以上,该项目的收益将全部用于支持当地贫困妇女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

而光伏电站投运后,其日常运维也将产生很多工作岗位,不但能带动当地妇女就业谋生,增加妇女的收入,更能借此将相关的职业技能、科学知识教授给当地妇女,对于促进贫困地区妇女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为什么选择威宁?

地面光伏电站实例(资料图)

说起威宁,熟悉的人都知道:2009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威宁成为我国首个“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县,肩负起探索喀斯特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新路的重任。

虽然近几年来威宁脱贫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底子薄、基础差,扶贫任务仍然艰巨,而初步选址的板底村贫困户较为普遍,且彝族居多。能否帮助其走出一条“光伏扶贫”的新路,可谓意义重大。

而威宁的自然条件则为“光伏扶贫”提供了可能——这里地处乌蒙之巅,为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台地的地理特征,使这里的光能资源和风力资源为贵州之冠,威宁县城平均日照数为4.14小时,年平均日照数为1812小时,被气象学界命名为“阳光城”,同时,荒山坡地较多,适合开展光伏发电试点。

除了发电,光伏电站还能干什么?

板底村项目选址实景

公众对光伏发电印象,大概就是成片成片的太阳能电池板,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其实那些光板之下,也可以另有玄机?

此次“母亲幸福(光伏)电站”在设计中也将考虑电站在发电的同时,实现“一专多能”。

为充分发挥本项目的扶贫效益,在土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当地民众可以因地制宜在光伏组件下方种植农作物,有条件的还可开展旅游开发,既能全方位展现光伏与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的完美结合,又能充分体现“光伏扶贫”的示范效应。

地面农业光伏实例,发电和种植两不误。(资料图)

而威宁作为多民族聚居自治县,如能从每年电站获得的利润中划拨出一部分经费,作为民族妇女文化传承的必要财政补贴,则有望极大丰富当地民族妇女的文化活动和素质培养,既拉动贫困民族地区发展,也能促进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从而为民族地区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原标题:南方电网捐资600万元建设“母亲幸福(光伏)电站”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