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中国太阳能制造商晶澳太阳能(JASolar)公布第三季度财务业绩。据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晶澳出货量高于预期,达500兆瓦。不过,运营利润率尚未转正,为-1.8%,净亏损3710万美元。
财报称,三季度,晶澳净营收额同比增长7%,至2.87亿美元。业务重心愈来愈向亚洲市场倾移,其中中国与日本市场的出货量占比分别高达39%与35%。
晶澳首席执行官靳保芳表示:“三季度,晶澳财务业绩表现出色。由于宏观环境的改善以及晶澳在各个重点市场的安装量增长,出货量高于预期最高值。”
“鉴于供需平衡状况更为健康以及我们持续致力于削减成本,本公司毛利率回归两位数百分比。此外,凭借谨慎的成本与应收账款管理,我们的运营现金流表现强劲,已超1亿美元。”
业绩要点:
˙出货量500.2兆瓦,环比增长7.9%
˙净销售额18亿人民币(2.873亿美元),高于上季度的16亿人民币(2.589亿美元)
˙毛利率11.3%,高于上季度的8.1%
˙运营亏损额3160万人民币(520万美元),上季度亏损3330万人民币(540万美元)
˙净亏损额2.27亿人民币(3710万美元),上季度净亏1.324亿人民币(2160万美元)
˙摊薄后每ADS亏损6.77人民币(1.11美元),上季度亏损3.58人民币(0.59美元)
˙截至第三季度,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受限制现金25亿人民币(4.011亿美元),截至上季度为22亿人民币(3.558亿美元)
˙运营现金流为正6.234亿人民币(1.019亿美元),上季度为5.035亿人民币(8230万美元)
中日市场地位显著
据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晶澳光伏电池出货量195兆瓦,组件出货量305兆瓦。作为一家传统的光伏电池制造商,晶澳光伏组件的出货量亦不断增长。
晶澳声称,本季度公司积极扩产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与其它制造商类似,本季度,晶澳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及付款条件得以改善。
晶澳指出,虽然来自海外供应商的竞争与日俱增,但晶澳在中国市场仍处于强劲的地位。此外,晶澳在其它市场亦有斩获,例如向以色列出售5兆瓦光伏产品。不过,本季度,晶澳非亚洲市场出货量占比跌至22%。
成本削减且效率更高
财报称,本季度,晶澳不仅成本得以下滑,效率亦有所提升。晶澳指出,第三季度,非硅成本下降至每瓦0.47美元,硅成本每瓦0.09美元。该企业预计,第四季度,非硅成本将进一步下跌,跌幅为每瓦0.02美元,将远低于晶澳组件的平均销售价格(每瓦0.66美元)。
此外,晶澳电池产能利用率为95%。虽然该企业计划改善电池生产线,不过并无提高电池产能的规划。目前,晶澳内部正在讨论是否提高组件产能。
值得指出的是,晶澳旗下P型单晶硅光伏电池的最高转换效率已达20.3%,多晶硅光伏技术效率至18.3%。
项目将于2014年破工动土
与其它大型光伏制造商类似,晶澳正涉足项目开发领域。目前,晶澳计划在中国内蒙古及湖北省开发光伏电站。该企业预计这些项目将于2014年第一获得审批,并于2014年末竣工,收益将纳入2014财年的业绩中。
上调Q4业绩预期
晶澳将2013年第四季度出货量预期上调至500-550兆瓦,将2013全年的出货量预期从1.7-1.9GW提升至1.9-1.95GW。