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办事,不少人都能深刻体会到“折腾”两个字的含义。像光伏屋顶这样的“新兴事物”想要顺利推进,那更是得“折腾”。尤其是在“利”字当头的情况下。张琦烽(化名)家住河北农村。2013年国庆放假回家时,邻村有人装了一套离网太阳能发电系统,张琦烽的父亲对此很感兴趣,于是,光伏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的他决定在自家的房顶装上一套。当时的张琦烽踌躇满志,蓄势待发,希望能尽快学以致用。他并未料到后面的路有多崎岖。“光伏发电不并网就等于摆设。我每周给电网打电话,问情况

首页 > 市场 > 正文

“利”字当头 一个5KW屋顶光伏遭遇“难产”

2014-05-26 09:35 来源: Solarzoom 

在中国办事,不少人都能深刻体会到“折腾”两个字的含义。像光伏屋顶这样的“新兴事物”想要顺利推进,那更是得“折腾”。尤其是在“利”字当头的情况下。

张琦烽(化名)家住河北农村。2013年国庆放假回家时,邻村有人装了一套离网太阳能发电系统,张琦烽的父亲对此很感兴趣,于是,光伏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的他决定在自家的房顶装上一套。

当时的张琦烽踌躇满志,蓄势待发,希望能尽快学以致用。他并未料到后面的路有多崎岖。

“光伏发电不并网就等于摆设。我每周给电网打电话,问情况。”

国庆过后,一套5KW的多晶光伏发电系统很快就被这个理科男捣腾到了屋顶上。2013年10月17日,他到县级电网营业厅提交申请材料,之后等待上一级部门也就是市级电网公司出具接入系统方案。

这一等,等了挺久。期间市级电网公司的理由有“未收到县级递交的材料”,“已经审批完了正在往下转发”。

12月初,张琦烽终于收到了市级电网公司出具的接入方案调试验收单,并签了客户确认单。紧接着,申请并网验收。电网公司告诉他很快会装双向计量电表。

然而,这一次像是石沉大海。打电话过去,张琦烽才知道是卡在了安装资质上。因为是自己安装的,没有所谓的建设安装资质证明。与此同时,他被索要承装电力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记者了解到,按照国家电网的要求,对于自己出资建设的光伏屋顶,可以自己选择施工,很多地方也给开辟了绿色通道。况且,张琦烽是光伏专业本科毕业,也考取了高级维修电工证书,他建设的电站符合国家电气标准,防雷、防孤岛,驱鸟器等等一样不少。

但上述两个理由未能说服电网公司。到了2014年2月下旬,张琦烽终于在愤怒和等待中“爆发”,他投诉了95598。

值得庆幸的是投诉成功,结果是市级电网公司权利下放至县级,并取消三证。张琦烽“一不小心”推动当地分布式审批流程向前迈了一大步。

3月中旬,期待已久的双向电表终于被结结实实地装到了张琦烽家的墙上。但是,距离并网仅差一步之遥的系统又遭遇“拦路虎”--镇变电所不同意接通电表。原因很简单--利益受损。本来是向村民收取电费,现在自己发电,还要给补贴,这怎么成?

对此,张琦烽并不惊讶,他碰到过有电网公司员工对太阳能光伏不了解,以为光伏发电并网了他们的利益就会受损,所以想方设法的阻拦、推诿……

张琦烽“使足力气”继续推进。经过艰难协商,镇变电所终于同意接通双向电表。

4月24日,对张琦烽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天。他家的5KW屋顶光伏系统终于并网发电了!

回顾整个过程,等待接入方案近两个月,等待安装双向电表三个月,等待电表接通一个月……足足6个月,张琦烽的家庭光伏电站才得以并网发电。而在国家电网于2012年10月出台的《关于做好分布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暂行)》中清清楚楚地写道:全部并网流程办理周期45个工作日。

省电力公司,地级电力公司,县级电力公司,镇变电所……张琦烽无数个电话辗转其中。他像战士一样应对着由敷衍、拖沓、推诿组成的重重炮火。

历时半年之久终于并网。他说,算是一个阶段性胜利,但心情并没有放松。“补贴怎么结算?什么时候能拿到补贴呢?”

好在,这个环节比较顺利。电网公司并没有拿增值税发票来卡壳。张琦烽告诉记者,上周县电网公司已经打电话通知张琦烽告知银行卡号,补贴后续会打进去。

“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张琦烽如释重负。“并网之路走得异常艰难,但坚持下来,就看到希望了。”

张琦烽家的5KW光伏系统

“政策推行受到阻力,成为国内分布式光伏顺利开展的最大障碍。”

以下是记者和张琦烽的对话:

记者:经历了如此长时间的折腾,后悔吗?

张琦烽:后悔到谈不上,爱好光伏所为吧。但是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积极性确实有些受挫。现在在等补贴,等补贴发下来了,准备再次扩容至少10KW。

记者:为什么还要继续?

张琦烽:家里电压过低,每天178伏左右,使用变频空调都会时不时停机,所以只能自己发电。现在家里安装5KW逆变器5KW组件,峰值功率只有3800W,显然达不到逆变器的额定值,所以现在只需要加组件、电线、电缆,逆变器都不需要换。功率的增加必然带来发电量的提升,而只有组件和支架的投入,回收周期相应地缩短了。

记者:5KW光伏发电系统投了多少?几年可以收回成本?

张琦烽:加上人工费,四万多元,七八年回收成本。因为是自己给自己安装,电线、电缆、断路器都是专用的,支架也用的热镀锌角铁,质量上好一些。

记者:这套系统每天能发多少度电?自用和上网的比例?

张琦烽:每天发电26度,高的时候30度,自用5度左右,其余的输送电网。因为我家处于距离变压器最远的地方,电压最低的时候178伏,有了太阳能发电补充,现在电压在219伏左右,家里的用电设备明显效率提高,最直接的就是电磁炉,做饭效率明显提高很多,这也是我准备再次扩容的一个原因。

记者:你周围的朋友和亲戚对分布式有着什么样的认识?他们对哪方面最为关心?

张琦烽:朋友有想装的,但是考虑到我并网的不易,所以信心还是不足,仍然持观望态度,而且地面电站1元的补贴,分布式只有0.42元,他们普遍觉得七八年的回收周期还是有些长,毕竟国内光伏企业“短命”,老百姓不会辨别组件质量的好坏,谁能保证品质?说是质保10年,可能3年公司就破产了。说是功率衰减10年不低于初始功率的90%,但是如果衰减超过了,又如何判别?等等问题都是一个普通人不可能了解的。对于七八年的收益,普通老百姓还是看不到希望。

记者:在你看来,阻碍国内分布式光伏顺利开展的问题在哪里?

张琦烽:政策好,落实难。政策推行受到阻力,成为国内分布式光伏顺利开展的最大障碍。

记者:应该如何解决呢?

张琦烽:第一,提高补贴。老百姓才是国家更应该补贴的主体。

第二,大力宣传,包括公益广告的宣传。目前除了业内人士和光伏爱好者,普通百姓

并不知道分布式光伏是什么意思。

第三,加紧落实。前几天听同学说想装分布式,回家里电力局一问,电力局说没听说

过也不能办理。如果真的落实起来这样困难,分布式谈何推进?关键在于政府是否重视。就像河北本身就是污染最严重的省份,却不是发展分布式最好的省份,这其中有“不能说的秘密”。

记者:你怎么看待农村光伏市场的发展?

张琦烽: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没有开发的原因是推广力度不够,回收周期太长,补贴很难拿到手,光伏组件没有长时间的售后等等。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国内农村光伏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原标题:“利”字当头 一个5KW屋顶光伏遭遇“难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