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光伏界有一个新闻上了头条:英利跨界光伏电商/目标3年1500亿。 这是12月19日的事情:英利集团在其第四届供应商年会上首次公布了筹划多年的电商战略,即通过一个名为“全球网络采购平台”的电子商务平台,整合上下游资源,为全球各地的中小光伏企业提供服务。
许多人会说了,老苗又一次不走寻常路了,就像09年的0.69元价格招标,10年的世界杯赞助,以及最近两年的“炖鱼”“腌菜”家庭文化……但仔细发现,光伏与其他实体行业一样,早已不知不觉在“触电”(接触电子商务)。
让我们环顾:
光伏和其他许多实体行业一样,电商从平台做起,最早的是淘宝C店。因为零门槛,所以许多光伏人在尝试,淘宝网中,与“太阳能”相关的热搜词,“太阳能发电”是第五热,次于太阳能移动电源、太阳能热水器等。正如所有行业的淘宝C店一样: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参差不齐。从销量上看,做的最好的是一家4蓝钻店,一个月销售700多件单晶电池板(100W)。当然更多的是零成交。
对于光伏产品,天猫和阿里巴巴这两个平台更重要。英利旗下的“yinglisolar保定店”和“yinglisolar嘉盛专卖店”两个天猫店接连成立,这两个天猫店目前看来,可能就是“全球网络采购平台”的铺垫吧。但目前的效果不尽人意:不但客单价小,成交量也很少。还有中电、长沙光合也有自己的天猫旗舰店。其他公司就不专业了。
今年3月,汉能控股集团(下称“汉能”)主席兼执行总裁王勇在香港的投资者推介会上,给汉能未来发展指出了一个新方向:B2C光伏发电产品。据他介绍,汉能已经与宜家及苏宁电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后个人可以在这两家零售企业买到其光伏发电产品,实现“自己给自己供电”。和汉能一样看好未来光伏B2C市场的不在少数。
比较早并且比较出名的是中电的“光伏易”,这个平台是在2013年4月18日推出的,是一个光伏发电系统应用一站式服务平台,针对普通居民用户、工商业用户、公共建筑用户等提供光伏发电系统解决方案,依托旗下研究院、设计院、工程公司、光伏组件公司等专业机构,从立项咨询、方案设计、工程安装、并网支持、监测维护、系统升级等各个环节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2013年9月1日,LDK的彭小峰投资的C2B电商网站正式上线。自称是“全球第一个以C2B为商业模式的国际化会员制线上线下综合服务电子商城”,他为非凡定美贴上了“个性化定制、预售、团购”的时髦标签,并称有红杉资本等“国际顶级资本注资”。这是彭总的又一次创业,目前看,和光伏产品没一毛钱关系。
除了光伏组件,逆变器也是光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逆变器行业也在“触电”。具有代表性的是欧姆尼克:欧姆尼克2013年企业战略规划显示,公司将于年底前上线电子商务平台的公测版,电商平台将包含公司产品列中最具性价比、最优质的光伏逆变器产品。欧姆尼克在去年就推出一个发电系统搭配的网络平台,再到现在的电商平台,看来还是很重视网络的,但只有深入才能扎根。
电商的理解是很广泛的,切勿把电商理解为或者被作为一种展示的广告形式,因为它可利用的还有很多。
因为在光伏圈有几年经验,加上对电商的业余爱好,本人发表如下个人看法:
1、找到精准客户,精准推广。不是所有的客户有条件具备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相反,仅仅是一部分具备这个条件。精准就是要提高效率、减少浪费。
2、教育消费者,产生需求。不是所有具备条件的消费者想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原因很简单:没安装过、不会用甚至没见过等等问题。网络教育方法是目前最快、花费最少的方式,一定要让想安装的消费者能找到你,并能被教育。
3、注重产品和服务,口碑营销。小米董事长雷军曾说:最好的营销是没有营销,只关注产品和服务。当然这句话是有漏洞的,因为他忘记了一开始小米是怎样大张旗鼓的微博营销的,但也足够说明口碑营销的重要性,尤其对于新产品。
4、“触电”改变的不只是销售形式,更重要的是思维。这里的思维是指“互联网思维”。如果仅仅认为,利用电商能够增加一种销售形式,那就理解的太浅显了,要认识到利用互联网思维去改变一些事情。就好像互联网有一位大佬说的:做电商,不是做加法,不是去增加电商部门,不是去增加一种宣传渠道……而是做减法,减掉多余的销售环节,减掉多余的岗位和部门,减掉冗长的管理……
触电,即可增加能量,亦可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