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英威腾逆变器被甩出国内前十,MG系列逆变器和BG系列逆变器或成止痛良药,产品架构积极缩编。2014年,深陷产品价格博弈的英威腾密而不宣开始进行光伏产品体系战略转型,一年后,以名为MG系列逆变器和BG系列逆变器的两款产品为开端,英威腾即将交上最终答卷。(记者王莎莎)4月29日,上海新国际

首页 > 光伏逆变器 > 企业 > 正文

回归一个“英威腾”:专攻“组串”

2015-05-05 16:57 来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 

2013年,英威腾逆变器被甩出国内前十,“MG系列逆变器和BG系列逆变器”或成止痛良药,产品架构积极“缩编”。

2014年,深陷产品价格博弈的英威腾密而不宣开始进行光伏产品体系战略转型,一年后,以名为“MG系列逆变器和BG系列逆变器”的两款产品为开端,英威腾即将交上最终答卷。

(记者 王莎莎)4月29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一场场面热烈的展示会在英威腾的展位上上演。展示会的主角是英威腾即将在本次展会上发布的MG系列和BG系列组串型逆变器,展示会的背景则是一年里,英威腾到底做了什么,它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MG系列逆变器和BG系列逆变器,所有人都并不会意识到这是一款属于“英威腾”的逆变器,因为无论从并网特点还是外观体积上来说,比起英威腾以往的大机产品,MG系列逆变器和BG系列逆变器都有着与原有产品格局很大的不同。

而究其内里,这也正是战略转型所带给英威腾在光伏产品体系中的改变。

用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光伏产品总监吴建峰自己的说法,就是英威腾已经在光伏产品体系中逐步回归一类产品,并正在以符合国际标准的正向开发流程体系造逆变器。而实际上,更为直观点的理解,以前英威腾的光伏产品开发团队有上百人,这上百人是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开发几种不同功率段的逆变器产品,但现在却是所有资源优势集中,上百人用体系和流程驱动来开发全新规划的逆变器。

在这样的转变中,英威腾光伏产品部门曾厉兵秣马。所以“MG系列逆变器和BG系列逆变器的发布并不只是销量意义那么简单”。在采访中,吴建峰称:“我们更希望MG系列和BG系列能给英威腾光伏产品带来全新理念的建立,全新标准的建立,全新体系的建立,这才是我们最主要的目的。”

求变之迫切

今年上半年对于英威腾而言,依然是个难熬的半年。有数据显示,以UPS电源及光伏逆变器为代表的新能源产品虽然迅速崛起,实现营收1.84亿元,同比增长83.1%,实现毛利率44.17%,但同比下降了2.5%,并且与曾经的“同城对手”汇川相比,英威腾的光伏业务也没有突显直接优势。

逐渐“失势”似乎正在成为这个曾被誉为“变频器第一品牌”在光伏领域的阴影,这样的情形与那个曾连续多年自主品牌销量第一,连续多年国内变频器出口第一的“英威腾”相比,仿若一个在“人间”一个在“天上”。

资料显示,英威腾曾经是国产自主通用变频器品牌的老大,在最“巅峰”的时候,英威腾不仅在销量上以绝对优势领军国内自主品牌,而且一度逼平汇川等老牌企业。早在2010年10月,英威腾就以28万台的成绩杀入低压变频器行业年销量四强,成为率先年销低压变频器达到近30万台级的自主品牌。

不过随着太阳能光伏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以及英威腾光伏产品定位不准、研发力量过于分散、市场覆盖率不够等原因,尤其是几年前推出了多功率(集中型和组串型)产品体系,导致产品线急剧扩张,分散了优势逆变器产品的研发、产品市场覆盖及渠道资源等,英威腾也开始反思。

“我们将完全放弃集中型逆变器(大功率)的发展思路,专注于组串型逆变器的研发”吴建峰说。

在这种情况下,变革就成为了必然之势,壮士割腕、痛定思痛成为了这家自主变频器第一品牌的唯一选择。

转型思路

英威腾逆变器的转型之路始于2013年底。

当年,中国光伏行业的生存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品牌对小品牌的疯狂绞杀(价格战)以及中国电站投资者的采购需求升级终结了那段再造什么逆变器就能卖什么逆变器的美好时光。从市场本身来说,英威腾必须按照光伏行业固有的规律性去前进。

而对此,以吴建峰为首的英威腾光伏研发团队也一致认为,英威腾不能再追求速度和规模,它的下一个目标应是“做对产品、做好产品、做精产品”。即在产品开发方面逐步向“全面正向产品开发体系”转型,同时将对现有的产品架构体系进行“缩编”。

为此,英威腾开始“推倒重建”其从进入光伏初期开始实施的多产品体系战略,并确定了建立一个统一的产品体系,回归一个核心产品,打造包括技术、国际化和体系在内的三个核心能力的转型策略。

并且英威腾还希望能够通过市场组织架构变革,实现“纵向职能体系/资源整合,横向产品线拉动”的矩阵式管理体系,从而在市场组织机构上保障资源整合和市场导向,并将技术优势通过体系转化为市场优势。

重划产品阵营

英威腾的光伏产品战略转型只用了一年时间。

2013年11月,战略转型临近收官的英威腾对外发布消息,正式发布了其全新的以组串型逆变器为核心的产品转型战略,并首度向外界展示了其充满核心竞争力的硬件设备和技术参数。

按照英威腾的官方表述,“英威腾”在已有系列产品平台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应用的需要,成功推出了iMarsBG系列三相组串型(多组串型)并网逆变器,该产品能极大地满足了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的最新并网标准,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为客户源源不断地提供高效、安全、低成本的清洁能源。”

新产品战略实施的同时,英威腾对其核心产品线也进行了梳理和调整。“MG系列新产品采用更小更轻更简洁的更国际化的结构设计;可选单、双路MPPT配置;同时采用RS485标配通信,可选GPRS、WIFI、以太网等数据采集终端,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监控;整机采用IP65防护等级,完美适应户内外各种运行工况;其高稳定性、高性价比的产品优势,可以覆盖更多市场。”

据悉,未来英威腾光伏产品会在“核心”产品框架下,重新划分功率段,主要包括新一代家庭组串式MG0.75~3KW(TL)、MG4~5KW(TL)以及面向商业以及地面电站市场的三相BG4~6kW(TR)、BG8~17kW(TR)、BG20~40kW(TR)五大产品系列。

此外,英威腾还会将目前这五大产品进行不断升级,更新。有望在未来三五年之后,各个系列将形成新的独立产品体系。

这其中,MG系列逆变器和BG系列逆变器将是英威腾进入全新阶段后的首款产品。“对MG系列逆变器和BG系列逆变器,你不会找到类似的产品。”吴建峰如此形容,MG系列逆变器和BG系列逆变器是英威腾技术团队历经长时间,完全正向开发的新产品,是一款真正达到高性价比的逆变器,特别是其稳定性和发电转换效率非常出色。

吴建峰表示,现在英威腾光伏产品的发展基础已转化为了国际标准的研发思路和流程加同步互动的系统工程机制以及高应用化的研发团队。“技术是首先要落地。如果产品技术做的非常出色,而光伏电站投资者不买单,这与技术研发的初衷是背离的。英威腾的初衷是,通过自有技术,开发专利产品,最后形成产业化”吴建峰称。

看起来,英威腾已经走在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但就像吴建峰所说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英威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英威腾光伏产品运作体系仍需要落实在电站投资者的实际需求中,路还很长。”

由变频器龙头老大插队逆变器后期之秀,英威腾的荣誉包袱之重不言而喻,未来在光伏产品领域,英威腾更需要顶层设计层面的方向稳定性。所有的变革都会伴随有疼痛和成长,而在这个过程中,英威腾最需要坚持的则是最基本的客户需求和商业逻辑。

( 来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 )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